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1篇
安全科学   20篇
环保管理   15篇
综合类   121篇
基础理论   9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12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3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2015年11月中上旬,我国东北地区经历了一系列连续重污染过程,其污染程度之高、影响范围之广、持续时间之长历史罕见.本文综合利用空气质量监测资料、遥感卫星资料、数值模式等方法手段探究了此次连续重污染事件的成因,并运用敏感性分析方法首次定量评估了各污染原因对PM2.5浓度的贡献比重.结果表明,受阻塞高压控制、中低层强逆温、地面高湿度低风速等不利扩散条件可使PM2.5浓度在污染过程中升高30%~50%;采暖季污染排放显著增强可使PM2.5浓度整体升高100~200 μg·m-3,重污染过程中对局部地区贡献达50%~70%;污染传输通道上游捕捉到的秸秆焚烧也可使局部地区PM2.5浓度增加75~100 μg·m-3,对PM2.5浓度的平均贡献率为10%~20%.研究表明,不利扩散条件、采暖季污染源的加强排放及冬季的秸秆焚烧是引发此次高浓度PM2.5的三大原因.本研究可为我国东北地区大气污染问题治理提供有益参考,也可帮助民众认知污染成因.  相似文献   
202.
本文介绍了利用水源热泵对地热尾水的深度再利用,减少了地热能的在使用过程的过度浪费,把以前粗放型的地热利用提高到精细化、合理化、环保化的使用高度。  相似文献   
203.
运用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提出的“节约指数”,对云南省的能源状况进行了区域对比和行业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云南省属于能源节约利用程度较低的省份;绝大多数州市的能源绩效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而且呈不断下降趋势;在各个行业中,采矿业和制造业的节约程度最低;目前的科技投入对区域产值单耗、节约指数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204.
日前,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副总工程师孙克放在“建筑采暖节能高峰论坛”上透露,我国目前有400亿m^2既有建筑需要节能改造,同时每年还将新建20亿m^2建筑, 这些建筑也必须达到节能要求,初步测算,从现在起至2020年,建筑节能领域将出现两万亿元人民币的市场空间。  相似文献   
205.
一次强震过后通常伴随有多次余震发生,多次地震作用下结构的震害往往比单独主震作用时更为严重。为探索主余震序列作用下砌体结构的累积损伤,对已开展的砌体结构振动台试验模型进行数值模拟,通过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验证有限元模型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采用真实的主余震地震动对原型结构进行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以最大层间位移角、结构损伤耗能作为损伤指标,对比分析了主余震序列对结构累积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结构损伤耗能对主余震序列作用下的累积损伤更敏感;结构损伤耗能受主震和余震强度的影响,其结构损伤耗能比与主震强度大致呈二次关系,与余震强度大致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206.
采用模糊数学中的Euclid距离方法,分析某航空公司近年来各季度发生的飞行运输事故征候及差错等不安全事件万时率(IEPTTH),判定出各季度发生不安全事件万时率的模糊集合距离:第二季度不安全事件万时率模糊集与第三季度距离最近,关系最贴近;第四季度与第三季度不安全事件发生情况的距离次之,而与第一季度不安全事件发生率距离最近的是第四季度,由于不安全事件的发生情况决定安全绩效的结果,因此,将该结论类比于企业或其相关部门的安全绩效,并引入反映季度安全绩效变化率的绩效变化系数,实现了从前一年同期和某年最贴近季度两个视角来考察航空公司或其相关部门该季度安全绩效变化情况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7.
气候变化与剧烈的人类活动正深刻地影响着全球水循环系统,河川径流作为水循环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因此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为此,以太湖上游西苕溪流域为典型,应用累积距平、线性趋势分析及流量历时曲线等方法,分析1972~2015年流域内的水文气象变化趋势;基于累积量斜率变化分析方法与气候弹性模型,定量揭示降水与人类活动对流域径流变化的贡献率。研究结果显示:(1)1972~2015年间流域年径流量呈减小趋势,并且在1999年发生突变,以此将时间序列划分为基准期与变异期两个阶段。变异期流域年均径流量减少约11.76%,减少幅度较大。(2)流域降水量年际变化趋势并不显著,与基准期相比,变异期年均降水减少约1.43%,减少幅度较小,但流域径流对降水变化敏感。汛期降水量占年降水量比重减少,降水的年内分配逐渐坦化,一定程度上使得产流减少。(3)根据累积量斜率变化率分析方法,降水与人类活动对西苕溪流域径流减少的贡献率分别为26.45%和73.55%,由气候弹性模型计算得出二者的贡献率分别为23.52%与76.48%。两种计算方法结果较为接近,均表明人类活动是导致西苕溪流域径流减少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8.
介绍了汶川8级地震中砌体结构房屋的震害情况,归纳分析了砌体结构房屋在地震中的震害特征及其原因,总结出了砌体结构抗震"选材合理、整体设计、注重细节、确保质量"的总体原则,提出了采用"高宽比"来设计窗间墙的宽度、房屋底层中部加设圈梁的建议,讨论了采用隔震技术、墙体开缝耗能、"隐形构造柱"和"捆绑"抗震、设置减震缝及耗能砂浆抗震技术来改进砌体结构抗震性能的新途径和新方法,最后对砌体结构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9.
耗能减震钢结构性能水准与目标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钢结构的破坏特点和耗能减震钢结构的特性。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及相关规范,将位移型耗能减震器的性态划分为无耗能状态、初始耗能状态、正常耗能状态、极限耗能状态和破坏状态,并对它们所对应的状态进行了描述,给出了量化的指标;在此基础上,从整个结构、结构构件、非结构构件及建筑附属系统、人员安全和使用情况四个方面对耗能减震钢结构的性能水准进行了综合性描述,给出了量化指标。最后,对耗能减震钢结构宜采用的性能目标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10.
居民使用煤炭等固体燃料采暖或炊事时常排放出大量污染物,不仅会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还严重影响居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受到国际社会的长期关注。本文基于居民燃煤污染物组成和煤的燃烧机理,探讨了污染物的产生及排放规律;结合居民燃煤炉灶类型,综述了居民煤炭主要燃烧技术的原理及优缺点;针对居民散煤的清洁燃烧,从居民用煤标准、清洁燃烧技术选择、清洁燃烧炉灶的科学评价几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