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0篇
安全科学   79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67篇
综合类   244篇
基础理论   29篇
污染及防治   7篇
评价与监测   13篇
社会与环境   32篇
灾害及防治   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重庆某些树种对SO2的耐性和净化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重庆市绿化树种对SO_2的耐性和净化能力,为针对大气污染的绿化树种选择和树种区域配置提供科学依据。用开顶式熏气装置对树苗进行人工SO_2处理,确定树木的SO_2急性和慢性伤害阈值剂量。根据植物对SO_2的净化能力是叶片对硫的积累强度和运转速率的函数这一原理,用熏气前后叶片硫含量的变化估算树木净化SO_2的能力。耐性大和净化能力强的树种(杉木、喜树和香樟等)可做为优先选择树种。耐性大而净化能力弱的树种(洋傀等)泡可选用。在SO_2污染程度不同的各区,宜配置相应的不同耐性和净化能力的树种。  相似文献   
82.
重庆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设计和评价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目标出发,建立反映重庆市可持续发展的存量,质量,结构与变动度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法及功效系数法对重庆市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定量分析,并确定了可持续发展的满意值和不允许值。力图为重庆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评价和理论研究提供一套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83.
重庆市酸雨成因及控制对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重庆是我国酸雨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本文分析了重庆市酸雨现状及污染特征 ,指出重庆特殊的气象条件和能源结构是酸雨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比照国家对酸控区的紧迫要求 ,重庆市在酸雨控制上差距甚大。基于此 ,本文提出了重庆酸雨控制“高低结合、总量控制”的战略 ,和以优化产业结构为前导、以调整能源生产与消费结构为核心 ,以控制低空面源与高架点源为重点的酸雨控制方案。  相似文献   
84.
冷换设备是天然气净化装置的设备之一。从2007年的第一次年度检修到2009年10月10日,重庆天然气净化总厂长寿分厂净化装置已经连续运行了800多天。长时间的连续运行,使得冷换设备管内积聚了如石头般坚硬的污垢,这些污垢严重堵塞了管道,成为净化装置安全运行的隐患。另外,2009年10月10日也是长寿分厂建厂11年来首次实现"两年一修"的日子。为了避免与大修最大的重难点项目——更换再生塔工程发生交叉作业,规避检修风险,长寿分厂党委经过慎重考虑后,下了一道死命令:要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完成10台冷换设备的清管工作。为了消除隐患,确保装置安全运行,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打响了……  相似文献   
85.
四川及重庆蕨类植物区系组成、特有现象和珍稀种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川及重庆为我国蕨类植物最丰富的区域之一,总计有52科,141属,约880种。鳞毛蕨科、蹄盖蕨科和水龙骨科是最重要的3个科,其种数占本区种数的50.5%,金星蕨科、中国蕨科和铁角蕨科在本区也有较多的种类分布。在本区主要的属为耳蕨属、鳞毛蕨属和蹄盖蕨属,它们的种数都超过50种,合计占本区种数的22.8%,其次有铁角蕨属、瓦韦属和毛蕨属,其种数都逾25种,而有近85%的属不足10种。热带成分的属在本区占53.9%,但它们的区系存在度不大;东亚分布的属占16.3%,其区系存在度相对较大;温带分布的属占12.7%。本区无特有科;仅光叶蕨属1个特有属,还有6个中国特有属;有387种为中国特有种,约占本区种数的44%。特有种的32%为本区特有,其余以与中国西南片区(占22.5%)和整个南方片区(占26.1%)共有为主。本区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蕨类植物有10种,其中1级3种,2级7种。  相似文献   
86.
采用混合生命周期评价法,全面考虑页岩气开发钻井、固井、水力压裂、放喷测试求产和生产阶段的温室气体(Greenhouse Gas, GHG)排放量。结果表明:涪陵页岩气开发生命周期GHG排放量为12.27 gCO_2e/MJ,主要来自生产阶段的GHG排放。页岩气燃烧供能、甲烷泄漏(生产阶段)、柴油生产造成的GHG排放量较大,分别占总GHG的87.096 2%,4.930 4%,2.344 4%。通过对比研究发现,页岩气储层所处地域不同,采用的开发技术也不尽相同,GHG排放量存在较大差异。单井产能是对页岩气生命周期GHG排放量影响最大的因素。  相似文献   
87.
为了解重庆汞矿区耕地土壤-农作物重金属污染状况,在研究区采集水稻45件、玉米32件、红薯18件及其种植土壤样品90件,分析测定As、Cd、Cr、Cu、Hg、 Ni、Pb、Zn等8种重金属含量,采用地累积指数法、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和健康风险评估模型,对该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生态风险和食用农作物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估.结果 ...  相似文献   
88.
重庆大气汞人为排放及其预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排放因子法和灰色预测法对重庆大气汞人为排放进行了研究. 重庆大气汞人为排放量从1997年的6.18 t增加到2008年的13.47 t. 重庆自1997年成为直辖市以来,大气汞排放量累计达99.76 t,年均增长率为9.82%,其中燃煤和水泥生产汞排放量分别达58.34和22.37 t. 以1997─2008年重庆大气汞人为排放数据为依据,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GM(1,1)大气汞人为排放预测模型,预测了2009─2015年重庆大气汞排放趋势. 如果不采取控制措施,预计2015年重庆大气汞人为排放量约30.92 t,年均增长率将高达16.20%.   相似文献   
89.
选取重庆市主城区典型道路,实测了交通噪声昼夜、水平和垂直变化,结果表明:交通噪声昼夜等效A声级高速公路最高,主干道次之,次干道最低,交通噪声随车流量增加而增大,高峰值出现在上午8:00-10:00和17:00-20:00,最小值出现在凌晨4:00;水平方向上,随着距路沿距离的增加,噪声值逐渐减小,道路路沿45m以外可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要求;垂直方向上,噪声值先增加后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90.
刘芹 《环境教育》2013,(12):26-27
重庆地处三峡库区,环境保护压力大、任务重。近年来,重庆环保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等中心工作,深入贯彻落实全国环境宣教工作会议精神,着力构建环境“大宣教”格局,牢牢把握环境宣教工作主动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