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1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52篇
安全科学   81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66篇
综合类   277篇
基础理论   46篇
污染及防治   8篇
评价与监测   13篇
社会与环境   33篇
灾害及防治   1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72.
在分析重庆直辖市城镇化现状的基础上,针对重庆城镇网络中存在的问题,依据重庆发展城镇网络的优势,提出了建立新的城镇网络扔基本思路和构想,相关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3.
重庆市城市排水建设及管理的战略设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简要地介绍了重庆市城市排水设施现状及规划的基础上,从排水系统,体制,管理机构,政策等方面系统地阐述了城市排水的管理,提出的一些建议对与重庆相似的山地城市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4.
吴飞  张福栋  王训  李秋华  江帆 《中国环境科学》2019,39(11):4776-4784
本研究以青藏高原典型海洋性冰川的雪冰-径流水为研究对象,分析讨论了雪冰-径流水中汞浓度变化趋势及控制因素.结果表明,贡嘎山冰川中雪、冰样品的THg浓度略高于全球背景值,而明永冰川以及米堆冰川的雪、冰、水样品均处于全球背景水平.3个冰川所有雪样、冰样、水样的THg浓度平均值分别为(4.78±5.99)ng/L、(1.72 ±1.15)ng/L、(1.31±0.91)ng/L.不同的环境介质中THg浓度变化总体表现为:雪 > 冰 > 水,其主要受颗粒汞沉淀作用及气态单质Hg挥发作用的控制.贡嘎山的径流水中THg浓度表现为六月最高(7.48±2.22)ng/L,十一月最低(1.39 ±0.27)ng/L.所有雪冰-径流水体系中HgP与THg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雪中HgP/THg最高,其次为冰,最低为径流水.贡嘎山径流水中的HgP/THg及月均THg输出变化趋势受径流量和降雨量的影响.主成分分析表明了本研究区域雪冰中THg浓度主要受大气颗粒物沉降及季风传输的影响.此外,相比于其他2个冰川,贡嘎山冰川由于更加靠近人类活动密集区域,更易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75.
危情抢险     
川东气田开江作业区讲治站2003年11月26日发生严重泄漏,天然气弥漫回荡,在随时可能发生爆炸的险恶时刻,全站员工处变不惊,措施得力,保住了国内陆上石油高自动化程度的天然气装置,避免了一场惨烈大爆炸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6.
运用三维欧拉传输,转换,迁移模式对重庆城区各种大气污染源对大气SO2浓度的贡献数值进行模拟,分析重庆城区SO2污染形成的原因。结果表明,民用源和低矮工业源对地面SO2污染浓度贡献最大,而中高架源则主要影响高层大气,是高空大气污染及酸雨形成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7.
《重庆环境科学》1993,(4):39-39
长江、嘉陵江是重庆市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用水的重要水源,市内河流纵横,水量丰沛。由于市区人口稠密,工业集中,两江重庆城区段的水质与其他河段相比污染更为突出。这些年来,虽进行了一些整治,污染问题仍未得到有效控制。为此,市科委和市环保局组织重庆市环境科学研究所同英方合作,承担了该课题的研究。通过科研人员近4年的工作,完成了研究任务并取得了以下成果: (1)提供了《长江,嘉陵江重庆段水污染控制规划》研究报告;(2)提出了一套适合重庆特点的水污染控制方案;(3)对两江重庆段水污染控制提出了一些新观点、新认识;(4)在研究方法上增添  相似文献   
78.
于2021年1~2月在重庆典型城区万州区(WZ)、渝北区(YB)和双桥区(SQ)同步采集PM2.5样品,分析冬季碳质气溶胶的污染特征、来源及潜在源区.结果表明,观测期间SQ的ρ(PM2.5)、ρ(OC)和ρ(EC)均值分别为(72.6±33.3)、(18.2±8.2)和(4.4±1.7)μg·m-3,高于WZ[(67.2±30.3)、(17.2±7.4)和(5.1±2.4)μg·m-3]和YB[(63.4±25.7)、(15.4±6.3)和(4.2±1.9)μg·m-3].与清洁日相比,WZ污染日EC浓度及其对总碳的贡献率均涨幅最大(103.0%和8.1%),但OC/EC值下降最明显(-10.5%),表明WZ污染日碳质气溶胶的一次排放明显增强.观测期间SQ和YB的ρ(SOC)均值分别为(7.7±4.8)μg·m-3和(6.9±2.8)μg·m-3,明显高于WZ[(4.5±1.9)μg·m-3],表明二次转化对SQ...  相似文献   
79.
80.
中国与欧洲禾谷镰刀菌DON毒素HPLC定量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4个来自中国、7个来自欧洲的代表性禾谷镰刀菌菌株,经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毒素特异引物鉴定,确认其具有产生DON毒素的遗传物质基础后,接种于PDB培养基培养7d,从培养基上清中经硅胶柱分离、纯化DON毒素,经HPLC定量分析表明,纯化的禾谷镰刀菌DON毒素,与购自公司的DON毒素标准样品一样,其HPLC检测谱峰清晰明显,基线平稳,无干扰,保留时间为9.5min左右;供试菌株的DON毒素含量分布在0.023~1.934μg/mL之间,德国菌株F703产毒量最大,比位居第二的中国菌株5005(1.232μg/mL)高57%;其余的6个欧洲菌株中,除意大利菌株Lor9(0.128μg/mL)略低于另一个中国菌株7105(0.135μg/mL)外,均比3个中国菌株(4020、7105、8029)的产毒量大.欧洲镰刀菌产生DON毒素的能力远远大于中国菌株,这说明欧洲菌株长期在欧洲生态环境下已演变形成其特有的高毒素代谢类型,我国有必要严防欧洲禾谷镰刀菌入侵,加强对来自欧洲的禾谷类粮食及其产品的镰刀菌和毒素的检疫和监控;同时,本研究建立的毒素样品制备与HPLC检测体系可用于准确定量分析样品的DON毒素.图3表2参1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