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2篇
  免费   169篇
  国内免费   336篇
安全科学   440篇
废物处理   101篇
环保管理   230篇
综合类   1410篇
基础理论   124篇
污染及防治   227篇
评价与监测   48篇
社会与环境   280篇
灾害及防治   27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98篇
  2022年   104篇
  2021年   101篇
  2020年   104篇
  2019年   113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90篇
  2016年   97篇
  2015年   103篇
  2014年   376篇
  2013年   126篇
  2012年   163篇
  2011年   131篇
  2010年   127篇
  2009年   98篇
  2008年   132篇
  2007年   149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126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叶片大气颗粒物滞纳能力评估方法的定量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基于相同实验材料和叶面积测定方法的前提下,5种评估叶片滞尘能力方法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各方法的优缺点,本研究以北京市常见、叶片特征区别较大的4个城市绿化树种油松(Pinus tabuliformis)、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银杏(Ginkgo biloba)和一球悬铃木(Platanus occidentalis)为研究对象,采集叶样后,分别用质量差减法(MS)、滤膜法(MF)、气溶胶再发生器法(AR)、电镜扫描法(SEM)和基于超声清洗的洗脱称量粒度分析法(ultrasonic-EWPA)对4个树种叶片的PM滞纳能力及特征进行评估.评估的同时测定每种方法评估所需总时间,并计算其所需总成本.结果表明,虽然不同方法得到的叶面滞尘效率数值的差异巨大,但得到的叶面滞尘效率的树种排序存在重合部分,其中,评估原理相同或类似的方法得到的结果重合部分更多(最多的为AR和SEM).各方法得到的针对同一指标的相同树种排序中,有89%的排序为侧柏 > 油松 > 一球悬铃木 > 银杏,其余排序为一球悬铃木 > 银杏 > 侧柏 > 油松.5种方法中,得到指标数量最多、成本最高的均为ultrasonic-EWPA,得到指标数量最少、成本最低的均为MS;耗时最长的为MF,最短的为AR.ultrasonic-EWPA和SEM是高投入高产出型方法,即虽然需要较多的实验耗时及成本,但能得到更丰富的评估信息;MS则属于低投入低产出型,得到的信息量较少,适用于只需粗略评估树木总滞尘能力的情况;MF所得信息量中等,成本较低,但耗时过长,使用前需进行权衡;AR对设备和参数的要求严格,需谨慎使用.本研究结果可为今后研究人员选择用于评估植物滞尘能力的具体方法提供全面详实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2.
文章采用多层旋线布置方式实现了自由旋线分离器分离效率的有效提升,并讨论了多层布置对除尘效率与压力损失的影响规律。在风量2000 m^3/h、液气比0.03 L/m^3和粉尘质量浓度1000 mg/m^3的试验条件下,单层旋线和双层旋线的除尘效率均随旋线根数和转速的增加而增加,且双层旋线的除尘效率的增幅高于单层旋线。当旋线总根数400根、旋线转速600 r/min时,随着旋线层数的增加,多层自由旋线分离器的提效作用迅速减弱。当单层旋线变为双层旋线后,除尘效率提高3%,提效作用较显著。当旋线增至3层以上,提效作用趋于稳定。但自由旋线分离器的压力损失却随旋线层数增加而成倍增加。因此,从提效和节能两方面考虑,自由旋线分离器采用多层布置的旋线层数不宜超过3层。  相似文献   
993.
在对影响锅炉电除尘器效率的因素进行了较为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对电除尘器的各有关环节和除尘机理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讨论了进一步提高电除尘器除尘效率的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94.
影响吹脱塔对垃圾渗滤液氨吹脱效率因素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垃圾渗滤液氨氮含量高,用吹脱塔进行氨吹脱时,pH值、水温、气液比对吹脱效率有较大的影响。当pH在9.2~11.5时,吹脱效率随pH值增加而提高;但高于11.5,吹脱效率随pH值增加变化不大。水温越高,吹脱效率越高。气液比在3500m^3/m^3以下时,随着气液比的升高,吹脱效率显著升高,但当气液比上升至3500m^3/m^3以上时,吹脱效率变化较平稳。氨氮浓度的高低对吹脱效率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995.
以乙二胺和抗坏血酸为原料,通过一步水热法制备了水溶性的氮掺杂碳量子点(N-CQDs).研究了N-CQDs的形貌特征、光学性能和应用分析.表征结果说明,N-CQDs形态为均匀分散的球形,有明显的晶格条纹,抗光漂白性能良好,表面富有含氧官能团,具有良好的水溶性.此外发现N-CQDs还具有优良的荧光性能和荧光稳定性,量子产率可以高达12.29%.分析得出,Hg2+对N-CQDs在1.0—120μmol·L-1范围内有一定的猝灭效应,可作为Hg2+的荧光探针,检出限达230 nmol·L-1.  相似文献   
996.
固化/稳定化是应用最广泛的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但残留药剂在浸出测试过程对土壤二次修复导致的验收假达标风险未引起充分重视.本研究分别采用Fe2(SO43、Na2S和KH2PO4修复As、Hg、Cd-Pb污染土壤,探究不同养护反应时间、药剂混合均匀度和投加量等工艺条件下土壤重金属浸出浓度差异,验证液相二次修复干扰效应的发生,并考察Cu2+和Al3+等竞争剂对土壤残留KH2PO4药剂干扰的消除效果,提出最佳的残留药剂消除方法.结果表明,分别投加6.7%的Fe2(SO43、6.7%的Na2S和3.3%的KH2PO4修复含As、Cd和Pb土壤时,土壤中各重金属浸出浓度从第0 d起分别持续小于0.05、0.5和1.6 mg·L-1,稳定化效率分别保持在99%、83%~99%和97%~98%.投加0.0008%的Na2S修复土壤Hg时,Hg浸出浓度自第0 d起随养护反应时间显著下降,稳定化效率维持在78%~88%.虽然修复后土壤中Hg浸出浓度随药剂混合均匀度增加而显著下降,As、Cd、Pb浸出浓度在混合均匀度为67%和33%时相较混合均匀度为100%时均无显著变化(1.7% Fe2(SO43修复组除外),但均小于无二次反应理论值.此外,Cu2+能与Pb2+竞争浸出液中的残留PO43-减弱干扰效应,当Cu2+优化投加量为5.7%、11.3%、14.2%时,混合均匀度67%处理组Pb浸出浓度分别升至理论值的51%、72%、84%,混合均匀度33%处理组Pb浸出浓度则分别升至理论值的38%、71%、81%.而Al3+无法与Pb2+竞争PO43-,甚至对土壤Pb具有显著活化效果.Cu2+对Pb也具有一定的活化效果,因此,需控制Cu2+投加量以寻求活化效果与优化作用的最佳平衡点.  相似文献   
997.
通过搭建基于静态箱法的切割器捕集效率评价系统,分别评价了几种常见国产非国标法颗粒物切割器的性能.结果表明,2~3 L·min-1的小流量国产切割器的Da50在2.5 μm附近,但曲线形状与标准形状差异较大,几何标准偏差不符合要求;可调流量国产切割器符合国家标准对PM2.5切割器的性能要求,但不符合对PM10切割器的性能要求;带切换阀切割器的切换阀如果未能完全切换到预定位置,会影响切割器的性能指标.通过与同类型的进口切割器对比,揭示了国产非国标法颗粒物切割器目前存在的问题较多,并对其提出了改进建议,如提高切割器的加工精度、优化切换阀控制准确度等.  相似文献   
998.
杨孟  钱新 《中国环境科学》2011,31(9):1563-1570
以滁州市黑洼水库的游憩价值为例,利用两边界二分式条件价值法,探讨了我国病险水库管理决策中的环境价值评估.利用收入限制的Logit模型,分析支付意愿均值和中值点估计和区间估计对其分布函数右尾变化的灵敏性.结果表明本研究中支付意愿的分布函数没有出现“大尾效应”,在最大投标值处,对分布函数进行简单截断的方法统计效率最高.滁州市公众对黑洼水库游憩功能提升的平均支付意愿为305元/户(95%置信区间265~351元/户);总价值为3782万元(95%置信区间3296~4355万元).表明即使是小型病险水库也可能具有极高的环境价值,病险水库管理决策必须考虑环境价值这一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999.
能源效率是欧盟垃圾焚烧厂建设和运营的关键评价指标之一,欧盟垃圾焚烧行业在能源效率评价体系、配套政策及相应技术方面较为完善。欧盟《废弃物框架指令》(2008/98/EC)提出了固废处理金字塔的概念并规定了各方法的优先级,此外规定了能效评价指标R1计算公式及最低值用以评估欧盟垃圾焚烧厂是否达到固废处理金字塔中的再生利用等级。数据显示:大部分欧盟垃圾焚烧厂具备较完善的供热系统及热电联产的条件,整体能效利用水平较高,超85%的生活垃圾焚烧达到再生利用等级。采用欧盟垃圾焚烧能效评价指标R1方法对我国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能效情况进行计算,结果表明:随着高参数机组和炉排大型化等技术的应用,我国能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但我国垃圾焚烧以纯发电为主,能源利用效率较欧盟整体偏低,因此可借鉴欧盟经验,合理采用热电联产等相关技术进一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并逐步完善垃圾焚烧能源效率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000.
揭示工业水资源效率与工业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特征及时空演变规律,是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求.利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EBM模型和基于熵权法的综合评价模型,分别测度黄河流域9省份以及上中下游的工业水资源效率及工业经济发展水平,然后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探究两系统的耦合协调关系,最后通过莫兰指数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2010-2019年黄河流域整体工业水资源效率高于工业经济发展水平,皆呈上游<中游<下游的空间递增分布格局,各省份差异显著.(2)两系统处于高级耦合状态,耦合协调度由中等协调进入良好协调阶段;各省份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所处阶段不同,且耦合协调度总体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集聚类型多为高-高集聚和低-低集聚.(3)局部莫兰指数显示,高-高集聚区的具体构成最稳定,始终为山东省、河南省和山西省,使得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呈现出“强者恒强”的空间集聚特征.研究显示,黄河流域各区域应发挥比较优势实施差异化、特色化发展策略,通过科技赋能与环境规制提高工业水资源效率和工业经济发展水平;发挥高耦合协调度地区的示范带动作用及空间溢出效应,以区域互联互通互补促进要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