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5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18篇
安全科学   23篇
废物处理   27篇
环保管理   21篇
综合类   253篇
基础理论   47篇
污染及防治   81篇
评价与监测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1.
本文系统研究了菌丝体 -甲壳素 (甲壳素 )作为水处理剂对去除水体中Ni2 + 离子时的吸附特性 ,结果表明 ,甲壳素作为水处理剂 ,在较大pH值变化范围内 ,对Ni2 + 离子与柠檬酸镍都有较高的吸附容量 ;甲壳素在吸附金属离子的同时 ,对H+ 有吸附作用 ,且H+ 是金属离子的竞争性抑制剂。将甲壳素与市售吸附树脂相比 ,其对阳离子 (Ni2 + )和络阴离子(柠檬酸镍Ni(cit) 2 -)的吸附特性类似于阳离子交换树脂。同时 ,甲壳素不会带来二次污染 ,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环保型工业水处理剂。  相似文献   
412.
用液相催化氧化法对低浓度H2S净化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对H2S浓度在1500-2500mg/m3之间,氧含量为5%的H2S尾气,Fe+、Zn2+和Mn2+在液相中对H2S具有催化氧化作用,其催化性能大小顺序为Fe2+>Zn2+>Mn2+,且Fe2+催化性能远远大于其他两种离子;用Fe2+作催化剂,溶液的净化效率可达99%以上,且硫容量也较大,对低浓度H2S的净化相当有利.  相似文献   
413.
废水催化湿式氧化稀土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研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共沉淀法制得锰铈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催化湿式氧化处理高浓度苯酚废水。通过正交实验筛选催化剂制备条件,单因素实验优化制得催化剂。研究了CWAO处理废水条件下的金属离子溶出和催化剂的表征。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在低温低压条件下具有优良的湿式氧化催化活性,且金属离子溶出量低,是一种CWAO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中极具应用前景的新型高效催化剂。  相似文献   
414.
草炭溶解态有机物质与Cu2+、Cd2+络合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疆  王果  陈芳育  林亮志 《生态环境》2002,11(2):116-120
研究了由草炭提取的胡敏酸(HA)、富里酸(FA)、水溶解态有机物质(WSOM)的基团特征,分子量分布及其与Cu2+、Cd2+两种金属离子之间的络合稳定性。对HA、FA及WSOM的红外光谱研究显示三者的官能团组成相似,只是含量略有不同。固态13C-NMR对HA、FA及WSOM结构特征的描述以及水相凝胶色谱法对三种有机质样品的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的测定结果显示HA分子最大且含有大量的长链烷烃,而FA分子小得多,结构以碳水化合物及多糖为主,WSOM的分子量略低于FA,结构与FA相近。离子交换平衡法对三种有机质样品与Cu2+、Cd2+的络合配位数和稳定常数的测定结果显示两种介质条件下络合配位数(x)、络合稳定常数(logk)的次序均为:Cu2+>Cd2+;同一介质条件下,对不同有机质而言均满足:M-HA>M-FA>M-WSOM。  相似文献   
415.
在Cu^2 ,Cd^2 和Zn^2 的作用下,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 Bohlin),湛江叉鞭藻(Dicrateria Zhanjiangensis Hu),绿色巴夫藻(Pavlova viridis Tseng,Chen et Zhang sp.nov.)青岛大扁藻(Platymonas helgolandica var.Tsingtaoensis Tseng et T.J.Chang) ,小球藻(Chlorella sp.) 等单细胞藻酯酶安生明显的变化,受高浓度的Cu^2 胁迫时三角褐指藻的Est-3座位的a基因,受中等浓度Cd^2 胁迫时的湛江叉鞭藻的Est-3座位的b基因,受低等浓度Cd^2 胁迫时的绿色巴夫藻的Est-1座位的a,b,两个,高浓度Zn^2 胁迫时绿色巴夫藻Est-1座位的b基因,受高浓度Cd^2 胁迫时青岛大扁藻的Est-2座位的c基因,受Cu^2 胁迫时小球藻的Est-1座位的b基因,受中低浓度的Cd^2 ,Zn^2 和低浓度的Cu^2 胁迫时小球藻的Est-2座位的b基因等基因的表达明显增强,而绝大部分位点的基因表达受3种离子的抑制。图5表5参9  相似文献   
416.
417.
刘凯 《环保科技》2022,28(1):37-40,50
臭氧处理能够有效去除地下水中的铁、锰离子,是提高饮用水品质的环保工艺之一.本文使用臭氧发生器和金属离子氧化装置,对配制有2.6 mg/L Fe2+和1.0 mg/L Mn 2+的模拟地下水进行臭氧处理,系统地研究了臭氧浓度、溶液pH值、反应温度、絮凝剂类型及用量、碳酸氢盐浓度等工艺参数对金属离子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  相似文献   
418.
为评估Cu2+,Hg2+,Cr6+,Cd2+,Li+,Al3+和Co2+7种金属离子对中国林蛙(Rana Chensinensis)和中华大蟾蜍(Bufo gargarizans)蝌蚪的急性毒性效应,采用生物毒性试验方法对中国林蛙和中华大蟾蜍36期蝌蚪,进行上述7种金属离子的急性毒性试验,分别测定了这7种金属离子对中国林蛙蝌蚪和中华大蟾蜍蝌蚪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此外,分析了中国林蛙和中华大蟾蜍36期蝌蚪的肥满度、肝指数等形态指标。结果显示,Cu2+、Hg2+、Cr6+、Cd2+、Li1+、Al3+、Co2+对中国林蛙蝌蚪的96h-LC50分别为0.270 mg·L-1、0.803 mg·L-1、2.375 mg·L-1、7.351 mg·L-1、11.273 mg·L-1、17.265 mg·L-1和20.973 mg·L-1。对中华大蟾蜍蝌蚪的96 h-LC50分别0.593 mg·L-1、0.593 mg·L-1、2.827 mg·L-1、2.592 mg·L-1、12.656 mg·L-1、14.020 mg·L-1和57.435 mg·L-1。中国林蛙蝌蚪对Cu2+、Cr6+、Li+、Co6+4种金属离子的敏感性相对较高,而中华大蟾蜍蝌蚪对Hg2+、Cd2+、Al3+3种金属离子的敏感性相对较高。形态指标的差异是中国林蛙与中华大蟾蜍蝌蚪对同一金属离子敏感性差异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19.
通过砂柱的水敏感性试验,以二价汞离子(Hg2+)和苯酚(C6H5OH)为例,研究了水敏感性过程中微粒释放对重金属离子和有机污染物迁移特征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单一NaCl溶液淋滤Hg2+污染的砂柱,Hg2+去除率为31.68%,换蒸馏水置换NaCl溶液发生微粒释放,此过程流出Hg2+占总量的67.55%,仅有0.78%的Hg2+残留在砂柱中;同样,在苯酚的去除试验中,上述去除率分别为55.71%和43.43%,残留率为0.86%,即在水力作用和水敏性的共同作用下,砂柱中的Hg2+和苯酚几乎可以被全部去除.单纯的水力作用对两种污染物的去除率差别较大,原因是砂柱中微粒表面带有负电荷,使得带正电的Hg2+被吸附,从而大量滞留于砂柱之中.  相似文献   
4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