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0篇
  免费   109篇
  国内免费   204篇
安全科学   43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23篇
综合类   760篇
基础理论   82篇
污染及防治   22篇
评价与监测   43篇
社会与环境   455篇
灾害及防治   54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100篇
  2021年   97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101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实验室率定法测算长江南通段污染物降解系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污染物降解系数是确定水环境容量的关键参数之一,本文采用实验室率定法,采集长江南通段的水样,分别于6℃、10℃、16℃、20℃室温下,在实验室内进行周期为20天的室内水质分析,根据室内水质分析结果,测算出不同温度下长江南通段"十二五"减排的约束性指标化学需氧量、氨氮的降解系数,并定性分析了长江水体中污染物本底浓度、可生化性、pH值等环境因子对污染物降解系数可能发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2.
数字     
《环境教育》2012,(9):10-10
1000平方公里随着长江拉空效应增强,我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水位迅速下降。截至9月16日8时,鄱阳湖水位一个月时间直落4米以上,湖区水体面积缩减超过1000平方公里。8月16日,鄱阳湖星子站水位达到了两年来的最高,水位为19.65米,相应的湖区水体面积为3990平方公里。一个月后的9月16日8时,鄱阳湖星子站水位下降到15.63米,相应的湖区水体面积为2740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113.
哲夫 《环境教育》2012,(9):89-90
置身美仑美奂古色古香的夫子庙街,借着崇光泛彩的华灯,我伏在河边认真嗅取着过去和现在的气息。香草汀兰的气息已经休矣,煎炒烹炸的气味仍然还在,只是不该多了一缕浓烈的为富不仁的铜臭。重游夫子庙,不免想起一篇旧文。2001年长江全流域每年要承接140亿吨废水,约占全国污水总量的40%。其中工业废水水量占全国的45%左右,  相似文献   
114.
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充分肯定人民治黄60周年辉煌成就的基础上,明确指出了经验治水在治黄工作中的八大表现及其严重危害。其要害是没有抓住黄河水少沙多的主要矛盾为黄河增水,严重影响了沿黄经济的发展,造成黄河在国家的地位下降,在国家新一轮的国民经济协调发展规划中被边缘化。明确提出了新世纪黄河治理的三大任务是固定河口、稳定河势、增水复航。提出应立足中国地理的实际,南水北调东、中、西三线每年为黄河增水1 000亿m3的目标,黄河以北的水问题由黄河解决。从五个方面论述了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彻底实现经验治黄向科技治黄的转变。采取科技治黄的措施,完成三大治黄任务,在新中国第二个甲子,我们看到的将是一条浩浩荡荡、航运船如织的黄河;一条蓬勃发展、浴火新生的黄河经济带,黄淮海平原将发展成中国最大的天府之国。  相似文献   
115.
鲮(Cirrhinus molitorella〗)是分布于我国华南地区的一种热带、亚热带鱼类,历史上未曾分布于长江水系。鲮食性广、性成熟时间短,繁殖量大,但不耐低温。2010年10月,对长江宜昌江段鱼类资源调查中发现了一种非长江水系土著种的野鲮亚科鱼类。基于鳞片、鳍条、口器、腮耙等特征鉴定为鲮(C. molitorella)。进一步结合鲮的生物学特征和长江水温及水生态环境状况对鲮的进入途径和成为入侵鱼类的可能性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并对其成为入侵鱼类的危害和防治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16.
采用改性沸石分离富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长江水中微量镉,优化了富集和洗脱条件,讨论了干扰离子的影响。方法在0μg~4.00μg范围内线性良好,检出限为0.214μg/L,长江水平行测定的RSD为1.8%,加标回收率为99.0%~104%。  相似文献   
117.
20世纪长江的3次巨洪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分析了形成20世纪长江3次巨洪的3个遥相关因子:(1)太阳黑子活动;(2)厄尔尼诺事件,(3)青藏高原南部大震。依据长江巨洪和遥相关因子的基本事实,讨论了长江发生巨洪的统计规律。指出当3个因子的出现时间互相重叠时,长江很可能发生巨洪,这对长江巨洪的超长期预测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8.
黄河河口磷酸盐的缓冲作用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余恒  王红磊 《四川环境》1999,18(3):40-43
河口区,磷酸盐浓度在很宽的盐度范围变化很小,甚至不变,对此提出悬浮物和沉积物对磷有缓冲作用。我们认为解吸吸附反应是其缓冲机制,从而进行了大量的模拟实验,并加以系统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9.
由震洪相关回顾性预测1870年长江特大洪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870 年长江特大洪水是多因叠加和强化的结果, 因之要预测它也要从各方面去研究。如特大洪水前的先行降雨和洪水所反映的大气环流状况及太阳活动情况等。本文把1931 年、1954年、1991 年长江大洪水前一年内缅甸北部有7 级以上大震及1998 年长江大洪前一年内缅北有6级左右震群集中活动的相关指标移用于1870 年长江特大洪水前, 发现其前一年, 即1869 年缅北亦有7 级以上大震发生。震洪相关的物理机制是与地震活动有关的地下放气使孟加拉湾向长江流域输送的水气更多,如遇北方冷气团南下则降大雨致洪。另外,1870 年长江洪水之所以比1931 年、1954 年、1991 年和1998 年长江洪水还大, 我们认为1870 年4 月11 日在长江上游山区有7 级以上大震发生, 且震前有大雪发生, 是叠加在前述致洪因素上的另一因素。  相似文献   
120.
探讨了连接上海,崇明和江苏海门的长江河口桥隧工程在连接河口岛屿间交通,发挥崇明的区位优势,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以及在上海港建设中的作用。详细论述了越江工程完成后上海新港的扩建,根据河口河水岸线的分布,提出了在横沙岛东滩修建人工岛的设想,最后对几种越江方案进行了分析比较,提出了作者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