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66篇
  免费   560篇
  国内免费   1840篇
安全科学   430篇
废物处理   233篇
环保管理   244篇
综合类   3435篇
基础理论   762篇
污染及防治   1025篇
评价与监测   84篇
社会与环境   19篇
灾害及防治   34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40篇
  2022年   154篇
  2021年   211篇
  2020年   180篇
  2019年   218篇
  2018年   150篇
  2017年   160篇
  2016年   185篇
  2015年   204篇
  2014年   356篇
  2013年   257篇
  2012年   289篇
  2011年   304篇
  2010年   305篇
  2009年   306篇
  2008年   334篇
  2007年   411篇
  2006年   270篇
  2005年   249篇
  2004年   250篇
  2003年   244篇
  2002年   181篇
  2001年   139篇
  2000年   138篇
  1999年   118篇
  1998年   91篇
  1997年   79篇
  1996年   65篇
  1995年   68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0 毫秒
171.
TiO2光催化氧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概述了TiO2光催化氧化降解水中污染物的原理及TiO2光催化剂的制备,提出了增强其活性的途径。TiO2光催化氧化可应用于印染、农药、造纸等工业废水及饮用水处理中,研制高效的负栽型纳米TiO2光催化剂、解决太阳能利用问题、开发多功能光催化反应器是今后TiO2光催化氧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2.
硝酸甲胺反应过程的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用反应量热仪(RC1e)对硝酸溶液与一甲胺溶液在反应过程中的热安定性进行初步研究,分别测试不同反应温度、加料速度和初始硝酸浓度下反应的放热情况。实验结果表明:该中和过程反应迅速,在室温就能进行;与反应温度、加料速度相比,起始硝酸浓度对反应安全性影响最大,且硝酸浓度越高,反应的速度和反应的完全程度也越高。实验还表明:RC1e是研究反应过程中热安定性情况的有效工具,能通过反应过程的热量变化体现反应速率,所得结果对硝酸甲胺的工业化生产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3.
UV/O3复合降解水中2,4-二氯酚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紫外光源为主要依托,变换反应器中的不同工艺条件,分别对紫外光、臭氧和紫外/臭氧三种不同于工艺条件对水中污染物2,4-二氯酚(2 ,4-DCP)的降解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UV/O3复合对2,4-DCP的降解较UV、O3单独作用效果好;溶液的酸碱度影响UV/O3对2 ,4-DCP的降解;此外,溶液中含有细菌时,E. coli的杀灭效果仍表现为UV/O3>O3>UV.细菌的杀灭和2,4-DCP的降解均消耗羟基自由基,形成竞争反应,从而影响到2,4-DCP的降解效果.  相似文献   
174.
余新武  廖伦  孙梦果  朱鹏  朱伟 《化工环保》2004,24(Z1):27-29
采用超声水解法制备纳米TiO2,并以其作为催化剂降解品红.通过试验考察了不同催化剂用量、pH、反应功率、反应时间及Na+、K+、Cl-、SO42-等离子对品红超声催化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适宜的反应条件下,降解率超过93%.  相似文献   
175.
沈慧芳  陈焕钦 《化工环保》2004,24(Z1):30-33
采用停流光谱反应器研究了T为298 K,pH为2.1~7范围内间甲酚、对硝基苯酚、对硝基苯胺3种芳烃化合物与臭氧在水溶液中的臭氧氧化反应动力学,初步探讨了芳烃化合物臭氧氧化反应的机理.结果表明,3种物质臭氧化反应速率都非常快,总的反应都为二级,对臭氧浓度和有机物浓度分别为一级,反应速率常数随pH的增加而加快,反应速率最慢的是间甲酚,最快的是对硝基苯胺.臭氧的进攻是亲电攻击,当苯环上的氢原子被其它基团取代后,苯环的电子云分布不均匀,电子云密度越高的部位越易受到臭氧的亲电攻击.  相似文献   
176.
垃圾填埋场有机污染物的生物降解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述了垃圾填埋场中微生物的作用特性,微生物对有机污染物的降解及其影响因素,介绍了有机污染物降解的两种生化动力学模型:“速度指数模型”和“双曲线速度模型”,以及垃圾降解的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177.
目前,处理高分子材料的一些传统方法,如焚烧法、掩埋法、熔融共混挤出法、回收利用等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和局限性,给环境保护带来严重的困难。因此,开发环境可接受的降解性高分子材料是解决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生物降解高分子是指通过自然界或添加的微生物的化学作用,将高分子物质分解成小分子化合物,再进入自然的循环过程。论述了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的研究现状,并对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的降解机理、影响因素及其在医学、农业、包装业和其他领域的潜在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8.
为开发高效降解实际烟气中二噁英的新型催化剂,在钒基催化剂中加入Mn和Cu,研究200℃时不同催化剂对二噁英的降解效率,并添加臭氧辅助催化,分析二噁英不同氯代同系物的降解规律。结果表明:催化剂中添加MnO_x或同时添加MnO_x和CuO_x时,催化剂降解效率明显提升;催化剂中仅添加CuO_x则会导致二噁英的大量生成;反应气氛中添加臭氧,能提升催化剂对二噁英的降解效率,特别是VO_x-CuO_x/TiO_2,二噁英由生成转变为降解。分析二噁英同系物的脱除效率发现,催化剂对二噁英的吸附效率随着氯代数增加而增加,降解效率随氯代数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179.
采用溶胶-凝胶燃烧法制备了不同参数的钡铁氧体粉体。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傅里叶红外、磁性测量系统对其形貌进行了表征。以1,2,4-酸为目标污染物,分析制备条件对钡铁氧体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煅烧温度、PEG加入量对样品晶体结构、晶粒大小影响较大。在条件为:Fe~(3+)/Ba~(2+)=12,CA/MN=2,PEG=2 g,pH=7,450℃下预烧2 h,850℃下煅烧3 h制备的钡铁氧体为M型永磁性纳米材料,其矫顽力Hc为5 354 Oe,饱和磁化强度Ms为57.24 emu/g,具有良好的光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180.
石油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4株芽胞杆菌种间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佳楠  石妍云  郑力燕  王喆  蔡章  刘杰 《环境科学》2015,36(6):2245-2251
通过富集培养和分离纯化的方法,从天津大港油田石油污染土壤和渤海海上钻井平台洗油污水中分离出6株石油降解细菌,生理生化试验及16S r DNA序列分析鉴定表明,它们分别属于Bacillus芽胞杆菌属(S1、S2、S3、S4)、Pseudomonas假单胞菌属(W1)和Ochrobactrum苍白杆菌属(W2),其中,S3具有最高的烷烃(41.3%)和芳烃(30.9%)降解率,从石油污染场地中筛选出的内源微生物对本油田石油的降解效果优于外源物种.对4株芽胞杆菌属菌株构建微生物组进行石油降解实验,结果表明,由S1和S4构成的微生物组F3具有最高的烷烃(50.5%)和芳烃(54.0%)降解率,比单菌降解率分别提高了69.9%和156.1%,同时比最优降解单菌S3的降解率分别高出22.1%和74.6%,而由S2和S3构成的微生物组F4对烷烃和芳烃的降解率最低,分别为18.5%和18.9%,比单菌降解率降低了55.3%和39.0%,实验表明同菌属微生物种间对石油的降解同时存在协同促进和拮抗抑制作用,芽胞杆菌属内亲缘性近的菌株之间对石油降解主要表现为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