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8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60篇
安全科学   176篇
废物处理   14篇
环保管理   48篇
综合类   246篇
基础理论   16篇
污染及防治   47篇
评价与监测   15篇
社会与环境   16篇
灾害及防治   2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1.
城市垃圾产业化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垃圾的不断增加,给人类生存环境带来极大的威胁,如何有效地处理垃圾,是摆在人们面前的重要而又迫切的任务。本文从城市垃圾产业化的角度分析了垃圾中的成分和可用之物,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及对策,即技术集成是解决垃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试验研究了微涡旋絮凝-逆流气浮-纳滤集成工艺去除水中腐殖酸的工艺特征和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微涡旋絮凝-逆流气浮工艺去除水中腐殖酸时,在聚合氯化铁(PFC)的最佳投药点0.62 mmol·L-1(Fe3 )下,出水水质符合纳滤膜系统预处理单元的要求,而且该工艺需要PFC絮凝剂的量较低.该预处理系统与纳滤系统组合的集成工艺可以使水中的腐殖酸有机物浓度大大降低,且含TQ56-36FC型纳滤膜的流程1比含M-N1812A型纳滤膜的流程2效果好.前者出水的TOC值可达0.48 mg·L-1,CODMn值为0.64~0.69mg·L-1,UV254值为0,且有95%以上的脱盐率.后者出水的TOC值为0.61~1.00mg·L-1,CODMn值为0.72~0.97mg·L-1,UV254值为0~0.0109,脱盐率很低.另外,尽管保安过滤/活性炭预处理有利于纳滤膜出水水质的提高,但活性炭柱的存在也降低了纳滤膜对有机物的去除率.动态实验结果表明,该集成工艺在本试验中运行周期为72h.水中颗粒物粒度分布表明,原水、絮凝后和气浮出水中颗粒物粒度分布的中位直径(d50)分别为2~5 μm、21 μm和16μm;经过保安过滤器或保安过滤器/活性炭柱,水样中的颗粒物的d50为0到几个μm;经过纳滤膜后,出水基本无颗粒物.初步研究表明,微涡旋絮凝过程中投药量对絮体的分形维数有着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文中简要介绍了作者本人提出的“内循环流化床”的概念。指出下旋流场是实现炉内除尘的重要条件。给出了飞灰、稻壳、树脂三种物料炉内除尘效率的试验研究结果,证明了内循环流化床炉内除尘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高效内循环生物反应器的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改进传统活性污泥法基础上 ,将活性污泥法和流化床结合起来的高效内循环生物反应器是一种新型的废水处理装置 ,兼有二者的优点。用于处理废纸脱墨废水 ,污泥负荷与容积负荷均比传统活性污泥法高 ,COD去除率可达 80 %左右 ,剩余污泥量很少  相似文献   
15.
针对镀铬车间废水,采用活性炭吸附处理法对Cr6 和Cr3 的去除效果进行了系统的试验.通过微型反应柱集成装置对穿透时间、吸附容量及活性炭再生方法进行了研究,动态试验表明该装置能有效地处理含铬废水.  相似文献   
16.
亦旻 《安防科技》2003,(5):66-67
布线技术作为一种基础技术,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其地位日益重要。如果这些技术停滞不前,则许多智能化、信息化的课题成了空话,反而言之,基础技术的很小的进步,也会对很多行业和领域产生广泛而且深远的影响。5年前,我们可能还在描绘着互联网未来的发展前景,想象着5年之内是否一定要在办公室而不是在家里办公,想象着在家里通过互联网  相似文献   
17.
应用GIS-ANN进行土地盐碱化危险度评价--以吉林西部平原为例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土地盐碱化可破坏生态环境,制约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一种严重的环境灾害。应用GIS技术提取土地盐碱化和环境信息,采用关联度法分析了土地盐碱化与各环境要素之间的关系,应用人工神经网络模型(ANN)进行了盐碱化危险度评价。结果表明,吉林西部平原有53.97%的土地盐碱化危险度为Ⅳ级和V级。实践证明,应用GIS—ANN集成技术评价土地盐碱化的危险度是一种较好的方法,为土地盐碱化的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自然灾害变动的集成预测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本文提出了以非线性回归拟合发展趋势、正弦函数逼近周期变动和马尔可夫链刻划随机扰动的集成预测模型,并应用于山东省农业自然灾害成灾面积的变动规律模拟,得到了较好的预测效果。理论和实践表明,集成预测模型优于传统的单模型预测,为预测具有复杂机制的自然灾害演变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现代机器制造业在两百多年的发展中为人们的衣、食、住、行提供了许多性能不同的机械产品,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然而,机械制造业,特别是微电子技术、大规模集成电子技术和机械工业相结合,在产品制造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以及使用淘汰和报废产品产生的废弃物,也给地球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  相似文献   
20.
针对矿区CIMS技术的发展需要,探讨了以安全信息为主要内容的可视化系统,介绍了系统的功能、结构和技术特点.该系统具有工作可靠,使用方便的优点,能较好地实现煤矿安全信息的可视化和智能化集成管理,为矿井安全可靠运营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