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2篇
安全科学   10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36篇
综合类   38篇
基础理论   24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4 毫秒
21.
《青海环境》2002,12(2):90-92
1月 2日 《青海环境》杂志完成改版工作 ,由 1 6开改为大 1 6开本。1月 1日~3月 1 5日 省环境监理站组织全省环境监理部门开展锅炉烟尘污染专项检查活动。1月 6日 青海省环境科学研究设计院正式挂牌 ,转制为国有科技服务型企业。1月 1 8日 青海省白水泥厂 1 5万t回转窑项目、青海省特种水泥厂年产 1 5万t水泥扩能降耗技改工程环保设施通过省环保局竣工验收。1月 2 0日 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对青海门源松树南沟金矿青石嘴选矿场尾矿及周围地表水、地下水污染事故开展调查监测。1月 2 0日 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对青海门源大西沟金矿青石嘴选…  相似文献   
22.
《青海环境》2012,(3):150-F0004
由“淡水河谷”中国西部生态保护创新公众参与项目资助的“携手护碧水·绿动三江源一青海北京公众参与西部生态保护联合行动”项目之一,“青海北京两地记者联合调查行动”于9月5日至11日在青海组织开展,启动仪式于9月5日在省环保厅举行。  相似文献   
23.
浅析青海省矿山地质环境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根据2004~2011年度中央财政、地方财政投资实施的青海省境内遗留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介绍了青海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突出区域、遗留矿山类别,对不同类别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和现状进行了初步分析,阐述了其治理方法和成效,并系统地阐述了已实施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成果。  相似文献   
24.
对青海天然灌林(灌丛)热量带和类型划分的重新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振铎 《青海环境》2006,16(2):47-50
文章通过调查和分析大量资料,阐述了青海天然灌林(灌丛)的热量带划分问题,由以往的二带(温性和高寒)划分改变为三带(温性、寒温性和高寒)划分,首次对64个省内分布的灌林群系作出了分类系统。  相似文献   
25.
3种农药对青海弧菌Q67的联合毒性作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药的大量生产和应用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对生物甚至人类的生存和健康构成了威胁。该文以苯嗪草酮(GLY)、甲霜灵(MET)和草甘膦(MM)为研究对象,以发光菌青海弧菌(Q67)为指示生物,采用直接均分射线法设计3种农药的二元混合物体系,应用时间依赖微板毒性测试方法系统测定3种农药及其二元混合物对Q67的毒性,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拟合浓度-效应数据,并应用浓度加和模型(CA)分析农药混合体系的毒性相互作用。结果表明:3种农药的浓度-效应曲线均可用Logit函数有效表征,以半数浓度-效应的负对数值(p(EC)_(50))为毒性大小指标,除0.25 h外,3种农药在不同暴露时间的毒性大小顺序均为:MET (p(EC)_(50)=2.56~3.01)MM (p(EC)_(50)=2.35~2.53)GLY (p(EC)_(50)=2.10~2.30);单个农药及其二元混合物的毒性具有时间依赖性,且二元混合物毒性表现出一定的组分依赖性;3种农药二元混合物体系的15条射线对Q67的联合毒性作用方式也具有明显的时间依赖性,混合体系GLY-MET和GLY-MM体系开始的时候呈现明显的拮抗作用,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毒性作用方式从拮抗变为加和作用,甚至协同作用;而MET-MM的混合物体系呈现明显的时间依赖性拮抗作用,但无协同作用的出现,说明GLY很可能是混合物体系呈现协同作用的原因。  相似文献   
26.
青海典型内陆河流域地表水溶解性养分组成及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青海典型内陆河地表水溶解性养分组成及分布特征,对青海巴音河、格尔木河及小柴旦湖流域地表水进行了采集,分析了地表水溶解性养分的组成及含量。结果表明:巴音河流域溶解性养分N、Si可能受水库滞留效应影响;克鲁克湖有较高的NH_4~+-N含量,主要与渔业养殖有关;格尔木河流域溶解性养分含量从上游到下游有升高的趋势,可能与流域内地形差异以及水体沿途蒸发作用有关;托素湖和小柴旦湖溶解性养分含量远远高于河流,主要与湖泊水体蒸发强烈导致的养分含量浓缩有关。研究区水体溶解性养分含量均大于受限阈值,但河流DIN/SRP 10、DSi/DIN 1,表现为N相对不足,湖泊DSi/SRP 10、DSi/DIN 1,表现为Si相对不足。主成分分析表明河流、水库以及克鲁克湖为Ⅰ~Ⅱ类水体,托素湖、小柴旦湖为Ⅴ类水体。  相似文献   
27.
赵宏利 《青海环境》1996,6(1):27-28
本文概述了青海省环湖地区旅游资源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宗教寺院的特色以及开发利用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同时提出合理开发旅游资源的措施,为今后进一步发展旅游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8.
通过分析青海省公路工程建设中环境保护的现状,综合讨论了公路工程与环境保护的相互关系。强调今后在公路工程建设中的环境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29.
生态安全是生态系统的健康完整,并且能为人类生存发展及社会发展提供良好支撑和保障能力的状态.青海梭梭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保护高原荒漠生态系统为目标,但该保护区存在区域划定不合理、界限不清晰、管理工作滞后、补偿机制存在弊端等问题.保障青海地区生态安全需要从完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划定或调整的前期调研与规范体系、改善水资源利用与...  相似文献   
30.
沉洲 《安全与健康》2012,(18):44-47
这么彻底这么尽兴,一整支族群的女性把羞怯演绎得如此步调一致,此前是无从想象的。面对镜头,她们最经典的动作就是埋下头双手捧上脸庞,像一两岁孩童那样以为,眼睛看不见,就算是躲好了藏紧了,也就避开了和害羞沾边的所有问题。那天,我们的两台车穿行泽库草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