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86篇
  免费   400篇
  国内免费   671篇
安全科学   2755篇
废物处理   181篇
环保管理   785篇
综合类   3568篇
基础理论   426篇
污染及防治   493篇
评价与监测   178篇
社会与环境   155篇
灾害及防治   316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94篇
  2022年   129篇
  2021年   215篇
  2020年   182篇
  2019年   177篇
  2018年   119篇
  2017年   178篇
  2016年   199篇
  2015年   256篇
  2014年   798篇
  2013年   416篇
  2012年   441篇
  2011年   499篇
  2010年   415篇
  2009年   411篇
  2008年   520篇
  2007年   686篇
  2006年   478篇
  2005年   465篇
  2004年   281篇
  2003年   331篇
  2002年   235篇
  2001年   195篇
  2000年   151篇
  1999年   155篇
  1998年   96篇
  1997年   92篇
  1996年   97篇
  1995年   97篇
  1994年   82篇
  1993年   52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49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3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31.
利用分级提取法分析了玄武湖的沉积磷形态,在玄武湖沉积物中,铝结合态磷的含量较低,平均值为64 mg/kg,其余形态磷中,铁结合态磷为241 mg/kg,有机磷为335 mg/kg,钙结合态磷为394 mg/kg.在环境变化的条件下,铁结合态磷可以释放到间隙水和上层水体中,是湖泊产生富营养化的重要因素;铝结合态磷由于含量少,对湖泊富营养化影响很小;钙结合态磷相对稳定且很难被生物利用,对湖泊富营养化影响不大;有机磷对水体有机负荷影响较大,并影响水体富营养化程度.  相似文献   
32.
地下土壤、水中DNAPLs污染的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综述了国内外地下土壤、含水层DNAPLs污染的迁移机理及其修复技术研究进展,对该领域的研究前景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33.
一类非等间隔序列灰色建模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一类非等间隔序列的灰色建模方法进行了改进,提出在原序列前一个平均间隔单位位置上假设有一虚拟值零,然后改用线性回归来求解模型参数,实例表明,不仅简化了建模方法,模型精度亦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34.
监测方案设计初探钟善锦,黄懂宁(广西环境监测中心站530022)监测表示“观察和检验”。监测是必不可少的手段,一个切实可行而又高效的监测方案的制定显得一分重要。提出一种更具可操作性的监测方案设计的方法,这种方法最为适用于既定量又严谨的监测方案的制定。...  相似文献   
35.
应用动力学光度法,在不经分离的条件下,采用比均定中变换同时测定水样中BrO-3与IO-3,优化了试验条件,试验了不同干扰离子对测定的影响.BrO-3与IO-3在0.10 mg/L~3.5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检出限分别为0.01 mg/L与0.02 mg/L,RSD分别为2.8%与2.0%,回收率为97.2%~104%.  相似文献   
36.
池靖 《干旱环境监测》2006,20(4):251-253
对悬浮颗粒物室外人体暴露的测定一直受到可用资源的限制。设计有效的网络就要求对测定方法的选择、采样点的数量、采样时间、采样频率等进行调整。采样位置要求能表征因周围污染源对附近地区和城市最小影响的空间数值。虽然大多数判定PM是否达标的测定方法是每第3天至第6天的24h监测,但是室外人体暴露的评价要求连续监测一整天。最好有1h或更短时间的监测时段。更详细的粒径大小和化学性质数据也很有必要,因为较小的颗粒及其特殊的化学物质要比总的样品质量更有助于反映对健康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37.
池靖 《干旱环境监测》2006,20(3):187-192
对悬浮颗粒物室外人体暴露的测定一直受到可用资源的限制,设计有效的网络就要求对测定方法的选择、采样点的数量、采样时间、采样频率等进行调整。采样位置要求能表征因周围污染源对附近地区和城市最小影响的空间数值。虽然大多数判定PM是否达标的测定方法是每第3天至第6天的24h监测,但是室外人体暴露的评价要求连续监测一整天,最好有1h或更短时间的监测时段。更详细的粒径大小和化学性质数据也很有必要,因为较小的颗粒及其特殊的化学物质要比总的样品质量更有助于反映对缝康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38.
采用自行设计的室内土柱实验装置来模拟渭河渗滤系统,研究含有苯胺的污染河水在渭河渗滤系统中的环境行为及净化机制.结果表明:在硫酸盐还原条件下,苯胺的降解率逐渐升高,最高可达到71%左右;随着S^2-等抑制生物活性物质的产生,苯胺的降解率降低到60%左右;在硫酸盐还原条件下,苯胶降解是不完全的.  相似文献   
39.
UNITANK工艺在中、小型污水处理站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UNITANK工艺的基本构造、运行方式和技术特点及在新疆盐湖制盐有限公司生活污水处理站的应用实例,经过两年的实际运行表明,该工艺应用于中、小型生活污水处理站技术、经济合理,易于管理操作,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0.
Fertilizers contribute greatly to high yields but also result in environmental non-point contamination, including the emission of greenhouse gas(N2O) and eutrophication of water bodies. How to solve this problem has become a serious challenge, especially for China as its high ecological pressure. Controlled-release fertilizer(CRF) has been developed to minimize the contamination while keeping high yield and has become a green fertilizer for agriculture. Several CRFs made with special coating technology were used for testing the fertilizer effects in yield and environment through pot experiment and field trial. The result indicated that the CRFs had higher N use efficiency, thus reducing N loss through leaching and volatilization while keeping higher yields. Comparing with imported standard CRFs,the test on CRFs showed similar fertilizer effect but with much lower cost. CRFs application is becoming a new approach for minimizing non-point contamination in agricult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