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9篇
安全科学   8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3篇
综合类   36篇
基础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7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砂页岩赤红壤磷肥活化效果及其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不同活化剂处理不同性质的磷肥,并对其在砂页岩赤红壤中的生物效应及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砂页岩赤红壤上,施用供试的儿种经活化剂处理的磷肥均能显著提高蔬菜生物量。砂页岩赤红壤中的铁、锰质量分数与磷素的有效性有密切的关系,且在还原条件下,土壤铁、锰对磷的固定作用更大;硅、钙可促进土壤中磷的释放。供试活化剂不仅可促进难溶磷的释放,还可控制水溶性磷的释放,使土壤供磷性能平稳;有机活化剂的用量,用于难溶性磷促释时其质量分数为3%,用于水溶性磷控释时其质量分数约为14%。在土壤-植物体系中,活化剂对磷的促释和控释机理是它通过对土壤铁、锰、铝质量分数的调节而实现对磷的活化。  相似文献   
52.
优质页岩陶粒滤料的制备与基本性能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天然页岩为原料,分别采用破碎法和成球法制成滤料生料,经焙烧,膨胀,制备了陶粒滤料.对这2种方法制备的陶粒滤料的孔隙率、孔径和酸碱可溶率等指标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2种方法均可制备出性能优异的陶粒滤料.陶粒滤料的制备方法对其性能影响不大,而焙烧程序对陶粒滤料的性能有较大影响.实际生产时,可根据页岩特性、生产成本等确定陶粒滤料的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53.
页岩陶粒对水体中磷的吸附作用及动力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页岩陶粒对水溶液中磷的等温吸附特征,考察了溶液磷初始浓度、吸附剂粒径和温度对吸附作用的影响,利用一级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对页岩陶粒吸附除磷动力学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页岩陶粒对磷的等温吸附特征符合Langmuir方程,最大磷吸附量为131.58 mg/kg.溶液磷初始浓度越大,温度越高,页岩陶粒对磷的吸附量越大.随着吸附剂粒径的减小,一级动力学速率常数增大,吸附平衡时间缩短.尽管一级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都能反映不同条件下页岩陶粒的吸附除磷动力学过程,但相比较而言,准二级动力学对该过程的描述更为准确,由该模型估算出页岩陶粒对磷的平衡吸附量qe,其误差基本小于13.00%.  相似文献   
54.
以中国南方著名的滇中和会理盆地砂页岩铜矿床宏观地质特征和硫同位素分析数据为基础,系统地研究了我国南方砂页岩铜矿床硫同位素组成特征。首次用筛分模式、分馏效应对硫同位素总体进行评分,结果表明硫主要有三个来源:有机质分解或还原流酸盐,占11.3%;地下水,占42.5%;热卤水,占46.2%。本研究为该类型矿床的成因、成矿地球化学环境及指导区域找矿勘探等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5.
阐述了以挤出成型的方法综合利用煤矸石、粉煤灰和风化页岩生产烧结多孔砖的工艺过程.通过试验,对成型工艺、半成品的干燥过程,烧结阶段升温速度及烧成温度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并确定了最佳的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56.
各时期初生上地壳平均化学成分是根据化学分析、地质图、地层剖面和同位素年龄估算的。太古宙上地壳的深成若/表壳若比值较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2.5Ga前的一种不同模式的地壳形成作用。后太古宙绿岩序列的长英质火山岩和杂砂岩增加,太古宙一元古宙(Ar/Pt)界线处科马提岩的含量几乎降到零,而显生宙的安山岩含量增加。与古太古代相比,新太古代及后太古宙的上地壳亏损Mg、Cr、Ni及Co,且后太古宙上地壳富集LILE(大离子亲石元素.K、Rb、Ba、Th、U)、HFSE(高场强元素,Ti、P、Zr、Hf、Nb、Ta、Y)及HREE。不同时代的上地壳均具负Eu异常.只是太古宙上地壳较弱。克拉通页岩表现出象上地壳一样的成分变化,但有如下重要例外:在Ar/Pt界线,只有页岩显示Fe、V、Sc减少和Na、Ca、Sr增加,也只有上地壳才显示HRME和Y的显著增加。太古宙上地壳和页岩都具负Eu异常.但它们没有后太古宙上地壳的负Eu异常强烈;而页岩的资料还略微显示出太古宙以后形成的上地壳之Eu异常逐渐增加。在Ar/Pt界线,上地壳和页岩的Cr/Th、Ni/Co、Co/Th比值都减小;Th/U比值只在页岩中增加,在上地壳却没有增加。太古宙页岩缺乏HREE亏损,Fe、V、Sc含量高,表明这些页岩的物源区与现今出露的太古宙上地壳并不相似。现已剥  相似文献   
57.
宋照亮 《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34(11):21-25,170
岩石风化释Si的机制和潜力是Si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的重要问题。在湖南安化、洞口、桃江和望城等地采集了下寒武统黑色页岩样品,并选取了麻田(MT)、桃花江(TH)和廖家坪(LJ)等3条风化剖面,运用R型聚类分析和质量平衡计算等方法,研究了黑色页岩风化释Si的机制与潜力。结果表明,湖南下寒武统黑色页岩SiO2含量平均63.4%,略高于上陆壳(62.6%)。MT剖面中Si的释放、淀积行为与磷酸盐矿物和含铁矿物(或铁氢氧化物等)的溶解、沉淀有关,LJ剖面Si的释放、淀积行为与含K硅酸盐矿物和有机质的溶解、沉淀有关。TH剖面Si表现出的强淋溶行为,则与上述组分的关系不显著。湖南地区每风化1 kg下寒武统黑色页岩至少可释放12 g-252 g活动态Si,风化释Si的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58.
59.
运用露头层序地层原理和方法,以古生物、红层和碎屑锆石U-Pb年龄资料为基础,研究江南断裂带周边地区志留系层序地层特征、富有机质页岩的产出特征及页岩气勘探前景。研究表明:江南断裂带以北高家边组具有形成页岩气藏的优越条件,可作为页岩气勘探的有利目的层系;江南断裂带周边地区高家边组和坟头组(江南断裂带以南称霞乡组、河沥溪组和康山组)仍归于下志留统,茅山组(江南断裂带以南称唐家坞组)归于上志留统,缺失中志留统;富有机质页岩主要发育于SSQ1三级层序中低水位体系域(lowstand systems tract,LST)、海侵体系域(transfressive systems tract,TST)和SSQ4三级层序中的凝缩段(CS)。  相似文献   
60.
湖南安化下寒武统黑色页岩土壤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研究对湖南安化县东坪、烟溪两地发育于下寒武统黑色页岩上的6个土壤剖面进行系统采样,并利用ICP\|MS等分析技术对土壤和相应岩石样品的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包括重金属和稀土元素)含量进行了分析.主量元素A-CN-K(Al2O3-CaO+Na2O-K2O)图解显示,黑色页岩土壤的形成是黑色页岩化学风化的结果,经历了早期的Ca、Na淋失和后期的Al、Fe富集过程后,土壤具有贫Ca、Na而富Al、Fe的化学组成特征.多因子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成土过程中,微量元素可分为稳定元素(Ti、Zr、Nb、Hf、Ta、W等)、次稳定元素(Be、Sc、Ga、Ge、Rb、Cs、Pb、Th、Ba等)、活动性较强的元素(REE、Y、P、Sn等)和强活动性元素(Mn、Co、Ni、Zn、Cd、Tl、V、Mo、Sb、U等).富集因子重金属污染评价显示,V、U仅在烟溪土壤剖面达到显著污染程度,Sn、Ba在东坪土壤剖面达到显著污染.Mo、Cd、Sb等重金属则在东坪和烟溪土壤均达到显著污染程度,其中,Cd在东坪可达到高度污染水平,而Mo在烟溪可达到极度污染水平.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示踪分析显示,黑色页岩土壤没有受到外来物源的干扰,土壤重金属污染为来自黑色页岩的自然污染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