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4篇
  免费   173篇
  国内免费   157篇
安全科学   933篇
废物处理   34篇
环保管理   119篇
综合类   629篇
基础理论   40篇
污染及防治   89篇
评价与监测   30篇
社会与环境   52篇
灾害及防治   88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76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155篇
  2013年   111篇
  2012年   114篇
  2011年   118篇
  2010年   95篇
  2009年   112篇
  2008年   104篇
  2007年   114篇
  2006年   99篇
  2005年   103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81.
杨春丽 《安全》2020,(2):48-54
N2和CO2是常用的惰性抑爆气体,为研究两种气体的抑爆特性,采用20L球形爆炸试验装置,分析了不同浓度配比条件下N2/CH4/空气以及CO2/CH4/空气混合气体的爆炸压力,同时采集爆炸后的气体样品,对比分析爆炸后残留气体的主要成分。结果显示:随CH4浓度从5%增加至12.5%时,完全抑制CH4爆炸需要的惰性气体最小量先增大后降低,CH4浓度在6.5%~7.5%之间时,抑爆需要的惰性气体的量最大;在同一CH4浓度条件下,抑爆需要N2的量大于CO2,并且CH4浓度在5%~6.5%时,抑爆需要两种惰性气体的量值差别最大;当CH4浓度一定时,随着加入惰性气体量的增大,爆炸最大超压逐渐降低,惰性气体浓度和爆炸超压之间基本呈线性关系;在同样条件下,相对于N2,CO2为抑爆气体时,爆炸后腔体内残留的CH4浓度较高。研究成果为惰性气体抑爆技术提供技术支撑,同时为揭示惰性气体抑爆机理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82.
为了探究采动条件下采场上覆岩层的变形-开裂-运动过程,利用自主开发的适于准静力计算的拉格朗日元与离散元耦合的连续-非连续方法,针对常村煤矿S6-7工作面开展研究.结果表明,1)随工作面推进距离增加,首先,直接顶出现裂缝;然后,采场上覆岩层发生一定程度的弯曲变形、下沉和离层;之后,直接顶垮落,其上岩层破断,并发生明显的弯曲变形、下沉和离层,采空区局部闭合.此后,上述过程循环往复.2)将工作面煤壁前方和开切眼后方上覆岩层最大主应力大于0的最大范围定义为采动影响范围,通过分析悬露岩层长度和弯矩的变化解释了上述两部分采动影响范围的演化规律.3)通过分析工作面煤壁前方煤层支承压力峰值的变化解释了该部分煤层破碎区尺寸的演化规律.  相似文献   
83.
依据袋式除尘器的捕集机理,定性分析了静电力对增强电—袋复合除尘器捕集亚微米微细粒子能力以及降低袋式除尘器压力损失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电—袋复合除尘器过滤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4.
丁志松 《安全》2012,33(4):19-20,22
本文以“心理健康调查问卷”,对油田部分单位不同层级的安全管理人员开展心理健康调查,以期提升对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心理健康现状的把握程度,为科学开展安全管理人员心理健康调查与研究工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5.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校毕业生人数的增加,毕业生就业的问题日益严峻。面对这一问题,让人们更加广泛关注和重视创业观的教育。大学生个人实行创业这一途径引起了社会大范围的关注。但面对教育的发展,我们仍然有许多的不足。本文对大学生创业观的教育中的难点进行了较为深刻的分析以及对难点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86.
山区压力管道弯多路险,施工难度大,以及管沟开挖不准确等原因造成小直径压力管道弯头组对困难.针对这个问题提出弯头角度的快速近似计算方法,以提高组对效率及组对质量.  相似文献   
87.
压力管道的全面检验中,弯头的外侧是测厚的重点部位,特别是压缩机、泵、容器和其他设备的出口管道的弯头,由于承受气体介质较大的冲刷力(特别是带颗粒状固体的气体介质),在测厚检查中更值得重视。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发现弯头的外侧减薄严重.而压力管道管件在制造中没有监检,在安装中质检人员又基本上不对其厚度偏差进行检测,所以很难说清楚这些减薄。是制造缺陷还是使用中冲蚀造成的。对在役的压力管道在全面检验中,如果出现这种情况,需要怎样定级呢?  相似文献   
88.
"唉…"又是一声长叹.在办公室里总是会听到这样的叹息声,是工作压力越来越大,烦心事越来越多,还是人的一种本能反应?人们为什么要叹气?叹气真的会让人内心的烦躁与焦虑有所缓解吗?  相似文献   
89.
为了定量评估注水过程中注水压力能否导致盖层破坏风险发生,运用FLAC3D软件建立储盖层模型,根据不同注水压力下盖层的破坏情况确定极限注水压力值的大小。考虑到注水井地层环境的不确定性,提出基于蒙特卡洛模拟的方法,计算油田现场注水压力超过极限注水压力的概率大小,从而确定发生盖层破坏风险的概率  相似文献   
90.
采用20L球形爆炸测试装置,对比研究了30μm、800 nm、100 nm的微纳米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粉尘的爆炸特性,得出纳米粉尘相比微米粉尘具有爆炸升压速率大、爆炸持续时间短的特性;在密闭容器内,100 nm和800 nm粉尘颗粒的最佳爆炸浓度为250 g/m~3,最大爆炸压力P_(max)分别0.821 MPa和0.865 MPa,爆炸指数K_(st)分别为27.3 MPa·m/s和25.8 MPa·m/s;30μm粉尘颗粒最佳爆炸浓度为750 g/m~3,最大爆炸压力0.708 MPa,爆炸指数K_(st)为10 MPa·m/s~1,总体上纳米粉尘的爆炸危害远大于微米粉尘,但由于粒径减小团聚效果增大,100 nm粉尘只在低浓度下(250 g/m~3)的爆炸威力高于800 nm粒径,当浓度增大,团聚严重,其爆炸威力却低于800 nm粒径,所以对有机纳米粉尘并非粒径越小,爆炸威力越大,而更应关注纳米粉尘在低浓度下的爆炸危害,研究结论可为加工、储存有机纳米材料的安全防护与安全设计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