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安全科学   23篇
环保管理   5篇
综合类   33篇
基础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 毫秒
51.
丁辉 《安全》2019,40(4):1-4,6
为了更好地管理风险,从安全风险角度,对风险、风险源、危险源等术语的关系进行探讨,并阐述风险源和风险产生原因对风险辨识和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危险源辨识对安全风险管控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安全风险管理问题。研究得出:危险源是安全风险源;安全风险管理要注重开展全面的风险辨识,加强安全风险源的治理,对突发事件产生原因进行管控,进而实施有效的安全风险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52.
饮用水水源地环境质量遥感监测评价与应用示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延娟  王桥  吴迪 《环境保护》2016,(21):36-41
我国饮用水环境安全形势严峻,保障饮用水安全已经成为今后一个时期环保工作的重中之重。卫星遥感能够对水源地大范围区域内的环境状况进行快速、客观的监测,从而全面了解水源地及周边的水生态安全、风险源存在及变化情况,可有效补充传统的地面采样点环境监测方法的不足,提升水源地环境管理的综合监管水平。本文梳理了我国饮用水水源地环境质量遥感监测指标体系,提出了包含水域指标、陆域指标、监管指标的3个一级指标和13个二级指标的水环境质量评价体系,并通过案例开展了应用示范。  相似文献   
53.
我国地下水环境风险源点多面广,但风险源周边地下水监测水平较低,尤其是在单个监测点指标异常时,监测数据异常值的来源及风险源造成污染概率的判定方面存在较大不足.为了解决此类问题,提出了基于贝叶斯模型的地下水风险源污染概率估计方法,并以石家庄市某工业集聚区下游一个农灌井中Cr6+含量和CHCl3含量异常事件为研究案例,计算了指标异常来源于工业集聚区内8个风险源的污染概率.结果表明:①通过结合风险源的建成时间、废水排放量等软数据及对流弥散方程,优化先验概率、似然度以及后验概率求解方法,提出了基于贝叶斯模型的地下水风险源污染概率估计方法.②该工业集聚区下游农灌井中Cr6+含量和CHCl3含量异常事件的案例应用结果显示,Cr6+含量异常来源于S6风险源的后验概率为76.2%,即Cr6+含量异常最有可能由某无机盐制造业污染源造成;CHCl3含量异常来源于S1和S3风险源的后验概率分别为32.7%和23.6%,监测点CHCl3含量异常最有可能由一个或两个化学农药制造业污染源造成.研究显示,建立的地下水风险源污染概率估计方法初步解决了监测数据不足时指标异常的来源识别问题,可用于未开展详细调查前地下水污染来源的快速锁定,也可使后期的地下水污染调查更具有针对性,对地下水污染风险防控具有重要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54.
跨界地区环境风险识别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中国界河流域的重特大恶性事故频繁发生等复杂问题,以中国跨界河流污染源为研究对象,针对可能造成的跨界风险的重大污染源进行风险识别,建立跨界风险源识别指标体系进行综合评判打分并在典型界河流域和脆弱水环境控制单元进行应用示范。初步建立相应的跨界河流水环境风险识别技术方法体系,为中国界河流域水环境保护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5.
基于自然灾害的北京幅综合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丽芬  许学工  卢亚灵  颜磊  马禄义 《生态环境》2010,19(11):2607-2612
经过20多年的发展,风险源评价从单一风险源扩展到多风险源,风险受体从单一受体发展到多受体,评价尺度也从种群、生态系统扩展到区域和景观水平。但总体说来,对多风险源、多过程的多个生态系统层次的风险评价尚不成熟。运用数字高程模型、干燥度分布图、植被指数、人口密度以及8种自然灾害风险源频率分布图、土地利用图、植被类型图、陆地生态系统生态资产分布图等数据,基于ArcGIS 9.2平台,综合考虑生态的脆弱性,风险源的发生频率,受体的暴露水平、危害程度等,对多风险源、多个生态系统综合的北京幅生态风险进行评价。旨在对区域综合生态风险评价方法进行探讨。评价结果显示:(1)高风险区主要为本区环渤海湾沿岸,包括天津市,河北唐山、沧州,山东滨州、东营、潍坊等沿海地带;以及本图幅西部、北部的太行山地,包括河北省、北京市及图幅西部的山西、河南部分地区;(2)较低生态风险区所占比例较高,达42.55%,可见降低生态风险有很大的潜力;(3)高强度的人类开发,尤其是在滨海地区围海造陆,将会导致沿海地区生态风险更高。  相似文献   
56.
环境风险源及其分类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环境风险源的分类是进行环境风险源识别和监管的基础.已有的以人的安全为主要关注对象的重大危险源管理,对事故的潜在环境危害考虑欠缺,无法体现事故可能产生的环境风险影响.阐明环境风险源的基本概念,比较环境风险源与危险源的区别,针对环境风险源的特点,从环境受体、危害物质状态和风险传播方式3个方面提出了环境风险源的分类方法.实际应用中,环境风险源的分类需综合考虑当地环境管理需求、环境受体状况、主要危害物质类别等,选择合适的分类方法.  相似文献   
57.
饮用水安全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加强饮用水安全管理是关乎民生的重要任务。本文简述了呼和浩特市黄河蒲滩拐水源地的风险源调查情况,并分别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区域水环境质量现状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风险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58.
以陕北矿区腹地的窟野河为研究对象,采集59处沉积物样品,测定Zn、Cr、Ni、Cu、Pb、As、Cd和Hg共8种沉积物重金属含量.运用正定矩阵分解法(PMF)定量解析重金属的来源,并对各个污染源的生态风险贡献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沉积物中8种重金属含量均超过陕西省土壤背景值,其中Hg的平均值为背景值的3.42倍,且总浓度高值样点主要位于中上游的工业园区周边.(2)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为26.15~483.70,Hg的贡献最大(主要为煤炭开采源),部分样点高达75%,其次是Cd(交通源);研究区28.8%样点属于较重生态风险.(3)PMF源解析表明研究区沉积物重金属主要来自于工业源、交通源、农业污染源和煤炭开采源.(4)PMF-RI风险源解析结果表明,煤炭开采源(48.79%)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最大,其次是交通源(34.41%)和工业源(12.70%),农业污染源的贡献率最低(4.10%).PMF-RI模型在PMF解析的污染源贡献浓度基础上,还综合考虑了污染物的毒性系数等因素,使解析结果更加合理.建议对矿区河流沉积物重金属开展生态风险源定量评估研究,并及时采取适当的风险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59.
饮用水源地突发事故环境风险分级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从源头降低饮用水源地环境风险,建立了用于识别环境风险源、划分饮用水源地环境风险级别的方法体系.本研究采用数学模型量化突发事故潜在影响及环境风险水平,应用层次分析法和指标体系法确定分级指标及风险因子.方法基于风险化学品数量与理化性质分析了环境风险源源强特征,研究了针对不同受体的环境风险表征方式,利用分级阈值体现饮用水源地突发事故环境风险水平,形成包含"环境风险源初步筛选"、"风险评估"和"风险分级"三步的分级方法.最后,依据本方法评估了南京某化工园区饮用水源地突发事故环境风险,筛选分级结果表明,通过模型评估可表征饮用水源地突发事故环境风险水平,同时实现风险分级,应用例中水源地突发事故环境污染风险值为6128.3,根据分级矩阵可知该饮用水源地为一级突发事故环境风险饮用水源地.  相似文献   
60.
代宝乾 《安全》2021,42(5):前插1,1-8
为解决城市安全风险评估研究中事故、风险源与风险的关系,本文讨论简单风险、复合风险的概念,从事故和风险源之间的事故时间链角度分析风险源与事故的内在关联性,阐述"违法、隐患、风险"的关系.建立包括风险源能量、初始触发因素、外界目标的风险源三角形模型,并分析风险源—事故耦合关系.研究表明:风险源和事故由风险联系起来,风险的大小由违法、隐患和固有风险决定.根据风险评估结果,提出简单风险与重特大责任事故责任预警、自然灾害与事故灾难结合预警、重特大责任事故预警、复合风险预警、大数据预警的5大预警模式,为风险预警决策提供技术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