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7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110篇
安全科学   20篇
废物处理   22篇
环保管理   37篇
综合类   298篇
基础理论   11篇
污染及防治   99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餐厨垃圾与污泥联合两步厌氧发酵产酸阶段条件优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为接种物,以餐厨垃圾为发酵底物进行两步厌氧发酵产气试验,考察了产酸阶段初始pH值、温度及发酵物的预处理方法对两步发酵产气的影响.结果表明,产酸阶段的初始pH值以5.0最佳,气体的累计产气量最大,为13.69 mL·g-1TVS,产酸阶段的温度以65℃最佳,产气的累计产气量最大,为74.35 mL·g...  相似文献   
92.
采用连续搅拌釜式反应器(CSTR)成功启动了餐厨垃圾与剩余污泥混合发酵平行系统,重点探究了不同污泥停留时间(SRT)缩减幅度对于餐厨垃圾和剩余污泥混合发酵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较大幅度地缩减SRT( 8. 3 d)提升反应器运行负荷,不利于反应器的稳定运行;随着反应器运行负荷的增加,SRT缩减幅度应逐渐降低(5~0. 9 d),能够取得餐厨垃圾和剩余污泥混合发酵系统的高负荷稳定运行.经过282 d的运行,CSTR混合发酵系统能够在SRT为9. 1 d,进料负荷(以COD计)为(12. 9±1. 5) g·(L·d)~(-1)的条件下稳定运行,相应的甲烷产量为3. 94~4. 25 L·(L·d)~(-1),甲烷产率(以COD计)为288~302 m L·g-1,p H和挥发性脂肪酸(VFA,以COD计)分别稳定在7. 80~7. 83和0. 32~0. 39 g·L-1.此外,还探究了高负荷条件下餐厨垃圾和剩余污泥混合发酵污泥特性,结果表明,餐厨垃圾和剩余污泥混合发酵系统甲烷转化途径以乙酸转化途径为主,具有较高的乙酸、丙酸、丁酸和戊酸的产甲烷活性和辅酶F420的质量摩尔浓度.  相似文献   
93.
以除油后的实际餐厨废水为原料,在高温(50±1)℃条件下利用浸没式纤维膜生物反应器(AnMBR)进行连续厌氧消化试验,以水力停留时间(HRT)20d启动,HRT 15d运行,直到发生膜污染,试验共进行了50d.研究了反应器启动和运行期间的发酵特性和膜过滤性能.研究表明,反应器30d完成了启动,在HRT 15d条件下,甲烷产量达到578L/kgVSin,COD和挥发性固体(VS)去除率均达到94%以上,膜出水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浓度为(103±77) mg/L,其中乙酸浓度为(98±28) mg/L.系统pH 8.26,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膜通量设定为9L/(m2·h),运行30d后发生了明显的膜污染,伴随着反应器内挥发性悬浮固体(VSS)浓度由8.1g/L逐渐增加到18/L.在处理高浓度餐厨废水时,AnMBR可以短时间启动且在8.5kgCOD/(m3·d)的高负荷条件下稳定运行,反应器中污泥浓度和溶解性微生物产物的增加导致膜过滤性能下降是导致膜污染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4.
随着国家垃圾分类政策及制度逐渐完善,生活垃圾焚烧厂原物料中餐厨垃圾部分亟需配套处理设施。某县级市建设的垃圾综合处理发电项目,集生活垃圾焚烧、污泥干化、餐厨垃圾和粪便处理为一体,工艺系统联通,实现多种垃圾的协同处置。其中餐厨垃圾以“固液分离+油水分离”为核心的工艺路线,经处理后实现固、液、油分离,固相废弃物输送至焚烧系统进行协同焚烧处理;液相废弃物油脂分离后,初级油脂作为生物柴油原料外销;废水输送至渗沥液处理系统协同处理。相较于独立设厂,建设造价及运营成本明显降低,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共赢。  相似文献   
95.
为实现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通过实验探究了湖州市餐厨垃圾的产气性能,采用生命周期评价(LCA)方法分析了湖州市餐厨垃圾产沼气发电和火力发电的环境影响。结果表明:餐厨垃圾具有良好的产气性能,产气量为0.92 L/天;添加适当比例的污泥可促进产气,当餐厨垃圾与污泥比为9∶1时,体系产气高峰期可提前3~4天;与火力发电相比,沼气发电具有更高的环境影响潜力值;环境影响潜值由高到低依次为酸化(AP)、全球变暖(GWP)、人体健康(HTP)、富营养化(EP),酸化的环境减排能力比火力发电高93.26%。  相似文献   
96.
矿物材料对餐厨垃圾厌氧消化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在试验的基础上研究了3种矿物材料膨润土、斜发沸石、粉煤灰对富含钠离子的餐厨垃圾厌氧消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发酵温度为35℃、底物固含量(TS)为10%、添加物用量为1%(质量分数,以消化底物计)时,膨润土、沸石粉、粉煤灰对含盐餐厨垃圾的厌氧发酵消化液中的钠离子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吸附率分别为13.75%、10.11%、7.99%.在未使用无机矿物的情况下,当钠离子浓度为3000~4000mg·L-1时,含盐餐厨垃圾的的厌氧消化过程受到Na 离子的明显抑制.从产气量分析,3种矿物材料均能明显促进餐厨垃圾的厌氧消化过程,与空白对照试组相比,膨润土、斜发沸石、粉煤灰分别使产气量提高了131%、82%和45%.三者对甲烷气产量的促进影响强弱顺序是,膨润土>斜发沸石>粉煤灰.初步讨论了这3种矿物材料提高餐厨垃圾厌氧消化甲烷产量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97.
湿热处理参数对餐厨垃圾脱水和脱油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改善餐厨垃圾脱水和脱油性能,提高处理效果,对餐厨垃圾湿热工艺中的温度和加热时间等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2因素5水平的完全试验,分析了湿热处理产物的比阻、脱水率和可浮油含量等指标的变化规律,构建了餐厨垃圾固相脂质浸出反应动力学模型,研究了湿热处理参数对餐厨垃圾脱水和脱油性能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湿热处理初期,垃圾脱水率下降,加热40min后,脱水率开始上升,且温度越高,上升越快,180℃加热100min达最高;随着温度的升高和加热时间的延长,餐厨垃圾脱油性能呈上升趋势,温度越高,上升趋势越明显;当温度达到1  相似文献   
98.
随着我国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餐厨垃圾的产生量持续增长,其安全回收和处置日益引起公众和社会的关注。以上海市为例,分析了上海城市餐厨垃圾产生以及回收处置的现状,探讨了城市餐厨垃圾处置闭路循环体系的建立,为国内其他城市餐厨垃圾的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
周静萍 《环境与开发》1998,13(3):24-25,27
通过对废油进行碱洗,水洗,酸洗,碱中和,水洗,脱水,白土吸附过滤等,使油回收再利用,消除油对环境的污染,产生了一定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00.
机车废润滑油再生新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提出了一条废油再生的新工艺。采用乙醇胺做凝聚剂,配合离心分离和减压蒸馏技术处理废润滑油,即凝聚脱沥青-离心油渣分离-蒸馏脱水,轻油-白土吸附。其特点是减少了废气,废渣环境污染,提高了油的回收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