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6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105篇
安全科学   13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59篇
综合类   323篇
基础理论   178篇
污染及防治   26篇
评价与监测   23篇
社会与环境   21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41.
冬季不同生境下菹草的水质净化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室外通过人工构建静态模拟生态系统,研究冬季不同底质、水深、水质条件下,菹草对水体营养盐的吸收净化效果。结果表明,在不同水深或水质污染程度的相应组实验中,添加土壤改良剂的各组实验的TN、TP、NO3--N、高锰酸盐指数去除率均高于相应的未添加组,而NH4+-N去除情况相反;添加土壤改良剂有助于菹草对水体营养盐的综合去除,菹草在水深较深且营养盐负荷较高的水体中对营养盐的去除效果更好;水深35cm比水深25cm更适宜菹草的生长;菹草在实验设计的水质条件下能正常生长和对水质进行高效净化,适合在冬季运用于一般河道的水体修复。  相似文献   
642.
网络版摘要     
白洋淀夏季叶绿素a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研究 白洋淀 草型湖泊 叶绿素a 环境因子 相关性 采用回归统计方法分析白洋淀水产养殖区水质监测数据,研究白洋淀浅水草型湖泊夏季水体叶绿素a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建立相应的回归方程。研究表明,白洋淀浅水草型湖泊水体叶绿素a含量与水温、pH、DO、COD、高锰酸盐指数呈显著正相关;叶绿素a与NH4^+-N、NO3^-/-N呈负相关,与NO2/-N无明显相关,与TN无显著正相关;而叶绿素a与TP呈一定的正相关,白洋淀浅水草型湖泊可能是磷限制性湖泊。  相似文献   
643.
通过对秦皇岛草面、沥青表面、水泥表面和裸露地表4种表面温度观测的数据,分析了不同地表表面温度在夏季不同天气条件下温度的变化规律与差异,阐述了草地在城市气候环境调节中的作用。统计结果表明,夏季各表面温度从高到低的次序为:沥青、水泥、裸土和草面温度。在不同的地表面中,夜间基本均以草面温度最低。各表面的最低温度出现在日出前,各表面的平均最高温度出现在12~14时之间。在夏季晴朗的白天,中午各表面温度达到一日中的最高。草面的温度远低于沥青和水泥表面的温度,白天平均温度差异达到10.0℃左右。  相似文献   
644.
2005年5,8,10月份对黄河三角洲无棣岔尖、东营市五号桩、小清河口米草分布区与土著植物芦苇分布区的昆虫作了调查,并辅以2003年同期调查资料,结果表明:米草分布区共鉴定出昆虫9种,芦苇分布区鉴定出49种,是米草分布区昆虫种数的5.4倍,米草分布区昆虫种数明显少于芦苇分布区,且优势类群存在很大差异,米草入侵对昆虫的结构、组成与多样性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645.
高寒草甸藏嵩草种群繁殖对策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对高寒草甸藏嵩草(Kobresia tibetica)种群的繁殖对策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藏嵩草属寒冷中生密丛短根茎地下芽植物,在高寒生境中采用了以营养繁殖为主,有性繁殖为辅的繁殖策略,具体体现在以几个方面:藏嵩草种子产量nA=200.1m^-2,但种子萌发率较低,室内和野外萌发率分别仅有4%和2%,经氢氧化钠溶液和赤霉素溶液处理后的种子萌发率分别为1%和6.7%,而剥去种皮后种子萌发率达47.3%,所以种皮坚硬是造成种子萌发率低的主要原因;进入种子库、保留至返青期且具有活性的种子仅占种子总数的31.49%,单位面积上理论实生苗数仅为1.26m^-2,与此相反,藏嵩草营养繁殖所形成的新个体数为101.32m^2,,远远多于种子萌发所形成的实生苗数,此外,藏嵩草营养繁殖效力也远高于有性繁殖效4力。营养繁殖效力占总数繁殖效力的83.46%(167)。表1参7  相似文献   
646.
通过高钙离子浓度、高pH值方法结合PEG处理诱导红豆草羟脯氨酸抗性系和苜蓿根癌农杆菌转化系原生质体融合,融合机制表现为两种形式,第一种为相连膜在中间部位形成一个大的小泡,第二种为随相连膜的解体产生很多较少的泡状结构,融合过程中形成的小泡直接来自凝集膜,而不是亚显微小泡相互融包的产物,温度明显影响原生质体融合的频率和速度,甘油和二甲基亚砜可以防止膜破裂,从而促进原生质体融合,培养20d以后,在选择培养基得到含10-20个细胞的细胞团。  相似文献   
647.
利用紫露草微核技术监测滇池水质污染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蒸馏水和自来水处理作阴性对照,以不同浓度的NaN3,HgCl2处理作阳性对照,用紫露同核监测法对滇池11个样点的水样进行了监测评价;结果表明:滇池11个样点的水样均使使紫露草四分体微核率增加;紫露草微核监测与化学监测结果是基本一致的;将11个样点的水质污染分为三种程度,重污染,中污染和轻污染。  相似文献   
648.
生态工程在城市再生水回用及深度处理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存在侧重水质净化而缺乏系统思考的问题。为提升生态工程系统性,以邯郸市园博园清渠如许景点为案例,将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融入设计:因地就势构建“山”,消纳场地弃渣并形成竖向落差;引入再生水缓解园区“水”资源不足;结合景观构建“田”与“湖”,发挥水质净化、水资源回用功能;利用植物构建“林”与“草”,发挥土壤保持功能;山水林田湖草相互融合形成多层次景观,实现景观服务、科研教育功能。水质监测结果及景点展示效果表明,出水水质达到设计目标、水质净化功能较理想,土壤保持、景观服务、科研教育功能在展览中有效呈现。实践证明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在生态工程设计中应用的可行性,为工程设计提供新思路及方向。  相似文献   
649.
“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全面提升自然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服务功能”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创新成果,为开展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工作提供了重要指引和根本遵循。2019年以来,江苏省开展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省级试点工程共5类59个工程项目。在总结了试点地区工作经验做法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生态保护修复和绿色发展协同理念认识不足、生态修复保护整体性和系统性不够、生态修复经验总结及全周期管理有待加强、打破界限的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亟需完善等问题及难点,提出了相应的工作政策建议,以期打造全国生态保护修复的江苏样板。  相似文献   
650.
利用SWAT模型对北运河上游流域进行模拟分析,评估了 4类10项24种山水林田湖草生态治理措施对氮负荷的削减效果及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措施效果.结果表明,径流率定及验证纳什系数(NSE)>0.50,相对误差(PBIAS)≤±40%,泥沙量、氮负荷总体PBIAS≤±40%,SWAT模型对径流、泥沙、总氮的模拟值与实测值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