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3篇
安全科学   8篇
废物处理   38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75篇
基础理论   14篇
污染及防治   14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41.
142.
143.
多核聚合形态Al30混凝控制水中腐殖酸与残留铝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制备了优势形态为Al30的聚合铝PAC-Al30,与优势形态为Al13的常用聚合铝PAC-Al13及AlCl3作对比实验,考察了不同铝系混凝剂强化混凝控制水中腐殖酸(Humic Acid,HA)和残留铝的差异.结果表明,PAC-Al30具有足够的稳定性,与PAC-Al13和AlCl3相比,PAC-Al30可以更好地控制出水腐殖酸和残留铝浓度,且以碱化度B为2.4的PAC-Al30效果最好.PAC-Al30和PAC-Al13比AlCl3有更宽的有效投量范围,可以提高实际应用中的稳定性.Ca2 和高岭土的存在均有利于PAC-Al30混凝去除HA.低温对PAC-Al30混凝去除HA有不利影响.研究表明,Al30是一种可用于控制水中腐殖酸和残留铝的新型混凝/絮凝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144.
茂名盆地蕴藏着大量的涂布级高岭土,能广泛应用于国民生产的各个领域,但目前的采选过程引起的水土流失对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通过分析采选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对茂名盆地生态环境的破坏,为茂名地区高岭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45.
高岭土控制污泥膨胀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活性污泥膨胀一直是困扰人们的难题。本实验以人工合成污水为底物,利用间歇式反应器(SBR)通过投加高岭土来研究污泥膨胀的控制情况。同时分析活性污泥中的丝状菌形态。结果表明,投加高岭土来控制污泥膨胀效果非常显著,对出水水质影响甚微。  相似文献   
146.
蒙脱土、高岭土和针铁矿对DNA吸附与解吸特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平衡法研究了蒙脱土、高岭土和针铁矿在不同pH值和不同电解质溶液下的DNA吸附解吸特征.结果表明,在4种电解质体系中,尤其在溶液pH值>5.0时,3种矿物在吸附过DNA后,pH有不同程度上升,但CaCl2电解质体系中含针铁矿溶液的pH开始下降.针铁矿对DNA的吸附率大约为75%~91%,高岭土对DNA的吸附率从pH为3.5时的90%开始下降,至pH 6.0~7.0时的下降至大约18%~50%.在一价电解质体系,当溶液pH值为2.2~5.0时蒙脱土对DNA的吸附率大约为90%开始下降至25%~40%,但在二价电解质体系蒙脱土对DNA的吸附率大约为92%.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能更好的拟合针铁矿、蒙脱土和高岭土对DNA的吸附.蒙脱土对DNA相对吸附容量在pH 3.5时大于针铁矿,而pH 5.0时小于针铁矿.以NaOAc为解吸剂,针铁矿、蒙脱土和高岭土上吸附DNA在不同pH时解吸率分别为0.1%~0.4%、63.7%~90.2%和29.7%~87.5%.以NaH2PO4为解吸剂时,这些矿物吸附DNA的解吸率分别为69.6%~78.7%、0.8%~7.0%和0.4%~2.2%.这表明针铁矿吸附DNA时键合作用较大,蒙脱土和高岭土静电引力较大,这是DNA在不同电荷类型矿物表面的吸附差异.  相似文献   
147.
The optimized production of a novel bioflocculant M-C11 produced by Klebsiella sp. and its application in sludge dewatering were investigated. The optimal medium carbon source,nitrogen source, metal ion, initial pH and culture temperature for the bioflocculant production were glucose, NaNO3, MgSO4, and pH 7.0 and 25°C, respectively. A compositional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the purified M-C11 consisted of 91.2% sugar, 4.6% protein and 3.9% nucleic acids(m/m). A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um confirmed the presence of carboxyl, hydroxyl,methoxyl and amino groups. The microbial flocculant exhibited excellent pH and thermal stability in a kaolin suspension over a pH range of 4.0 to 8.0 and a temperature range of 20 to 60°C.The optimum bioflocculating activity was observed as 92.37% for 2.56 mL M-C11 and 0.37 g/L CaCl2 dosages using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The sludge resistance in filtration(SRF)decreased from 11.6 × 1012 to 4.7 × 1012m/kg, which indicated that the sludge dewaterability was remarkably enhanced by the bioflocculant conditioning. The sludge dewatering performance conditioned by M-C11 was more efficient than that of inorganic flocculating reagents,such as aluminum sulfate and polymeric aluminum chloride. The bioflocculant has advantages over traditional sludge conditioners due to its lower cost, benign biodegradability and negligible secondary pollution. In addition, the bioflocculant was favorably adapted to the specific sludge pH and salinity.  相似文献   
148.
瑶里镇地处景德镇市东北端,是江西景德镇陶瓷发祥地,古名"窑里"。远在唐代中叶,这里就有生产陶瓷的手工作坊。这里的高岭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瓷用原料产区,是国际黏土矿物学通用术语——"高岭土"的命名地。  相似文献   
149.
Fenton试剂在处理高岭土选矿废水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Fenton试剂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的作用机理,初步探讨了H2O2投加量、硫酸亚铁用量及反应时间对水样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仅H2O2作用时,色度去除率达到98%以上,处理后水样色度小于5;在硫酸亚铁投加量为150mg/L时,氧化后废水的COD质量浓度只有29.62 mg/L;水样甲醛在反应10min时去除率超过99%,反应2 h后无机离子浓度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150.
高岭土高岭土在一定高温煅烧下的产物。为提高高性能混凝土抗渗性,本文将5%、10%、15%的偏高岭土取代等质量水泥掺加到混凝土中,并对通过偏高岭土高性能混凝土的电量进行测量。试验表明,与混凝土试件相比,掺量为5%、10%、15%的偏高岭土混凝土通电量分别减少了22.8%、45.8%和49.5%,氯离子扩散系数分别减少了8.2%、16.6%和17.9%。可见随着偏高岭土掺量的增加,高性能水泥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能力逐渐增加,以掺量为15%的偏高岭土混凝土的抗渗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