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4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259篇
安全科学   38篇
废物处理   13篇
环保管理   12篇
综合类   407篇
基础理论   200篇
污染及防治   117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为提高枯草芽孢杆菌WSHDZ-01合成过氧化氢酶的水平,尝试了不同种类氮源的添加.结果表明,硝酸钠(NaNO3)为适宜氮源,虽然生物量仅1.25 g/L,但过氧化氢酶活力最高可达3 200 U/mL.在添加NaNO,的基础上,研究了添加其它氮源麦芽汁、酵母膏、玉米浆对提高wsHDz.0l生物量的影响,发现适宜浓度的麦芽汁不仅可以提高生物量,并且能够缩短发酵周期.经进一步优化,在3 L发酵罐中,WSHDZ-01生物量提高到6 g/L,过氧化氢酶活力达到11 000 U/mL,与优化前相比,发酵周期缩短了近60%,生产强度提高了3倍.  相似文献   
122.
煤炭生物脱硫正交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取自城门山,杨桃坞,德兴和云南的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的生理活性的研究比较,选取了氧化活性较好的德兴菌种做正交试验.应用正交试验的方法研究了浸出时间,煤浆质量分数,pH值和接种量这4个因素的组合作用对煤炭生物脱硫效果的影响.对试验结果进行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各因素对脱硫效果的影响有很大差异.在所研究因素的水平范围内,浸出时间对煤脱硫效率的影响最为显著,影响率达到74.21%;pH值对煤脱硫效率的影响也很显著,影响率为16.80%;接种量对煤脱硫效率的影响较为显著的,其影响率仅为5.27%;煤浆质量分数对脱硫效率的影响率最低,仅为1.78%.通过对正交试验的实验结果的直接观察,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获得了三个可能的最优方案.其中通过实验结果直接观察得到的最优方案的脱硫率可达63.80%.  相似文献   
123.
氧化亚铁硫杆菌对亚铁离子的氧化及其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9K培养基研究了氧化亚铁硫杆菌氧化Fe^2+过程中,pH和氧化还原电位的变化规律,并对Fe^2+的氧化过程进行动力学分析,确定了其反应级数及反应速率常数。结果表明,(1)在温度为30℃,摇床转速为150r/min的条件下,氧化亚铁硫杆菌的最佳接种量为10.0%;(2)Fe^2+初始质量浓度在11.39~21.72g/L时,随着浓度的增大,Fe^2+达到100%转化率需要的时间增加;(3)氧化亚铁硫杆菌对Fe^2+的氧化可近似看作一级反应,反应速率常数为0.0527~0.0788h。  相似文献   
124.
考察了不同接种时间、矿浆浓度、氮源、催化剂对烧渣脱硫效果的影响,还考察了铁精矿的脱硫情况.得出结论:在单因素下,前3天脱硫速度快,3~6天脱硫速度缓慢;接种菌的培养时间为72 h,矿浆质量浓度80g/L,氮源硫酸铵1g/L,催化剂硝酸银0.02g/L等条件下脱硫效果较好,此时,处理3天后含硫量能从1.07%降至0.40%,脱硫率62.6%;对铁精矿(含铁65.30%)脱硫,处理4天后,含硫量从1.44%降至0.44%,脱硫率达69.4%,铁精矿满足冶炼要求.  相似文献   
125.
氯对紫外线灭活枯草芽孢杆菌的协同作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张永吉  刘文君  张琳 《环境科学》2006,27(2):329-332
以枯草芽孢杆菌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紫外线和氯单独及联合作用时的灭菌效果.结果表明,单独氯消毒时,对枯草芽孢杆菌的灭活效果很低,CT值为300(mg·min)/L时,灭活率仅为0.53个对数级;单独紫外线消毒对枯草芽孢杆菌有较好的灭活效果,紫外线剂量为40mJ/cm2时,对其有3.3个对数级的灭活效果.紫外线和氯联合消毒时,对枯草芽孢杆菌的灭活效果大大增强,当紫外线剂量为40mJ/cm2,氯的CT值为300(mg·min)/L时,对枯草芽孢杆菌的灭活率可达6.2个对数级,远高于二者单独作用效果之和.紫外线与氯的作用顺序对消毒效果有明显影响,以先紫外线照射后再加氯的效果最好.通过Berenbaum公式计算可知,紫外线与氯联合灭菌是一种协同作用,并且随着紫外线剂量及氯投量的增加,协同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126.
稠油废水生物处理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有机聚合物和石油烃类物质是稠油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应用辽河油田锦采污水处理厂稠油废水中筛选分离出的菌株B0501,分析其在稠油废水生物处理过程中对废水CODCr的去除作用,研究了不同温度,pH,水力停留时间以及添加氮、磷营养盐等条件下微生物对废水CODCr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稠油废水中投加的外源微生物B0501提高了废水中CODCr的去除率;接种后,废水在30 ℃,pH为7.5,水力停留时间为216 h,添加氮、磷营养盐(ρ(氮)/ρ(磷)为5.63)的条件下,废水CODCr去除率大幅度提高,其ρ(CODCr)满足国家污水综合排放一级标准(GB 8798-1996).经形态观察和生理生化反应鉴定,菌株B0501为液化金杆菌(Aureobaterium liquefaciens).   相似文献   
127.
产α-淀粉酶菌株液体培养条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是探讨在液体培养条件下枯草芽胞杆菌(B.subtilis HY-02)降解淀粉的影响因素。方法是设0、0.5%、1%、1.75%四种淀粉浓度的培养基,接种细菌后,在32℃的温箱、水浴、振荡三种条件下培养,连续检测α-淀粉酶活性及淀粉浓度。结果为温箱、水浴培养:96h后,1%淀粉瓶α-淀粉酶活性、分解淀粉最明显,1.75%淀粉瓶存在抑制酶活性的现象。振荡培养:1.75%淀粉瓶优于其他组。结论是初始淀粉浓度、培养方式对枯草芽胞杆菌α-淀粉酶活性影响较大,也直接影响了淀粉的分解。  相似文献   
128.
从土壤中筛选1株能够降解间二氯苯能力的菌株,鉴定为土壤短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 agri),该优势菌最佳生长条件为:降解时间48 h,菌液接种量10%,pH=7,温度25℃。以间二氯苯为模拟有机废气,采用生物滴滤器接种土壤短芽孢杆菌的方法对其进行生物处理。结果表明,在空床停留时间为90 s、进气浓度为1 000 mg·m~(-3)、进气负荷为60 g·(m~3·h)~(-1)条件下,间二氯苯的去除率可以维持在85%以上。生物滴滤器稳定运行后,菌体表面官能团发生改变,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发现,菌株通过逐步加氧羧化后开环降解间二氯苯;对菌株再进行16S rRNA基因序列的同源性分析发现,生物膜中Brevibacillus agri占比达69.39%,并可以良好生长。研究可为间二氯苯的工业化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9.
为揭示富里酸对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活性和生物合成次生铁矿物的影响,进而为酸性矿山废水治理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摇瓶试验,分析了pH、氧化还原电位(ORP)、Fe2+氧化率、Fe2+氧化速率、总Fe沉淀率以及次生矿物矿相等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含9K液体培养基以及K+浓度均为53.3 mmol·L-1体系中,pH与ORP变化呈相反的趋势;富里酸浓度低于0.4 g·L-1时,有利于次生铁矿物的生成,表明低浓度的富里酸能够提高A. ferrooxidans的活性,富里酸浓度高于0.6 g·L-1时,Fe2+氧化率、总铁沉淀率低于对照组,表明高浓度的富里酸对A. ferrooxidans产生显著的毒害作用以及降低总Fe沉淀率.随着富里酸浓度的提高,次生铁矿物的主衍射峰位置以及所含官能团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区别,各体系产生的次生铁矿物为纯净的黄钾铁矾;进行无9K培养基实验:未添加K+时,FA-0.4 g·L-...  相似文献   
130.
芳香族化合物是用途广泛的化学制品,主要来源于煤和石油,其结构不仅稳定,而且具有很大的毒性,因此研究它们的微生物降解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一些芳香族化合物降解菌,具有氧化吲哚形成靛蓝的能力.靛蓝是一种染料,主要是化学合成.微生物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