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0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6篇
安全科学   46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350篇
综合类   638篇
基础理论   212篇
污染及防治   13篇
评价与监测   27篇
社会与环境   63篇
灾害及防治   1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94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张旭辉  奎兰 《环境保护》2011,(20):82-84
2011年3月,在第三届中国县镇绿色发展论坛上,重庆城口等25个县从全国256个县(市、区)中脱颖而出,荣获中国绿色名县称号。这是一片富饶而美丽的土地,这里民风古朴、人杰地灵。数千年的人类文明,凝聚为历史之韵、文化之魂、生态之灵、人本之气。这里有全国唯一的大巴山自然保护区,有被列为重庆市十大旅游精品工程——长江三峡高峡平湖的重点景区——黄安坝,有国家级森林公园——九重山。如今,走进城口,满眼皆是绿。一个干净、整洁、美丽的县城在青山绿水  相似文献   
82.
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的“补给谁”和“补多少”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生态补偿中的重点和难点所在。传统的通过计量保护区正外部性以确定生态补偿数量的方法存在两个主要问题:一是违背经济学原理,二是与管理体制不符且法理不足。据此,并考虑到中国相当数量的保护区“没有保护好”的主要因素是保护区社区居民生产生活的干扰,论文认为应通过控制保护区社区的负外部性来达成对保护区的生态补偿。通过生产函数理论分析,发现通常情况下保护区社区的经济产出与土地面积单调正相关,因此在没有生态补偿的情况下,保护区的划建会使周边社区居民经济收入减少,解决周边社区对保护区干扰的根本途径是利用生态补偿资金发展替代产业以提高单位面积土地的经济产出。以此认识为基础,文章提出了“虚拟地”概念并发展了定量方法来确定保护区的生态补偿最低标准,采用武夷山保护区的数据进行了这一方法的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83.
葛洲坝至古老背江段鱼类的水声学调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2004年10月~2006年5月利用Bisonics DT-X科学回声探测仪(200 kHz)对葛洲坝至古老背-葛洲坝下游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 Gray)自然保护区核心江段(30 km)的鱼类进行了5次水声学调查。结果表明:鱼类在该江段中分布呈现不均一性,深潭处分布集中,而急流处分布很少,葛洲坝至艾家河江段鱼的密度明显大于艾家河至古老背江段;在中华鲟产卵日,鱼类在葛洲坝至庙咀江段高度密集,2004年的平均密度达到62.62±24.77尾/1 000 m3,2005年的平均密度达到70.58±37.45尾/1 000 m3;整个江段中,体长60~106 mm的鱼类占有较高比例,约7.0%以上,53 mm以下的鱼类和750 mm以上的鱼类占较低比例,均小于2.0%;调查期间,探测到中华鲟产卵亲鱼,初步估算2004年的资源量约为1 453尾,2005年的资源量约为789尾;95%置信度下分别为1 370~1 537尾、775~803尾。  相似文献   
84.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的共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的实施,缓解了保护区与社区的矛盾,在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社区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然而,由于管理目标冲突、经费不足、宣传教育力度不足等问题,限制了共管的实施范围及可持续性。通过采取构建科学的共管运行机制、激励机制,生态教育等措施,突破共管的制约因素,促进了自然保护区及其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5.
调查了山东省自然保护区建设状况,分析了山东省自然保护区数量与面积、类型结构和区域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截止2010年底,山东省自然保护区数量为73个,面积99.9万hm2,占全省国土面积的6.34%。省级自然保护区的数量和面积分别占全省自然保护区数量和面积的49.3%和55.0%。71.2%的自然保护区面积在10 000 hm2以下,30.1%的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缓冲区与实验区的面积占自然保护区面积的比例在27%~42%之间变化。自然保护区类型比较齐全,森林生态类自然保护区的数量和面积分别占山东省自然保护区数量和面积的56.2%和31.1%。自然保护区区域分布不均,68.5%的自然保护区分布在鲁东丘陵区和鲁中南山地丘陵区。  相似文献   
86.
随着自然保护区数量的增加,如何有效管理自然保护区,使之真正发挥资源和环境保护的作用,成为摆在各国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在综述国际上主要的保护区分类体系以及管理模式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我国的自然保护区分类与管理现状,探讨了我国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中暴露出的问题.结合资源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原则,提出建立自然保护区综合分类体系、分类体系与管理模式的关联化、管理机构的明确化和管理模式的多样化等发展方向,以期为我国的自然保护区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87.
殷玉婷 《环境教育》2009,(12):23-27
雅长兰科植物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是中国第一个以兰科植物命名并以其为重点保护对象的保护区,是中国众多保护区中最为独特的一个保护区。中国具有丰富多样的稀有物种和受威胁的物种,如具有丰富多样的世界上最奇特和最珍稀的兜兰和杓兰属植物。  相似文献   
88.
以位于自然保护区边缘的火电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为实例,阐述了火电厂生态环境评价中对自然保护区珍稀鸟类的保护方法,以供类似项目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借鉴。  相似文献   
89.
浅谈生态旅游的利弊与政策导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生态旅游在带来可观的经济、生态及社会效益的同时,也显露出不容忽视的生态及社会问题。基于我国国情,本文提出了我国应采取的生态旅游的政策导向。  相似文献   
90.
龙耀 《环境保护》2014,(17):54-56
【案例来源】环境保护部环境监察局【案例类型】评价类【主要违法行为】自然保护区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所属类型】资源开发与保护【违法企业所属行业】林业、矿产、水利、环保、土地、农业【案例概要】案例1:2010年3月,某采矿企业未经林业行政部门同意,在其主管的自然保护区内开采砂石矿产。林业局对该企业擅自改变林地用途的违法行为进行行政处罚,但该企业不服,双方僵持不下;案例2:为解决某森林类自然保护区村民收入减少问题,主管该自然保护区的当地林业行政部门利用林木采伐审批权力,通过"生态改造"的形式,直接批准村民采伐林木,造成自然保护区生态价值损失;案例3:面对旅游开发活动利益驱使,某地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将本来禁止开发的自然保护区缓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