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2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96篇
安全科学   31篇
废物处理   10篇
环保管理   39篇
综合类   273篇
基础理论   76篇
污染及防治   32篇
评价与监测   10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白腐真菌降解染料反应器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DGGE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了两种白腐真菌生物反应器处理染料废水过程中生物膜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动态变化及其差异性,结果表明:运行方式和染料废水浓度对敞开式白腐真菌生物反应器处理染料废水过程中生物膜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变化趋势有一定影响。序批式反应器运行的起始阶段其生物膜上黄孢原毛平革菌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但约1个月后逐渐侵染了热带假丝酵母、白地霉和哈茨木霉等杂菌;连续运行的白腐真菌生物反应器虽然在起始阶段存在哈茨木霉等杂菌的侵染,但约3个月后杂菌被逐渐淘汰,黄孢原毛平革菌在数量上重新占据优势,使其有利于发挥高效的降解功能。  相似文献   
72.
灌区盐分平衡状态的分析与计算是灌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以临江灌区工程为例,详细分析和计算了该灌区建成前后的盐分平衡状况,为灌区生态与环境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盐分平衡动态过程的分析应建立在灌区水量平衡的基础上,应获取灌区土壤、地表水、地下水、灌区水源水以及灌区排水中的盐分浓度,同时还应获取灌区建成前后化肥使用量变化、地表生物量的累积变化以及生物质中的盐分含量等相关参数。文中所提供的灌区盐分平衡分析与计算方法对丰富农林水利类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理论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3.
区域用水水平评价中的集对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集对分析是研究客观事物之间确定性与不确定性联系的系统理论和方法,核心是计算事物之间的联系度。提出了根据区域用水情况,利用实际指标值建立用水水平评价标准的方法。运用集对分析理论,对黄河下游沿黄地区的用水水平进行定量研究。研究表明:综合用水水平由高到低排序为艾山-洛口区段(Ⅳ区)、洛口-利津区段(Ⅴ区)、花园口-高村区段(Ⅰ区)、孙口-艾山区段(Ⅲ区)、高村-孙口区段(Ⅱ区),总的评价结果与多层次灰关联综合评价模型一致。集对分析法具有简单实用、评价结果客观等特点,文章所建立的评价标准与集对分析理论相结合有效地解决了区域用水水平的评价问题。  相似文献   
74.
方华  江华 《青海环境》2000,10(4):154-156,163
根据湟水流域部分农作物于2000年5月受水污染一事,进行调查研究,调查了受害农作物的范围和受害程度,对污染物来源、种类进行了初步分析,提出避免类似事故发生的对策。  相似文献   
75.
黄金矿选矿厂含氰废水处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银洞坡金矿为俐.对选矿厂含氰废水进行了水质调查.采用碱性氯化法处理银洞坡金矿尾矿库的含氰废水,在去除氰化物和重金属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提出了采用间歇式方法处理舍氰废水工艺方案。  相似文献   
76.
耕作措施对绿洲灌区冬小麦田蒸散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甘肃河西地区日渐严重的风蚀、水资源紧缺和蒸散量大等问题,于2005~2006年通过大田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耕作措施冬小麦田蒸发蒸腾特性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免耕秸杆覆盖(NTS)及免耕立茬(NTSS)能显著降低土壤水分蒸发量(E)、提高水分利用效率(WUE),且NTS优于NTSS。当裸露土壤水分过度蒸发耗损使0~10cm含水量低于13%时,覆盖处理(NTS、NTSS)的蒸发量(E)高于无覆盖处理(T、TIS及NT),叶面蒸腾量也相对较高。TIS、NT一天中蒸发量始终高于覆盖处理,而T的蒸发主要集中在上午。蒸腾速率(Tr)与叶温(Tl)、气孔导度(Gs)和气温(Ta)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相对湿度(RH)呈极显著负相关;E与地温(ST)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RH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77.
Fenton试剂处理选矿废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用Fenton试剂处理某选矿废水中残余的黄药,分别考查了氧化时间、反应初始pH值、Fe2+浓度及H2O2用量对黄药降解效果的影响,用正交试验确定了四个因素的最好条件。结果表明:初始pH值和H2O2用量是影响去除效果的主要因素;氧化时间为60min,反应初始pH=4,[Fe2+]=20mg/L,[H2O2]=20mg/L,黄药的浓度为125mg/L时,黄药的去除率达到99.5%。  相似文献   
78.
黄帚橐吾(Ligularia virgaurea)作为指示高寒草甸退化的重要物种,研究其扩散对高寒草甸土壤特性产生的影响,对揭示黄帚橐吾的入侵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以黄帚橐吾微斑块为研究对象,根据密度等级划分6个扩散程度(D0,D1,D2,D3,D4,D5),并对各密度斑块的土壤理化特性和酶活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黄帚橐吾密度的增加,各密度斑块的土壤pH值呈明显降低趋势,土壤含水量和全磷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D2-D3范围内达到最大值。土壤有机碳呈“N”字形变化,在D2达到最大值,土壤铵态氮含量为D5显著高于D4(P<0.05),硝态氮含量为D0和D2显著高于其余密度斑块(P<0.05),速效磷含量呈增加趋势,且D4显著高于D0和D3(P<0.05),全钾含量在D0、D3和D4显著高于D1和D2(P<0.05),速效钾含量在D2达到最大值,且显著高于其余斑块(P<0.05)。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呈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D4显著低于其余斑块(P<0.05);土壤蔗糖酶活性在各斑块间差异不显著(P>0.05);D5的中性磷酸酶活性最高且显著高于D0和D...  相似文献   
79.
多环芳烃具有毒性、生物蓄积性和半挥发性,并能在环境中持久存在。生物修复处理具有费用低、效果好、污染物残留量低、不产生二次污染、能够保持或改善植物生长的土壤结构等优点。实验分别在对单一菌株、两两混合菌株及三株菌混合等三种情形下,对蒽、菲、芘的降解作用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单一菌株对蒽、菲、芘有一定的降解能力,菌株混合时,对蒽、菲的降解率有所提高;三株菌种混合时,黄杆菌对放线菌、红球菌的生长过程有抑制作用;蒽、菲、芘的降解过程会不断交替进行着产酸和脱羧过程,使降解液pH值出现波动;同时在降解过程中,菌体能产生表面活性物质,这有利于蒽、菲、芘的生物降解转化。  相似文献   
80.
补充型过度捕捞的确认及其对渔业管理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学参考点用来指导渔业管理决策,通常以捕捞死亡系数来表达。补充型过度捕捞常常被理解为一个种群被捕捞至补充量出现实质性减少或失败时才发生。该定义很含糊,不能建立生物学参考点,它与捕捞死亡系数挂钩。因此,提出从减少一个世代亲体量的捕捞压力水平出发,定义补充型过度捕捞即是捕捞死亡系数使产卵群体低于其亲代平均生物量的临界点。常规的模型和亲体补充量数据都可确定这一参考点,并与亲体量的更替联系起来,从而实现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以印度洋黄鳍金枪鱼渔业为例,计算了其补充型过度捕捞的生物学参考点,提出限制围网诱鱼装置作业,减少幼鱼资源的过度开发,防止补充型过度捕捞发生引起资源的衰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