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31篇
安全科学   6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10篇
综合类   86篇
基础理论   16篇
污染及防治   8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81.
Overview of waste disposal and landfills/dumps in Asian countries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Many cities in developing Asian countries face serious problems in managing solid wastes. The annual waste generation increases in proportion to the rises in population and urbanization. Asian countries with greater rural populations produce more organic waste, such as kitchen wastes, and fewer recyclable items, such as paper, metals, and plastics. Reliable data on solid waste compositions are difficult to obtain, and even if available, they are often not updated. We report the most recent waste composition data in some developing Asian countries. We suggest that a better classification system for landfills is needed to address inconsistencies in data for sanitary landfill sites versus waste dumps. We also discuss the information on waste disposal trends and problems associated with general solid waste management in developing Asian countries.  相似文献   
82.
中国内陆自然环境的干旱化与未来趋势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延军平 《灾害学》1999,14(2):28-32
根据中国内陆陕西、甘肃部分地区509a旱涝资料和主要测站气象、水文实测数据,应用Word97图形处理系统,证明在526a序列中目前处在11a、50a滑动的干旱期。近46a气温上升了0.3℃,年降水减少了80mm,径流量减少了0.78%,出现了明显的干旱化,环境变化趋势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83.
Wetland protection regulations and guidelines often require the delineation of precise wetland boundaries on a case-by-case basis. In this study, conducted in the New Jersey Pinelands, an ecolog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vegetation composition, soil and hydrologic relationships along upland to wetland Pinus rigida - dominated transittions provided the basis for a multiparameter approach to wetland boundary delineation. The transitional data set was analyzed by direct gradient analysis, cluster analysis and ordination. It is concluded that vegetation composition can be a principal factor in delineating wetland boundaries along natural upland to wetland transitions. However, where distinct vegetation changes are not observed, a feature of our study sites, a multiparameter approach should be used.  相似文献   
84.
在总结分析干旱区内陆河流水电规划环境影响特征及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重点的基础上,建立了干旱区内陆河流水电规划环评指标体系,以新疆盖孜河中游河段水电规划为例,应用指标体系开展不同规划方案的环境比选。实践表明指标体系能够以相对直观、可量化的形式体现各方案的环境影响程度和结果。  相似文献   
85.
张鑫  吴艳红  张鑫 《自然资源学报》2015,30(7):1153-1162
湖泊水位的变化对区域气候变化响应敏感,可客观反映该地区水资源的时空变化,青藏高原的大部分湖泊缺乏实测水位资料,测高卫星的广泛应用为无资料区水位变化监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技术手段。论文以扎日南木错为研究对象,利用多源卫星测高数据,获取该湖泊1992—2012年的水位序列,分析其20 a来水位的动态变化特征,并与其他数据源获取的水位序列对比。研究表明,1992—2012年,扎日南木错水位上涨了0.786 m,1999年前,水位以0.132 m/a速度下降,1999—2012年水位以0.144 m/a速度上升,总体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与其他数据源获取的水位序列呈现的变化规律一致,且尤其是2000年后,扎日南木错春冬水位比夏秋水位变化幅度更剧烈。  相似文献   
86.
为了了解干旱内陆河流域降水稳定同位素变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基于石羊河流域荒漠区、绿洲区和山区8个站点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497个降水样品氢氧稳定同位素数据及相应气象数据,研究了石羊河流域降水稳定同位素的时空变化、环境效应以及降水水汽来源.结果显示:石羊河流域局地大气水线斜率和截距表现出夏低冬高的变化趋势;降水稳定同位素表现出夏高冬低的变化趋势,从荒漠区、绿洲区到山区,稳定同位素值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效应为-0.22‰/100m,这是温度效应的另一种体现;流域降水稳定同位素表现出显著的温度效应,温度效应为0.43‰/℃,在天气尺度下受季风水汽和降水淋洗过程的影响表现出降水量效应;流域降水来源主要受西风水汽控制,夏季也会会受到季风水汽影响,冬季也受到极地气团影响.  相似文献   
87.
由于热带地区大部分树木缺乏清晰的年轮,因此树木年轮的研究相对较为薄弱。树轮稳定同位素较树轮宽度能更好地记录环境变化的信息,特别是研究年内稳定同位素可以提供气候变化的季节动态信息。本研究以西双版纳地区的思茅松(Pinus kesiya Royle ex Gordon)为研究材料,建立了1985—2018年的思茅松年轮宽度、早材和晚材稳定氧同位素( δ18OEW δ18OLW)年表,分析了树轮宽度、 δ18OEW δ18OLW年表与温度、降水和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等气候要素的相关关系,并研究了思茅松 δ18OEW δ18OLW记录的降水、SPEI变化以及与大尺度季风环流的关系。结果表明:西双版纳地区思茅松树轮 δ18OEW δ18OLW的均值接近,并且均呈下降趋势,这种下降趋势可能与西双版纳地区的雾日减少有关。树轮宽度对气候因子响应不敏感,仅与上一年7月的温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与上一年7月降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δ18OEW主要记录了生长季早期(4月和5月)的降水和SPEI信号,而 δ18OLW主要记录了生长季末期(8月)的降水和SPEI信号。 δ18OEW δ18OLW分别能很好地代表区域5月和8月的干湿变化。树轮 δ18O也受到了ENSO的影响,其中树轮 δ18OEW与3—12月厄尔尼诺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树轮 δ18OLW与9—12月厄尔尼诺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该研究表明西双版纳地区的思茅松树轮早晚材 δ18O具有重建区域干湿变化的潜力。  相似文献   
88.
本文从雄安新区白洋淀科学清淤规划的重要性入手,提出水固交错带这一新型生态交错带研究的理念.重点关注由于沉积物形成过程和结构不同导致的污染物在水相、固相和气相及在水-固界面和水-气界面等区域的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与机制的差异,以及与其对应的特异性水生态和底栖生态修复理念与设计.基于这一理念,结合白洋淀内源污染治理的需求,进一步提出了"基于弹性机制的生态空间重构"的工作设想.以此抛砖引玉,深入探讨沉积物-水微界面过程机制,以及相应的特殊宏观生态效应与污染控制,推动环境水质学领域的研究与发展.  相似文献   
89.
中小尺度地形不仅在区域尺度上影响降水和环流形势分布,还会影响季风、西风急流等大尺度的天气系统。新的全球模式分辨率得到明显提高,本研究通过对比分析CAM4高分辨率配置下的模拟结果与高分辨率APHRO降水和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评估高分辨率CAM4对亚洲地区气候系统的模拟性能。结果表明,该模式不仅对亚洲季风-干旱气候系统的大尺度分布特征有良好的模拟能力,还能很好地模拟出季风区和内陆干旱半干旱区年均和季节平均降水的高、低值中心以及水平风场、地表温度和海平面气压的区域差异性特征,尤其是山脉地形附近的降水极值和风场变化。此外,CAM4与气象资料间在不同空间尺度上的空间相关性均很好,其中地表温度的相关系数在0.9以上,降水在亚洲地区超过0.7。  相似文献   
90.
帕米尔高原是我国极端干旱区——塔里木盆地的西部边界,也是青藏高原西部构造结所处的位置,所以,它的构造演化过程对于研究青藏高原生长过程及塔里木盆地的干旱化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帕米尔高原东北部正断裂活动的空间展布、活动性质及运动时代的分析,结合最近构造观测结果,提出帕米尔高原在晚中新世已经隆升到了能够影响西风气流通过的高度。尽管高原在晚中新世已经存在东西向的拉张应力,木吉-塔什库尔干谷地可能最终形成于早-中更新世。这一事件奠定了作为喜马拉雅山到南天山之间过渡的帕米尔高原的现今地貌形态及塔里木盆地的气候特征背景。本文结合西昆仑北部及南天山的古地理演化及构造运动证据分析,提出帕米尔高原晚中新世以来的构造地貌演化可能是塔里木盆地晚中新世干旱化加剧的主要原因,中更新世气候代用指标解释复杂性可能也与此密切相关,全球变冷和特提斯海西退可能对晚中新世以来的气候变化也有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