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5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297篇
安全科学   7篇
废物处理   13篇
环保管理   23篇
综合类   510篇
基础理论   117篇
污染及防治   70篇
评价与监测   78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从三峡库区次级河流大宁河、小江、汤溪河及梅溪河139m回水区中段采集水样,经实验室培养后,用丙酮萃取分光光度法和Aquafluor藻细胞活体分析法测定Chla浓度.通过对Chla萃取值(y)和活体值(x)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其回归方程为y=4.15x 2.48,t检验显示回归方程具有线性.在库区次级河流139m回水区富营养化监测中,Chla模拟值与萃取值基本吻合,相对误差<±7%,故可以采用Chla模拟值对水体富营养化程度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2.
荧光光谱技术是一种灵敏度高和选择性强的光度分析方法,特别是对广泛存在于环境中的多环芳烃类化合物(PAHs)是一种有力的痕量分析手段,但在复杂混合样品的分析中却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1971年Lloyd提出了同步激发的想法,接着Jobn,Lloyd和Dinh等分别发表了PAH类化合物同荧光光谱技术的研究报告,Dinh使用这  相似文献   
13.
荧光光谱法研究丙酮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颜承农  李杨  关中杰  刘义 《环境科学学报》2006,26(11):1880-1885
在模拟动物体生理条件和不同温度下,用荧光光谱、三维荧光光谱、同步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等研究了丙酮(ACET)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证实了丙酮有很强的猝灭BSA荧光强度的能力.分别用Sterr-Volmer方程、Lineweaver-Burk双倒数方程和热力学方程等分析和处理试验数据,得到了它们相互作用的生成常数KLV(平均值为7.073×106L·mol-1)、热力学参数(△Hθ、△Gθ和△Sθ的平均值分别为-3.982kJ·mol-1、-26.51 kJ·mol-1和73.31J·K-1)和结合位点数(平均值为1.266)等.这为研究ACET对BSA构象的影响、ACET的毒理效应和生物学效应提供了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4.
氢化物发生一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气田废水中的痕量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气田废水中的痕量砷。方法有取样量少,操作简单、灵敏度高、准确度高、重现性好等优点。砷的测定线性范围为1~200ng/mL,方法的检出限为0.0453ng/mL,相对标准偏差小于等于1.6%,加标回收率在96.0%~97.7%范围内。测定密码标样与气田废水中的痕量砷,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In this paper we describe the use of five-colour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or prenatal diagnosis of aneuploidy using uncultured amniotic fluid cells. The analysis is based on ratio mixing of dual-labelled probes and digital imaging for the detection and visualization of five different probes specific for the five target chromosomes, 13, 18, 21, X, and Y. A retrospective blind analysis of 30 coded uncultured amniotic fluid samples correctly detected fetal sex and five trisomy 21 cases. Multicolour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used in this way allows rapid and simultaneous detection of the most frequent aneuploidies.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一种使用悬浮液进样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海洋沉积初中痕量汞的快速简便的方法。控制悬浮液的颗粒粒径在200目(d≤0.076mm),用磁力搅拌器搅拌以保证悬浮液分散均匀稳定,以水溶液标准作标准曲线,该法方法的检出限为0.001μg/L,加标回收率为90.5%-103.4%,RSD为4.39%。将此法用于标准物质GBw07314、GBw08301、GSBZ50013—88、GSB50014—88和实验室外控样的分析,得到了满意的结果,证明该方法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7.
提高环境水中纳克级超痕量汞测定灵敏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ng/L级超痕量汞测定中的消解、测定各步骤对灵敏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得出结论:采用高纯氩气作载、屏气,选择高负压值和高扩展倍率能明显提高灵敏度;选择合适的消解时间和缩短测定时间能使灵敏度略有提高;试剂和玻璃器皿所带给空白的痕量汞对提高灵敏度不利,应作除汞处理。  相似文献   
18.
在牛粪干式厌氧消化过程中,通过添加不同挥发酸(乙酸、丙酸、丁酸),考察消化稳定阶段,挥发性脂肪酸的分布特征,挥发性脂肪酸酸组成变化对硫酸盐还原菌(SRB)的影响,微生物种群组成和种群间关系。实验结果表明,挥发性脂肪酸对SRB还原速率的贡献依次为:丙酸丁酸乙酸。相比乙酸和丁酸,添加一定量的丙酸,更有利于激活SRB的活性,从而加强SRB与产甲烷菌(MB)的种间协同,保证厌氧系统的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9.
The submersed macrophytes Elodea canadensis, Myriophyllum spicatum and Potamogeton lucens were constantly exposed over a five-week period to environmentally relevant concentrations of atrazine, isoproturon, diuron, and their mixture in outdoor mesocosms. Effects were evaluated investigating photosynthetic efficiency (PE) of the three macrophytes and growth of M. spicatum and E. canadensis. Adverse effects on PE were observed on days 2 and 5 after application. M. spicatum was found to be the more sensitive macrophyte. E. canadensis and P. lucens were less sensitive to atrazine, diuron and the mixture and insensitive to isoproturon. PE of M. spicatum was similarly affected by the single herbicides and the mixture demonstrating concentration addition. Growth of E. canadensis and M. spicatum was not reduced indicating that herbicide exposure did not impair plant development. Although PE measurements turned out to be a sensitive method to monitor PSII herbicides, plant growth remains the more relevant ecological endpoint in risk assessment.  相似文献   
20.
黄浦江流域典型污水中不同粒径胶体的三维荧光光谱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聂明华  晏彩霞  杨毅  周俊良  刘敏 《环境科学》2017,38(8):3192-3199
基于切向流超滤系统及三维荧光光谱技术,对黄浦江流域典型污水(即生活污水及农业污水)中的胶体进行粒径分级及三维荧光光谱特性分析.结果表明,所选水样的胶体质量浓度及胶体态有机碳质量浓度分别为9.60~32.50 mg·L~(-1)和0.03~6.25 mg·L~(-1),二者均随粒径的增加而呈递增趋势.不同粒径分级胶体的三维荧光图谱表现为类蛋白荧光峰(峰D和峰T)及类腐殖质荧光峰(峰C和峰A)这4个荧光峰,其中类蛋白荧光峰主要存在于M_r1×10~3~5×10~3分级胶体中,类腐殖质荧光峰主要存在于M_r10×10~3~300×10~3分级胶体中.同时,通过表征胶体荧光光谱特性的荧光指数,包括FI值、腐殖化指数HIX及生源指数BIX,分析了所选胶体的来源及光谱特性.结果表明,小粒径胶体主要为陆源来源,芳香性及腐殖化程度较高;而大粒径胶体自生源比重大,类蛋白物质是其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