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3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305篇
安全科学   21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24篇
综合类   530篇
基础理论   76篇
污染及防治   25篇
评价与监测   56篇
社会与环境   36篇
灾害及防治   2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1.
北京大气中 NH3的分布和变化情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M2.5现在是中国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而NH3作为前驱物,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在以往NH3监测中,往往采取手工采样和化学分析的方法进行监测,难以长时间不间断获得NH3的实时浓度。而选取利用Thermo公司的17i仪器则可以做到实时监测NH3的变化,继而分别对北京市区、农村和交通站周边的NH3进行了连续监测,发现市区浓度高于郊区,夏天浓度高于冬天,交通源对NH3排放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92.
利用在线高分辨率仪器对2013年和2014年北京市SO2-4、NO-3和NH+4(SNA)浓度进行连续观测。结果表明:NO-3浓度在夜间较高,下午较低;SO2-4浓度在后半夜至早晨较低,从上午至前半夜整体呈上升趋势;NH+4浓度日变化曲线相对平缓,在整个白天时段较低,夜间时段较高。硫氧化率(SOR)夏季最高,冬季最低;氮氧化率(NOR)季节变化相对较小。2014年整体ρ(NO-3)/ρ(SO2-4)比值明显高于2013年,表明北京市的排放源中以机动车为代表的移动源的贡献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93.
北京市垃圾问题的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介绍了北京市近年垃圾的产量、成分、热值及其变化情况。并对北京市垃圾处理所遵循的方针以及为处理垃圾做的工作,垃圾处理项目建设的进展情况作了简要介绍。目前北京市垃圾处理率约40%,到2000年可达到60%以上,处理垃圾要逐步达到以焚烧和实现资源化为主,适当发展堆肥处理,尽量减少填埋处理的垃圾量。文中另就垃圾的资源化、产业化发表了意见。为了加快处理垃圾、减轻政府负担,应逐步建立处理垃圾的产业,并逐步实现社会化,为此建议政府应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   相似文献   
94.
北京市不同区域采暖期大气颗粒物中多环芳烃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利用分级采样器分别采集北京市不同区域采暖期的大气颗粒物,分析多环芳烃的组成及含量.结果表明北京市大气总悬浮颗粒物中总多环芳烃的含量城乡结合带为7486—43687ng·m-3,郊区为11993—39786ng·m-3.在城乡结合带,80%以上的多环芳烃存在于粒径<20μm的颗粒物中;在郊区,77%以上的多环芳烃存在于粒径<20μm的颗粒物中.比较不同环数的多环芳烃在不同粒径范围内大气颗粒物中的分配比例,发现随环数的减少其分配比例呈现归一化.不同粒径范围的颗粒物中苯并(a)芘均与总多环芳烃含量显著相关(p<0001).  相似文献   
95.
北京地区大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污染现状分析   总被引:42,自引:6,他引:36  
利用2002年7月—2003年6月可吸入颗粒物(PM10)20余站点的监测资料,分析获得了北京地区PM10的浓度水平和地域分布特征。分析表明:远郊区县城关镇与市区污染水平相当;西南部和南部较其他地区污染严重;北京地区背景浓度很高,是国家标准年浓度限值的75%。这一分析结果可为颗粒物污染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信息和建议。   相似文献   
96.
为保证水价改革公平,将水价影响控制在可承受范围内,需要有工具能评估水价改革的影响。以北京市为例,建立了CGE模型用以评价各部门水价水平高低。通过改进CGE模型的收入方程,以评价水价改革对价格水平、生产、用水量和水费收入的影响。评价结果表明:从1996到2005年,各部门水价水平大幅增加,但极不平均;水价改革对价格水平的影响极低;对某些部门的生产有程度很低的不利影响。但可提高净产值。促进个别部门发展。  相似文献   
97.
将基于标准起飞着陆(LTO)循环各阶段工作时间的飞机排放量计算方法加以改进,利用AMDAR资料计算飞机的有效排放高度,进而准确计算出基于逐架飞机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结果表明,首都国际机场2013年飞机NOx、CO、HC、SO2和PM2.5排放总量分别为7042.1t、3189.9t、295.3t、429.4t和150.4t.与传统的基于LTO循环的方法相比,修正后的首都机场飞机NOx、CO、HC和SO2排放增加了23.5%、2.3%、2.1%和18.1%.飞机排放的CO、HC、SO2和PM2.5月变化较小,NOx排放受飞机有效排放高度影响月波动较大.1~2月飞机污染物排放量处于全年最低水平,8月各污染物排放达到峰值.此外,飞机在爬升和滑行/慢车两种模式下污染物排放比例最大,分别占排放总量的37.7%与36.8%.  相似文献   
98.
随机采集北京地区200辆满足第5阶段排放标准在用车的车载诊断系统(OBD)的IUPR(OBD监测频率)数据,测试了4种典型车系的在用车在实际道路行驶工况下IUPR各监测项的特征分布,并和NEDC工况下的实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采集数据车辆的OBD系统均能实现对催化器和氧传感器的监控,对EGR和次级氧传感器的监控也可分别达到74%和91%;在用车平均点火循环3.9次才能满足一次目前IUPR的监测条件;各监测项IUPR均值均远大于国五标准限值0.10,但各IUPR监测值分布存在差异,催化转化器和氧传感器的达标率均为92%;实验室NEDC模拟工况基本能实现对各车系机动车尾气排放控制的监测,但4条实际道路测试结果则表明不同车系IUPR监测项分子+1的差异较大;拥堵路况的低速工况下OBD系统难以实现对车辆尾气排放控制系统各监测项的有效监测.因此,需结合北京实际路况进一步完善在用车辆OBD系统的监测条件,实现对北京在用车尾气排放控制系统的有效监控.  相似文献   
99.
针对北京地区冬季和春季PM2.5污染特征进行研究.于2009年12月~2010年5月在城市点采集24h 大气颗粒物样品,进行颗粒物主要化学组分分析.冬季和春季颗粒物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84.97±68.98)μg/m3和(65.25±45.76)μg/m3.冬季和春季颗粒物中二次组分(SNA+SOA)有重要贡献,二次组分分别占颗粒物质量浓度的49%和47%.冬春季重污染时期较强的源排放和低温、低风速、高相对湿度等不利的气象特征使得颗粒物中二次无机离子SNA(NH4+、NO3-、SO42-)的比重较干净天明显上升,其中硝酸盐贡献的增强最为显著.同时冬春季有机物中二次有机组分贡献显著.而受一次源的影响,冬春季重污染时期一次有机物的增强.  相似文献   
100.
北京市六环内绿色空间滞蓄雨水径流功能的变化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彪  王硕  李娜 《自然资源学报》2015,30(9):1461-1471
面对日益频发的城市内涝问题,科学认识绿色空间控制雨水径流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北京市六环内区域为研究区,评估了2000-2010年绿色空间滞蓄雨水径流的功能及其变化。结果表明:2000-2010年北京城市绿色空间减少198.49 km2,主要表现为农田和荒草地面积减小,五到六环内绿色空间缩减最为严重,且最大斑块指数(LPI)和聚集度指数(AI)均减小,景观破碎化趋势明显。绿色空间夏季滞蓄雨水径流量由2000年的1.32×108 m3增加到2010年的1.46×108 m3,但雨水滞蓄率相应地由23.43%下降到16.89%,这与绿色空间面积减小和景观格局变化有关。此外,五到六环内绿色空间滞蓄雨水径流能力最高,滞蓄率高达22%~32%,且逐年呈降低趋势;二到三环内绿色空间滞蓄雨水能力最低,需要重点加强暴雨内涝防治。这主要与不同环路内绿色空间的面积和斑块连通性有关。因此,建议优化调整北京市六环内绿色空间的组成结构和景观格局,充分发挥其滞蓄雨水径流功能,以降低城市内涝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