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5篇
  免费   228篇
  国内免费   959篇
安全科学   123篇
废物处理   97篇
环保管理   75篇
综合类   1570篇
基础理论   445篇
污染及防治   353篇
评价与监测   38篇
社会与环境   13篇
灾害及防治   8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86篇
  2022年   85篇
  2021年   120篇
  2020年   105篇
  2019年   108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95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130篇
  2014年   172篇
  2013年   121篇
  2012年   116篇
  2011年   154篇
  2010年   128篇
  2009年   123篇
  2008年   126篇
  2007年   152篇
  2006年   118篇
  2005年   102篇
  2004年   105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采用均匀沉淀法制备了微波诱导催化剂MnO/MgO,通过实验确定催化剂的制备条件并对催化剂的形貌进行了SEM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在微波功率900 W,微波时间8 min,催化剂投加量0.6 g/L的条件下,利用微波诱导氧化技术处理50 mL浓度为50 mg/L的活性艳蓝,活性艳蓝的脱色率达到了96%,H2O2的加入能提高脱色效率,缩短反应时间。  相似文献   
982.
以Monod模型为基准,推导多菌种生物膜内各菌种生物量的推定模型.以东深供水原水生物预处理工程为研究对象,对生物填料进行静态、批量实验,推算生物膜内亚硝化菌(AOB)和硝化菌(NOB)在生物池内的沿程分布规律及其基质限制条件;进行生物膜内AOB和NOB的培养计数实验及反应器系统出水模拟,验证生物量推定结果.结果表明:多菌种生物膜内AOB和NOB生物量的动力学推定,方法简单、可行;生物膜内AOB和NOB的活性生物量沿池长均呈两头低中间高的特殊分布;膜内AOB和NOB的活性生物量分别占相应总生物量的68.2%~74.2%和25.0%~29.9%;以这些活性的AOB和NOB生物量推定结果进行反应器系统出水模拟效果相当理想.  相似文献   
983.
以硅酸钠为硅源,三嵌聚合物Pluronic P123为模板剂,采用水热-后期接枝的合成方法,制备出氨基改性SBA-15.用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氮气吸附-解吸和红外光谱等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在此基础上,以改性SBA-15为吸附剂,通过批实验讨论了吸附时间、体系初始pH值和温度等对水溶液中Cd2+吸附的影响,并讨论了...  相似文献   
984.
以活性红KE-3B为例,考察了中高温条件下盐度、VFAs(挥发性脂肪酸)、污泥的吸附等对其厌氧脱色的影响,从产气量和生物气组分来探讨活性红KE-3B厌氧脱色的形式和程度,并对活性红KE-3B的厌氧脱色机理作初步探讨.结果显示,高温更有利于活性红KE-3B的脱色,脱色率可以达到98%以上,维持高脱色率的最高盐度为600mmol·L-1,并且在脱色过程中,没有发现活性红KE-3B被矿化,其主要脱色形式为初级降解.  相似文献   
985.
廖洪凯  龙健  李娟 《自然资源学报》2012,27(12):2081-2090
通过对喀斯特山区5种土地利用方式(林地、 花椒林、 火龙果林、 退耕草丛和旱地)土壤养分和活性组分含量的比较研究,探讨了土壤质量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林地土壤养分和活性组分含量最高,其中土壤有机碳、 微生物生物量碳、 氮、 磷、 易氧化有机碳和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分别为44.80 g·kg-1、 477.86 mg·kg-1、 102.87 mg·kg-1、 17.54 mg·kg-1、 7.72 g·kg-1和166.43 mg·kg-1,土壤养分和活性组分含量总体按花椒林、 火龙果林、 退耕草丛和旱地依次下降。除旱地与经自然恢复15 a的退耕草丛土壤养分和活性组分含量较为接近,大多未达显著差异水平外,其他土地利用方式间土壤养分和活性组分均存在显著差异。冗余分析表明,土壤有机碳是影响活性组分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花椒林对土壤养分和活性组分的累积效应仅次于林地,且明显高于火龙果林和旱地。研究阐明了喀斯特土壤的自然修复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需辅以必要的造林措施加速其恢复,花椒林可以作为喀斯特山区农业生产或生态恢复过程中优先考虑的植被类型。  相似文献   
986.
海洋卡盾藻(香港株)溶血活性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江涛  王锐  吴霓  江天久 《环境科学》2011,32(10):2920-2925
研究了海洋卡盾藻香港株(Chattonella marina,Hong Kong strain,CMHK)在不同生长阶段和营养条件下的溶血活性特征.根据海洋卡盾藻的生长曲线,分别收集对数生长期、稳定期、衰亡期的藻细胞进行溶血毒性的测定;采用不同营养元素结构的培养基对CMHK进行培养,对不同培养条件下的藻细胞进行溶血活性...  相似文献   
987.
兰清  李新颖  黄璐  陈泉源 《环境工程》2012,(Z2):109-112
以常见的CA-70铝酸盐水泥、32.5R硅酸盐水泥、白水泥作为混凝剂,处理活性艳蓝X-BR模拟染料废水。在测定模拟废水在混凝过程中有机物含量以及pH值变化的基础上,探讨了以水泥替代传统混凝剂的可行性。依据水泥水化产物的性质,采用高温煅烧方法使混凝剂再生,实现了其循环使用的目的。研究结果表明:水泥作为混凝剂,在水化过程中能形成具有良好混凝性能的形态,对模拟染料废水中活性艳蓝X-BR去除率达90%以上,且通过高温再生后,可重复使用10次以上,出水均达到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混凝污泥的沉淀性能良好,便于稳定化处理。  相似文献   
988.
《安全.健康和环境》2012,(7):F0004-F0004
主要研究方向 整个工艺过程操作危险性的识别. 化学物质的稳定性与反应活性研究  相似文献   
989.
机动车尾气排放VOCs源成分谱及其大气反应活性   总被引:16,自引:11,他引:5  
选取轻型汽油车、重型柴油车和摩托车等城市典型机动车种分别采用底盘测功机及实际道路实验,结合SUMMA罐采样的方法,获得了小轿车、出租车、公交车、卡车、摩托车和LPG助动车的尾气VOCs样品,利用气相色谱-质谱分析了各车型机动车尾气VOCs的浓度及其物种组成.结果表明,轻型汽油车尾气VOCs以甲苯、二甲苯等芳香烃为主,占43.38%~44.45%;重型柴油车以丙烷、n-十二烷及n-十一烷等烷烃组分为主,占46.86%~48.57%,还有13.28%~15.01%的丙酮等含氧特征组分;摩托车与LPG助动车的主要成分为乙炔,分别占39.75%和76.67%左右.各车型中,摩托车和轻型汽油车尾气VOCs的化学活性显著高于重型柴油车辆,以上海市为例,其大气化学活性贡献分别占55%和44%左右,是影响城市和区域大气氧化能力的关键污染源,其中以甲苯、二甲苯、丙烯、苯乙烯等关键活性物种的贡献最大.  相似文献   
990.
磷、锌和镉交互作用对小白菜生长和锌镉累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帅祖苹  刘汉燚  崔浩  魏世强 《环境科学》2022,43(11):5234-5243
利用不同元素之间的交互作用是控制作物重金属积累的有效手段.采用交替固定两因子的单一因子水平设计,以中性紫色土为材料,进行盆栽试验,探讨磷(P)、锌(Zn)和镉(Cd)不同水平组合对小白菜生长、抗氧化酶活性和Zn、Cd积累的效应和机制,为Cd污染土壤中蔬菜安全生产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适量P和Zn的添加均能促进小白菜生长、抑制Cd在小白菜中的累积,但两者作用机制不同:P主要通过降低土壤中Cd的有效性和提高小白菜抗逆性减少小白菜对Cd的吸收,而Zn主要通过促进作物生长的稀释作用和植物体内生理拮抗作用抑制小白菜Cd的累积;外源添加1 mg ·kg-1 Cd胁迫时,小白菜抗氧化胁迫能力受到显著抑制,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下降,丙二醛(MDA)大量积累;P和Zn均可提高CAT活性而提高小白菜抗氧化胁迫能力,缓解Cd毒害,而对POD活性影响不大;外源添加P和Zn与Cd胁迫含量比ω(Cd):ω(Zn):ω(P)为1 :10 :200时,小白菜产量最大(55.72 g ·pot-1),且可食部Cd含量低于国家绿叶蔬菜中Cd限量50 μg ·kg-1的标准要求(GB 2762-2017);增加P和Zn占比,Cd积累量进一步下降,但小白菜产量降低.因此适当施用P和Zn肥可降Cd并增产,实现蔬菜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