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2篇
安全科学   13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51篇
综合类   113篇
基础理论   30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7篇
评价与监测   19篇
社会与环境   26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对沈阳市市政水源地防护带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系统分析,使研究成果直接为管理服务  相似文献   
122.
以湘江长沙段5个监测断面9个检测项目的实测数据为依据,运用综合指数法、污染物分担率以及营养状态综合指数法,分析了湘江长沙综合枢纽蓄水初期长沙段水环境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从总体上讲,长沙综合枢纽蓄水初期,长沙段5个监测断面水体的氨氮、高锰酸盐、总磷(营养物质)、挥发酚、石油类(有机毒物)镉、砷、汞、铅(重金属)9项综合污染指数等级、污染物分担率,以及营养物含量等级在时空尺度上均呈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其中以重金属污染指数下降趋势最明显。改善长沙段水环境质量的主要原因是:1长沙经济结构的优化与调整;2长沙综合枢纽建设与库区长沙段治污工程建设同步;3长沙综合枢纽蓄水功能,当水库蓄至正常水位时,一方面使库区长沙段年最低水位上升约1.5 m;另一方面使库区长沙、湘潭、株洲三江段分别较多年平均水位抬高4~6m、2~4m、1~2m,如此增加了长沙段水量,从而对水体污染物起到一定的稀释、降解与输移作用。  相似文献   
123.
南京北郊夏季近地层臭氧及其前体物体积分数变化特征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邵平  安俊琳  杨辉  林旭  吉东生 《环境科学》2014,35(11):4031-4043
南京北郊,钢铁、石化等重工业集中,大气污染现状不容乐观.为了研究此类重工业地区夏季光化学污染特征,于2013年5月18日~8月31日连续观测了臭氧及其前体物的浓度并同时记录了常规气象要素.结果表明,观测期间臭氧(O3)、氮氧化物(NOx)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平均体积分数分别为(32.01±15.20)×10-9、(21.50±14.02)×10-9、(33.16±25.20)×10-9,一氧化碳(CO)为(0.66±0.44)×10-6;O3体积分数小时均值最大值达146.42×10-9;O3超过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14.1%.对污染物进行浓度频率分布近似得到观测期间O3、NOx和VOCs背景体积分数分别为(5.71±2.51)×10-9、(12.20±0.36)×10-9和(22.44±0.38)×10-9,CO为(0.28±0.01)×10-6.观测点污染物受周边排放源的影响较大.在风速为2~3 m·s-1的西南风作用下,VOCs中的活性物种体积分数较高,O3体积分数容易累积达到高值;偏东风主导下主要来自周边工业源和交通源的NOx、CO和VOCs体积分数易出现高值.南京亚青期间对工业生产和部分机动车采取了调控措施,O3体积分数未明显减少,并有4 d超过国家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124.
三峡水库支流回水区富营养化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解三峡水库175m水位蓄水后库区支流回水区富营养化现状,探索支流回水区富营养化时空变化规律,在三峡库区支流回水区开展了富营养化普查和监测。结果表明,库区支流总磷浓度为0.035~0.65 mg/L,平均浓度为0.157 mg/L,总氮浓度为0.681~5.690 mg/L,平均浓度为2.037mg/L,远远高于湖库水体出现富营养化的总磷和总氮临界浓度0.02、0.2 m g/L,库区支流营养盐条件适宜藻类生长。在每年4~9月的春季、盛夏和夏秋之交的非暴雨时段,当气温和光照适宜,支流回水核心区富营养化现象明显,出现藻类"疯长"的水华现象,但受气温变化影响明显,库区的富营养化现象仍是间歇的,局部的。  相似文献   
125.
长沙地区不同水体稳定同位素特征及其水循环指示意义   总被引:18,自引:12,他引:6  
分析不同水体中的环境同位素变化特征是应用同位素示踪技术进行区域水循环研究的必要基础.根据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对长沙地区大气降水、地表水(河水)及地下水(泉水、井水)的跟踪取样,分析了不同水体中δD、δ18O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由于水汽来源的季节差异,长沙地区降水中D、18O的组成呈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降水中δ18O变化与气温、降水量等气象要素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当地大气水线(LMWL)特征揭示了长沙地区湿润多雨的气候;地表水中δD、δ18O的波动小于降水,其稳定同位素值的季节变化相对于降水存在延迟特征,冬夏半年河水线(RWL)的差异表明地表水在不同季节的主要补给源有所不同;地下水中δD、δ18O的波动幅度最小,并且泉水、井水中δD与δ18O的变化范围以及平均值都非常接近,说明这两种水体间存在较密切的水力联系,干旱月份地下水δD、δ18O持续偏低,可能与树根对地下水的吸取加强有一定的关系.研究结果对于合理利用本地区水资源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6.
过度照明、不适宜的照明分布可能给居民带来身体和精神上的不适。本文对长沙市六个典型光污染源周围居民开展公众主观调查,主要调查公众对光污染的认识、所受光污染影响的程度以及受到光污染影响时的感觉、态度与采取措施等。调查发现:超过九成五的受访者认为长沙存在光污染,且半数受访者认为在El常生活中受到光污染影响,大多数受访者认为光污染导致的影响是金钱无法弥补的。  相似文献   
127.
以滇中经济区为研究对象,探讨和分析了滇中经济区目前的土地石漠化、水土流失、水资源短缺、水体污染、矿业污染以及重金属污染的生态环境现状,并从经济、社会以及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理念,从水土保持、石漠化的治理和开发、科技推广力度、生态环境建设的执法力度以及环保教育等方面提出了滇中经济区生态环境改善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8.
长沙市人为源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及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根据收集的长沙市人为源活动水平数据,建立了该地区2014年1 km×1 km人为源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结果显示,2014年长沙市SO_2、NO_x、CO、PM_(10)、PM_(2.5)、BC、OC、VOCs和NH_3排放总量分别为53.5×10~3、78.3×10~3、284.6×10~3、102.3×10~3、42.1×10~3、4.0×10~3、7.2×10~3、64.2×10~3、27.1×10~3t.化石燃料固定燃烧源为最大的SO_2排放贡献源,道路移动源是主要的NO_x贡献源,CO排放主要来自化石燃料固定燃烧源和道路移动源,长沙市VOCs的最大贡献源是溶剂使用源,PM_(10)、PM_(2.5)最主要的排放源是扬尘源,BC最大的排放贡献源为化石燃料固定燃烧源,生物质燃烧源是最大的OC贡献源,NH_3排放主要来源于畜禽养殖和农业施肥.空间分布结果显示,长沙市NH_3的排放在宁乡县、望城区、长沙县、浏阳市分布较多,主要呈现片状分布.其他污染物排放高值区则主要分布在中心城区、工业区及道路分布区域.  相似文献   
129.
中国北部湾地区夏季大气碳气溶胶的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杨毅红  陶俊  高健  李雄  施展  韩保新  谢文彰  曹军骥 《环境科学》2013,34(11):4152-4158
于2009年8月在北部湾地区的南宁、钦州、防城港、北海、湛江、茂名、海口、洋浦、东方等9个城市的城区和郊区同步采集PM2.5样品,采用热光反射碳分析仪分析得到有机碳(organic carbon,OC)、元素碳(elemental carbon,EC)的质量浓度,对OC、EC浓度水平、空间分布及其可能的来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观测期间北部湾9个城市PM2.5、OC和EC的浓度均值分别为(38.4±17.7)、(9.2±2.6)和(1.9±1.1)μg·m-3,总碳气溶胶(total carbonaceous aerosol,TCA)占PM2.5质量的56.8%.北部湾地区夏季OC主要来源于生物质燃烧和二次生成的有机碳(secondary organic carbon,SOC),EC主要来源于机动车和工业排放.  相似文献   
130.
长株潭地区是湖南经济最发达、城镇最密集的地区。作为我国中西部地区极富个性的城市群 ,它的优化建设不仅受到湖南省的关注 ,而且受到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和世界银行的重视。这一区域现有 3个地级市、4个县级市、8个县城、158个一般建制镇及 362个集镇。其城镇非农业人口规模等级为首位型分布 ,具有明显的层次性特征。按综合实力 ,7个设市城市可以划分为四个等级。首位城市规模偏小、城镇等级体系不完整、小城镇数量多而规模小是该区城镇等级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今后应以长株潭 3个核心城市的一体化建设为突破口 ,加强城镇体系的中心化趋势 ;应积极促进浏阳、醴陵、湘乡等小城市向中等城市的规模升级 ;应将宁乡、攸县、望城 3县改为县级市 ;应择优发展 ,规模建设 ,形成由四级中心构成的城镇等级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