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安全科学   12篇
环保管理   3篇
综合类   31篇
基础理论   12篇
污染及防治   11篇
评价与监测   8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31.
提出了建立污染物来源的识别模式的初步设想。论述了如何应用该模式进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监督管理和检验总量控制中负荷分配的合理性。为加强环境管理工作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2.
建筑火灾的计算机模拟是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场模拟是建筑火灾计算机模拟的主要方法之一。在建筑火灾计算机模拟过程中求解区域的取法将直接影响计算结果的合理性,求解区域的选择涉及边界条件的处理,本文通过对求解区域选取的举例说明和探讨,以求科学地认识和理解其在火灾计算机模拟过程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3.
A method was proposed to identify the main influence factors of soil heavy metals. The influence degree of different environmental factors was ranked. Parent material, soil type, land use and industrial activity were main factors. Interactions between some factors obviously affected soil heavy metal distribution. Identifying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heavy metal contents of soil could reveal the sources of soil heavy metal pollution. In this study, a categorical regression was used to identify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soil heavy metals. First, environmental factors were associated with soil heavy metal data, and then, the degree of influence of different factors on the soil heavy metal contents in Beijing was analyzed using a categorical regress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oil parent material, soil type, land use type, and industrial activity were the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which suggested that these four factors were important sources of soil heavy metals in Beijing. In addition, population density had a certain influence on the soil Pb and Zn contents. The distribution of soil As, Cd, Pb, and Zn was markedly influenced by interactions, such as traffic activity and land use type, industrial activity and population density.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soil heavy metal hotspots corresponded well with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such as industrial activity, population density, and soil parent material. In this study,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soil heavy metals were identified, and the degree of their influence was ranked. A categorical regression represents a suitable method for identifying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soil heavy metal contents and could be used to study the genetic process of regional soil heavy metal pollution.  相似文献   
34.
系统的分析了区域开发活动具有的主要特征,论述了区域开发环境影响识别的主要内容、识别方法、识别程序,确定了区域开发环境影响要素和环境影响性质。  相似文献   
35.
区域开发是当前普遍采用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然而区域开发活动引起的灾害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该文多区域开发建设活动与区域环境相互影响的观点,介绍了对区域开发引起的灾害进行识别的方法及其对策分析。区域灾害识别可采用历史记录法,成因分析法、预测法等方法。区域灾害对策有非工程性和工程性两类,工程性对策应根据区域灾害的类型、频率、强度、损失及区域开发性质来决定,而非工程性对策中建立区域统一的防灾救灾组织管理  相似文献   
36.
几株亚硝化菌的筛选及初步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富集培养获得了几株自养型氨氧化菌,在进行形态学和生化检验之后,又设计了几对引物,以扩增亚硝化菌的特征性基因Amoa。试验表明,不同菌株采用不同引物,均扩增出了预期片段,所以可初步断定,所筛选到的菌种确为亚硝化菌。  相似文献   
37.
烟尘粒度识别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燃煤烟尘是影响大气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 ,由于烟尘中不同粒径的颗粒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危害程度有很大差异 ,其中尤以 1 0μm以下的尘粒危害为甚。本文通过对全市不同炉型和煤种进行烟尘粒度分级测定与研究 ,初步揭示了本地区燃煤排放烟尘中不同粒径尘的分布及组成 ,为深度治理烟尘污染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38.
初始环境评审中环境因素的识别和评价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初始环境评审是组织建立和实施环境管理体系的基础,而环境因素的识别和评价是这一过程的关键。探讨了识别和评价环境因素的准则,介绍了几种环境因素的识别和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39.
以重铬酸钾为供试物,用固体平板法和还原实验对铬(Ⅵ)土著还原菌进行筛选,用载片培养法、革兰氏染色法、鞭毛染色法、芽孢染色法对还原菌做初步的鉴定,共筛选出16株铬(Ⅵ)土著还原菌,并挑选出还原率相对较高的Z2(35.2%)、Z3(45.2%)、Z4(38.6%)、X8(30.4%)、X10(29.4%)作为铬(Ⅵ)的优势还原菌株。经初步鉴定,土著真菌Z2为黑曲霉(Aspergillusniger),Z3、Z4为镰刀菌属(Fusariumsp.),土著细菌X8、X10为芽孢杆菌(Bacillussp.)。实验的方法和成果将为铬(Ⅵ)污染土壤微生物治理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0.
从大亚湾核电站附近水体中分离筛选出一株抗锶放线菌(编号YF-64),研究了该菌株在不同环境参数条件下对锶的吸附效果和初步机理,通过形态和16S rDNA序列相结合的方法对菌株进行了分类鉴定,采用红外光谱(FT-IR)分析技术对菌株吸附前后进行表征,探讨其吸附机制。结果表明,抗锶菌株隶属于天蓝黄链霉菌(基因序列登录号:JF901702),菌株对Sr~(2+)具有较强的吸附效果,根据数据显示,当接触时间为50 min,pH值为6,Sr~(2+)初始浓度为50 mg/L,摇床转速为120 r/min时,该菌株的吸附效果达到最佳为44.29 mg/g;FT-IR结果显示,JF901702菌株对Sr~(2+)的吸附主要是由细胞壁上的羟基,次甲基,羰基起主要吸附作用。由此可知,JF901702菌株可作为经济、高效、环境友好的生物吸附材料进行废水重金属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