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65篇
  免费   356篇
  国内免费   1019篇
安全科学   84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372篇
综合类   2490篇
基础理论   416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51篇
评价与监测   336篇
社会与环境   469篇
灾害及防治   115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138篇
  2021年   149篇
  2020年   131篇
  2019年   138篇
  2018年   121篇
  2017年   145篇
  2016年   168篇
  2015年   216篇
  2014年   196篇
  2013年   274篇
  2012年   317篇
  2011年   312篇
  2010年   253篇
  2009年   201篇
  2008年   160篇
  2007年   174篇
  2006年   188篇
  2005年   138篇
  2004年   131篇
  2003年   125篇
  2002年   102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84篇
  1999年   78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63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7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2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根据2005南海三个重点海洋倾倒区,即九澳岛重点海洋倾倒区、黄茅岛重点海洋倾倒区、汕头重点海洋倾倒区的监测,分析其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的监测资料,采用富集系数法和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系数法对其富集度和潜在生态危害程度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在三个倾倒区表层沉积物所监测的重金属中,Cu和Pb元素的富集度相对最高,Hg和Cd元素的富集度较低,从空间上看,潜在生态危害系数评价结果显示,南海三个重点海洋倾倒区表层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对海洋生态系统的潜在生态危害非常轻微,均属于轻微潜在生态危害范畴,其中轻微潜在生态危害程度相对较重的是Cd和Hg元素,Cu和Pb元素的轻微生态危害程度较轻.  相似文献   
102.
模糊评价能有效的解决评价标准边界模糊和监测误差对评价结果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合理性.运用模糊数学法对天津滨海新区环境质量各因素进行定级评价,将各因素评价结果采用公式计数法进行二级赋权,较为客观评价了总体环境质量级别,为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3.
焦涛 《环境科技》2006,19(Z2):121-123
解决好圩区建设问题,有利于减轻洪涝灾害,促进水环境保护,实现水生态恢复。分析圩区建设的必要性,以及对水环境的负面影响,提出了圩区建设的原则和策略,防洪规划和水环境保护规划必须统筹兼顾,圩区建设工程与水环境建设工程应该相互利用,在提高全市防洪能力同时,保护好圩内水质和生态环境,改善城市水环境。  相似文献   
104.
湖泊水质参数空间分析中异常值的识别与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异常值的存在对湖泊水质参数局部估计精度产生重要影响 ,制约了地统计学在湖泊水质研究中的应用。文章以太湖为例 ,介绍了在湖泊水质参数研究中的三种异常值识别和处理的方法。应用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异常值的影响水平  相似文献   
105.
基于2003-01~2005-06利用静态箱法对太湖水-气界面CO2交换通量的观测,对太湖水-气界面交换通量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太湖水-气界面CO2交换通量存在明显的日变化,春、夏、秋、冬4季日平均通量分别为-0.79mg/(m2·h)、-4.89 mg/(m2·h)、-4.06 mg/(m2·h)和-2.56 mg/(m2·h),太湖均是CO2的汇.一般污染越重的区域,CO2通量值越大.藻型湖区水-气界面CO2交换通量季节变化不明显,草型湖区水-气界面CO2交换通量季节变化很明显,夏秋季高,冬春季低.CO2通量变化的可能相关因子还有天气情况、太阳辐射、风速及水温、pH、TA、Chla、TC、TN和TP等.  相似文献   
106.
辽宁阜新两类变质地区的构造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太古宙地壳在后寒武纪被改造的特点,可以将研究区──阜新地区划分为西部稳定区和东部线性杂岩带。而西部稳定区又可依据变质作用强度进一步划分为西部麻粒岩相区和东部用闪岩相区。本文通过西部麻粒岩相区和东部角闪岩相区岩石组合特征、变质作用演化的动力学以及发育于其中的韧性剪切带运动学、动力学和地球物理学特征的对比研究,确定麻粒岩相区为历闪岩相区的根部带,后期构造运动的右行拉伸作用,使上部的角闪岩相区与下部的麻粒岩相区发生分离,而后一起抬升剥蚀,从而处于平行位置。  相似文献   
107.
阳宗海水质污染及其控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由于近年N、P输入、输出失衡,大量营养盐滞留湖中,加以电厂温排水影响,阳宗海水体恶化加剧,两年出现大面积水华;且湖中鱼类结构不合理,数量偏少,导致水质变化。为此,必须取缔网箱及高密度堰塘养鱼,实施环湖截污,降低电厂排水温度,调整鱼类种群结构。  相似文献   
108.
重金属在淀山湖沉积物上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本文以淀山湖沉积物作为研究对象 ,研究了 Cu、Zn、Pb和 Cd在淀山湖沉积物上的等温吸附和沉积物对重金属吸附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 ,重金属 Cu、Zn、Pb和 Cd在淀山湖沉积物上的等温吸附符合 L angmuir模型 ,淀山湖沉积物对重金属饱和吸附量的大小顺序为 Zn>Cu>Pb>Cd。淀山湖沉积物的组成对重金属吸附有较大的影响 ,其中沉积物中粘粒对 Cu、Zn、Pb和 Cd的吸附最强。沉积物中有机质对 4种重金属也有较强的吸附 ,特别对 Zn的吸附最强。碳酸盐对 Zn的吸附较弱 ,而对 Cu、Pb和 Cd有较强的吸附。 p H值对重金属吸附也有较大的影响 ,吸附量随着 p H值的升高而增大。温度对吸附的影响则较小  相似文献   
109.
从生态环境角度论鄱阳湖区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钟业喜  刘影 《四川环境》2003,22(1):46-48,54
鄱阳湖区农业资源十分丰富,具有发展大农业的优越条件。本文通过对湖区农业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分析,指出湖区农业的非良性循环特性,提出防洪、抗旱、治涝、血吸虫病治理等对策措施,为湖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10.
琵琶湖是日本第一大淡水湖,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经济的发展,湖水水质逐步变坏。1977年湖的北部出现赤潮,1 983年湖的南部出现了湖泊富营养化的产物微囊藻。多年来,在深水区湖水温度分层情况下,叶绿素α或浮游植物主要分布在湖的表层。但在1 994年夏季降雨量极少的情况下,在深水区叶绿素α或浮游植物主要分布在温跃层的附近,这种现象在琵琶湖是罕见的。分析发现叶绿素的峰值在湖水温度分层时出现在温跃层的上部,而且底边界层同时出现了低溶氧和高浊度的现象。叶绿素α和溶氧、浊度的对应关系表明温跃层是一光合成活跃的区间。本文通过流体力学方程计算,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降低,粘滞力就会增加,在温跃层出现了随水深增加,粘滞力急剧增大的情况。由此可见颗粒物在温跃层顶的上部沉降速度比温跃层内快,因此颗粒物高浓度出现在温跃层内。计算结果同时发现,在水深10~20 m(对应于温跃层),分子扩散系数最小,一旦颗粒物进入这一区间就不易扩散出去。由于温跃层是一分子扩散系数小、粘滞力高的区间,所以温跃层是颗粒物和营养盐的富集区,出现了藻类和叶绿素浓度的峰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