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35篇
安全科学   6篇
环保管理   16篇
综合类   100篇
基础理论   12篇
环境理论   6篇
污染及防治   28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31.
在模拟酸性海洋大气环境中锌缓蚀剂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阔  杜敏  张静 《装备环境工程》2016,13(5):140-146
目的寻找有效抑制锌大气腐蚀的缓蚀剂配方。方法采用静态失重法、极化曲线法和交流阻抗法,研究模拟酸性海洋大气环境中,多聚磷酸钠单独使用以及分别与香草醛、碘化钾、硫脲复配使用时对锌腐蚀的缓蚀作用。结果多聚磷酸钠单独使用时对腐蚀介质中的锌具有较好的缓蚀作用,多聚磷酸钠与香草醛、碘化钾、硫脲之间有良好的协同缓蚀效应,最佳质量配比分别为3∶1,1∶2,1∶4。多聚磷酸钠以及多聚磷酸钠复配缓蚀剂属于混合抑制型缓蚀剂;它们能够在锌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从而抑制锌的腐蚀。结论寻找到的缓蚀剂配方能够有效抑制锌的大气腐蚀。  相似文献   
132.
开发新型的、无害化降解卤代烃污染物的处理方法已成为环境科学研究的难点和热点.有关卤代烃污染物的电化学氧化还原处理方法也逐渐引起了国际上的重视.在论述了电化学氧化和电化学还原两种方法处理卤代烃污染物的技术原理基础上,对电化学处理卤代烃污染物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着重介绍了目前应用该技术处理一些卤代烃污染物的电流效率以及电极研究的进展.探讨了电化学氧化还原降解技术在这一领域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3.
目的评价淡水管路中常用铜合金的耐蚀性。方法采用浸泡试验、电化学测试等手段研究B10铜合金、TUP紫铜、铝青铜三种典型铜合金在一级反渗透海水中的耐蚀情况,并通过正交试验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室内浸泡试验中,铜合金的质量损失速率在0.01 mm/a数量级,B10质量损失最小。随着温度的升高,B10极化曲线的阶跃不再明显。通过正交分析,与TDS、水质硬度相比,温度对铜合金在淡化海水中的耐蚀性影响最大。结论在三种试验铜合金中,B10耐腐蚀性较好,在一级反渗透海水中高温时表面连续成膜能力降低,对基体的保护作用不再明显,且温度对B10耐蚀性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34.
DSA类电极催化降解硝基苯及其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新兴的电化学催化系统,采用特殊工艺自制的DSA类电有作为阳极,对模拟硝基苯废水进行降解处理。结果表明,最佳试验条件为:电流密度15mA/cm^21、Na2So4浓度5g/L、pH以中性和碱性较好。在适合的条件下。硝基苯废水CODcr去除率可达到90%以上,DSA类电极能有效地催化降解硝基苯。对试验结果进行的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分析表明,硝基苯在电化学催化系统中的降解过程符合一级反应模型,在硝基苯质量浓度200mg/L、pH11.0、Na2SO4浓度10g/L、电流密度15mA/cm62的试验条件下,CODcr去除速度常数为0.0395min^-1。  相似文献   
135.
采用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技术,研究了2种紫铜在3.5%(质量分数)NaC1溶液中的腐蚀行为,比较了其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2种紫铜的自腐蚀电位先降低再升高,腐蚀速率先增大后减小.金相观察发现紫铜T2的第二相夹杂颗粒大小不均匀、晶粒粗大,经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后发现其夹杂的成分不同,这是导致其耐蚀性能出现...  相似文献   
136.
微生物燃料电池表观内阻的构成和测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梁鹏  范明志  曹效鑫  黄霞  王诚 《环境科学》2007,28(8):1894-1898
将微生物燃料电池内部各种阻力用表观内阻统一表征,在建立其等效电路的基础上将表观内阻分为欧姆内阻和非欧姆内阻2部分。通过稳态放电法测量微生物燃料电池表观内阻,在改变外电阻后稳定时间需要60s以上方能保证测定准确性,通过稳态放电法测定一室型微生物燃料电池的表观内阻为289?,当外电阻等于表观内阻时微生物燃料电池对外输出功率达到最大,为241mW/m2;通过电流中断法测量一室型微生物燃料电池的欧姆内阻为99?,测定结果与断电前电流强度无关;当一室型微生物燃料电池对外供电分别处于活化极化区、欧姆极化区和浓差极化区时,非欧姆电阻占总内阻的比例分别为93%、66%和75%,在电池对外供电达到最大时非欧姆占总内阻比例最低。提高微生物燃料电池产电能力需要同时降低电池的欧姆内阻和非欧姆内阻。  相似文献   
137.
应用大功率激电法对深部隐伏矿体的探测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激电中梯对承德槽子沟金矿区进行激电面积性测量,圈定出与金矿伴生的金属硫化物及氧化物引起的激电异常分布区带,利用激电测深查明地下极化异常体的展布,而后结合已知地质、物性资料布置验证钻孔,并取得了较好的勘查效果。本文总结出利用大功率激电方法勘查隐伏金矿的行之有效工作模式,该找矿模式可广泛应用于同类隐伏金矿的勘探之中,必将有力提高物探方法寻找隐伏金矿的勘探水平。  相似文献   
138.
采用电化学氧化法,利用自制Ti/RuO2阳极深度处理医药中间体生化处理二级出水,考察了不同工艺参数对NH3-N,CODCr,色度等3项指标去除效果的影响。在电流密度(I)为10mA/cm^2,电化学氧化停留时间为150min的情况下,处理后CODCr,NH3-N质量浓度分别达到80mg/L,2mg/L,色度稀释倍数为10倍,去除率分别达到了74.2%,98%和90%,出水能够达到DB32/939—2006《江苏省化工行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39.
低合金钢实海腐蚀电化学阻抗谱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采用交流阻抗,结合线性极化,研究低合金钢实海全浸初期电化学阻抗谱行为。结果表明,低合金钢实海腐蚀最初1周是腐蚀最剧烈阶段;低合金钢实海腐蚀分为2个阶段,浸泡的第1周为第1阶段,阻抗值迅速减小,采用等效电路Rs(Cdl,Rt)拟合;浸泡1周之后,阻抗值变化缓慢,且呈现波动趋势,采用等效电路Rs(Cf(Rf(Cdl,Rt)))拟合。  相似文献   
140.
研究固定反硝化菌活性炭纤维电极的阴极极化行为及其硝酸盐氮脱除率,考察了活性炭纤维电极电化学强化脱氮系统中生物过程对电化学过程的影响。实验表明,反硝化过程影响电极电化学反应,参数表观交换电流密度可用来表征体系反硝化菌的反硝化能力,新定义了生物效益量,其变化率与硝酸盐氮脱除率相关性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