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70篇
安全科学   12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27篇
综合类   211篇
基础理论   55篇
污染及防治   7篇
评价与监测   32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基于DPSIR模型的生态港口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港口指标体系的建立是生态港口从理论研究阶段进入可操作的实际应用阶段的重要步骤,建立生态港口指标体系的实质就是确定生态港口的具体建设内容和考核标准体系.在生态港口内涵的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建立生态港口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原则和方法,并根据"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模型框架,以天津生态港口建设为背景,建立了天津生态港口建设与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42.
将层次分析法与灰色关联分析法相结合,评价吴淞口挡潮闸3个备选方案对通航安全的影响。首先通过专家调查法,并对相关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确定吴淞口水闸建设工程方案通航安全影响评价指标,然后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权重,最后利用灰色关联分析建立灰色评价模型,得到关联序,定量分析各方案在通航安全影响方面的优劣,得出最优方案,为吴淞口建闸方案的确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3.
广州市水资源人口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资源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科学分析城市水资源承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并基于此协调人口与水资源的关系,建立适应于城市水资源承载力的人类生活与生产方式,将有助于实现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本文的计算思路是在对广州市水资源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构建广州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划定水资源承载力等级,对市各辖区相应的水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同时结合广州市人口规划预测的人口数量及未来的供水能力等进行预测,以此提出提升水资源承载力的相关政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44.
广州地区能源结构与污染控制战略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广州地区的能源结构以燃煤为主,针对广州的实际和未来的发展态势,为实现2000年全市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在1994年的水平,就如何削减二氧化硫排放量提出其控制战略和防治措施,阐述了控制和削减二氧化硫基本政策要点总体方案思路。   相似文献   
45.
本文就广州市生活用水量日益增长的现象,根据实际情况选取变化幅度较大和影响较显著的4 个指标,采用1992 年~1997 年的数据对广州市生活用水量变化进行了灰色关联分析,并提出了减缓该市生活用水量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6.
广州市大气中颗粒态多环芳烃(PAHs)的主要污染源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6  
采用特征化合物与因子分析对广州市大气中颗粒态PAHs的来源及其贡献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广州大气中颗粒态多环芳烃主要来源是机动车尾气排放和燃煤,其中机动车为主要污染源,占了69%,其次为燃煤,占了31%.冬季大气中颗粒态多环芳烃污染加重的主要原因为低温、无风的气象条件下形成的逆温效应,主要污染源为机动车的尾气排放;夏季颗粒态多环芳烃污染的增大同样是无风时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的结果,但此时燃煤对大气中颗粒态多环芳烃污染的贡献要略大于机动车尾气排放.  相似文献   
47.
镉(Cd)污染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开展Cd生物有效性研究及生态风险评价,有助于防治和减轻Cd的危害.通过分析海陆交互相土壤中的Cd含量及形态,揭示了土壤Cd的富集特征及变化规律,通过累积指数法(Igeo)、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Er)和风险评估编码法(RAC),对Cd的环境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①杂填土中Cd含量通常低于0.3mg·kg-1,素填土中Cd含量通常高于0.3mg·kg-1,海相沉积物Cd平均含量为0.36mg·kg-1,5 m以浅海相沉积物中Cd含量通常比5 m以深更高,陆相沉积物中Cd含量显著低于海相沉积物,Cd平均含量为0.10 mg·kg-1;②人工填土层(Q4ml)土壤Cd与CEC存在中度相关,相关系数为0.52(P<0.05),海相沉积物Cd含量与有机质含量存在低度相关,相关系数为0.49(P<0.05),镉全量及土壤理化性质均对土壤镉的形态分布的影响显著;③人工填土层和海相沉积物土壤地质累积指数以1 < Igeo < 2为主,均属于中度污染,人工填土层和海相沉积物土壤潜在生态危害指数以80 < Er < 160为主,存在较高潜在生态危害,各钻孔土壤酸可提取态Cd在总Cd中所占的比例均值均大于50%,普遍存在极高潜在生态风险.这些结果将为环境和农业决策提供良好的依据,为土壤污染调查和修复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48.
2012—2013年于春、夏、秋、冬四季对小溪港进行4次水环境质量调查,利用种类组成、种群数量、优势种、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和SI(污生指数)等指标分析小溪港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并对小溪港水环境质量状况进行评价. 结果表明:小溪港浮游植物共8门51种,其中绿藻门的种类数最多,共26种,占总种数的50.98%;其次为硅藻门,共9种,占17.65%;蓝藻门5种,占9.80%. 浮游植物数量年均值为184.16×104 L-1,主要为蓝藻门、绿藻门和硅藻门;峰值出现在夏季,为292.43×104 L-1,之后为春、秋和冬季. 小溪港的优势种共4门7种,分别为蓝藻门的微囊藻(Microcystis spp.),绿藻门的星芒衣藻(Chlamydomonas stellata)、丝藻(Planctonema sp.)、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硅藻门的小环藻(Cyclotella spp.),隐藻门的啮蚀隐藻(Cryptomonas erosa)、尖尾蓝隐藻(Chroomonas acuta). 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均显示出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其年均值分别为1.81、1.55、0.51;SI年均值为2.44. 总体上,小溪港水质污染状况为中污染.   相似文献   
49.
Guangzhou has ambitions to build itself into a world class metropolis by 2010.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the only way to achieve this magnificent goal. Based on the ecological perspectiv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the principles of ecosystem integrity, this paper develops an approach for evaluation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Guangzhou between 1986 and 1995. A hierarchical evaluation system of four tiers of sustainability indicators was established. Using the method of fuzzy multistage synthetic evaluation, sustainability development level index, QIx, was calculated for the indicators at the B, C, D, and E tiers. Development stages were identified based on these index values. The coordination degree among the economic, social, and natural subsystems was also computed. Further, an overall sustainability index for each year was computed by combining the development level index and the coordination degree. It was found that the urban ecosystem in Guangzhou had generally become more sustainable, in spite of fluctuations in coordination degree. The development level index of the economic subsystem has surpassed that of social and natural subsystems since 1995. Appropriate measures must be taken to ensur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among the subsystems for the purpos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50.
广州市交通干线附近细颗粒污染特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利用中山大学大气环境监测平台数据,对广州市交通干线附近的ρ(PM2.5)和ρ(PM1)进行了统计学分析,以研究交通干线附近细颗粒污染特征及变化规律. 结果表明:2008—2012年广州市PM2.5超标严重,但ρ(PM2.5)有所下降. 受季节性污染源及气象因素影响,广州市夏季ρ(PM2.5)平均值为42μg/m3,明显低于春、秋、冬三季. ρ(PM2.5)在工作日与周末差异明显,周末明显高于工作日,而ρ(PM1)在工作日与周末差异不明显. ρ(PM2.5)与ρ(PM1)日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整体上呈白天低、夜晚高,上午低、下午高的特征. ρ(PM2.5)日变化呈单峰,19:00左右达到最大值(53μg/m3);而ρ(PM1)呈双峰变化,在20:00左右达到高峰值(43μg/m3),上午09:00左右也有一小峰值(37μg/m3). ρ(PM2.5)和ρ(PM1)的相关性较好,R(相关系数)为0.94,PM1是PM2.5的主要构成颗粒,所占比重平均值为0.65. ρ(PM2.5)和ρ(PM1)均与交通流量存在相关性,在白天和夜晚变化趋势相一致,但交通流量白天与ρ(PM2.5)更为密切,夜晚则与ρ(PM1)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