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71篇
安全科学   17篇
废物处理   13篇
环保管理   37篇
综合类   160篇
基础理论   15篇
污染及防治   62篇
评价与监测   38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西安地区人工林土壤干层与水分恢复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为查明西安地区土壤干层和丰水年之后的土壤水分的恢复,利用烘干法研究了人工林地土壤含水量。结果表明,西安地区丰水年极端降水前杨树林,法国梧桐林、中国梧桐林和苹果林地大约1.5~4m深度范围内土壤含水量分别为9.3%、9.0%、9.7%和9.1%,普遍存在土壤干层,干层厚度约2.5m。丰水年之后土壤水分得到了很好的恢复,干层全部消失。经过1a左右的入渗,水分恢复深度可达6m左右。根据丰水年之后土壤含水量的不断消耗确定,西安地区丰水年之后一般经过3~4a左右的时间,人工林地的干层将会再次出现。发育弱的土壤干层并未影响到人工林的正常生长,表明在西安或与西安类似降雨量的黄土高原其他发展人工乔木林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2.
铁屑吸附-微波辐照-内电解协同处理结晶紫染料废水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结晶紫为模型化合物,提出了一种新的“铁屑吸附—微波辐照—内电解”协同处理染料废水的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吸附在铁屑表面的染料通过微波催化裂解和内电解协同作用迅速降解,染料溶液的脱色率和COD去除率分别达到99%和95%以上。废铁屑经8次使用后仍有良好的处理效果。研究了各种相关因素对染料废水脱色的影响。  相似文献   
53.
改性氧化铝微波诱导氧化处理雅格素蓝BF-BR染料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采用微波诱导氧化工艺(MIOP)技术,以改性氧化铝为催化剂,对雅格素蓝BF-BR染料模拟废水进行氧化处理.优化了处理工艺条件,实验在固液质量比为1:10(50mL雅格素蓝BF-BR水溶液中投加5.0g改性氧化铝)、微波功率为400W的条件下微波辐照处理5min.在此工艺条件下,对水中雅格素蓝BF-BR的脱色率可达到98%,COD去除率为87.4%.改性氧化铝在重复使用9次后仍能保持很高的脱色率.进一步研究表明在微波辐射场中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在改性氧化铝表面通过吸附.氧化协同作用而被迅速降解.反应动力学研究表明,该氧化过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反应速率常数k=0995min^-1,反应半衰期t1/2=0.697min.实验结果显示,在本实验中改性氧化铝比颗粒活性炭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54.
含油污泥薄层干燥特性及动力学模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薄层干燥方式进行含油污泥热干燥的研究,引入薄层干燥模型对含油污泥干燥过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Midilli模型比其他模型更适合含油污泥的薄层干燥分析。应用Fick扩散模型,得到80~140℃条件下含油污泥干燥的有效扩散系数变化范围为1.08×10-10~4.22×10-10 m2/s,其值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根据Arrhenius经验公式建立温度与扩散系数的关系,得到含油污泥干燥时水分扩散的活化能为27.26kJ/mol。  相似文献   
55.
Microwave (MW) technology can be used to vitrify contaminated soil wastes and immobilize heavy metal ions in soils. More than 93% of the Pb(II)-contaminated soil was vitrified to a glass/ceramic formation after 30 min of MW radiation. In a 6-year study, the Pb(II) concentration of the vitrified soil in the leaching test was less than 1.0 mg/l, which is substantially below the USEPA regulatory limit of 5.0 mg/l.  相似文献   
56.
微波联合消解流动注射光度法测定水中总氮和总磷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微波联合消解水样,采用流动注射分析技术,建立了在线测定水中总氮和总磷的快速分析方法.优化了试验条件,在线性范围内,总氮和总磷的工作曲线线性关系良好,检出限分别为0.03 mg/L和0.01 mg/L,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5%和1.2%,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6.7%~103%和98.8%~102%.  相似文献   
57.
微波消解-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土壤中铜锌铅镉镍铬   总被引:25,自引:5,他引:2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微波消解-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土壤中铜,锌,铅,镉,镍和铬。通过硝酸-氢氟酸-过氧化氢体系消解液对土壤样品消解,选择出微波最佳消解条件。对硝酸-盐酸-过氧化氢体系消解液和硝酸-氢氟酸-过氧化氢体系消解液进行消解对比试验,发现前者不能将土壤样品完全消解,后者能将样品消解完全,但需将消解液中剩余的酸赶尽,否则测定结果将明显偏低。微波消解土壤与传统电热消解相比,操作简便快速,可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58.
In this communication, a new design of solar-energy-based water distillation cum drying unit with parabolic reflector has been designed, fabricated, and tested. Bitter gourd and potato slices are chosen as a drying commodity. Thermal performance of the developed system has been evaluated based o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and using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s (convective, evaporative, and radiative) for solar distillation system have been observed to be 2.48–4.09, 13.25–52.38, and 8.75–9.66 W/m2°C, respectively. Overall thermal efficiency and exergy efficiency for the distillation system has been found to be 18.77% and 1.2%, respectively. The convective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for potato slices are observed higher for initial hours and decreases as the day progresses. The average convective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s for bitter gourd and potato slices have been observed as 2.18 and 5.04 W/m2°C, respectively. Experimental error in terms of percent uncertainty for bitter gourd and potato slices are found to be 42.93% and 37.06%, respectively. The present design of solar distillation and drying in a single unit could be beneficial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emote, arid, and rural areas.  相似文献   
59.
通过电渗透脱水技术及自然风干技术两种预处理方式降低污泥含水率,当污泥初始含水率相近时,研究经两种方式处理后污泥的干燥特性曲线,并对电渗透脱水污泥干燥特性曲线的优势情况进行探讨。在40—120℃的低温条件下,研究电渗透脱水污泥(泥饼厚度为3.5mm)的干燥特性曲线并分析其干燥特性。通过所得电渗透脱水污泥的干燥特性曲线,引人薄层污泥干燥模型进行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电渗透脱水污泥的干燥速率要优于自然风干污泥的干燥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电渗透脱水污泥的干燥速率随之升高,干燥到所需含水率的时间则随之减少。Logarithmic模型比其他模型更适合描述薄层电渗透脱水污泥在低温条件下的干燥特性。  相似文献   
60.
闫妍  孟忠伟  干平  陈鹏 《环境工程学报》2014,8(9):3865-3870
柴油机碳烟颗粒(PM)中可溶性有机组分(SOF)含量是其重要的特性参数,而真空干燥法可方便、高效、可靠地分析颗粒SOF含量,对其干燥条件的探索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首先采用模拟的柴油机颗粒,分析不同的干燥条件对模拟SOF(柴油、润滑油)挥发率的影响规律,得出模拟的SOF分析的最佳干燥条件;在此基础上,探索了真实柴油机颗粒SOF分析的最佳干燥条件为:干燥温度220℃、干燥时间3 h、真空度98 kPa,得知SOF组分干燥的难易程度介于柴油和润滑油之间;同时,根据此干燥条件,分析了排气管末端采集的真实碳烟颗粒的SOF含量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