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294篇
安全科学   10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447篇
基础理论   44篇
污染及防治   22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84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501.
阿魏酸酯酶是参与半纤维素降解的重要酶类. 为了提高阿魏酸酯酶的活性和其它性能,本文作者采用RT-PCR技术从黑曲霉CIB 423.1中克隆了编码阿魏酸酯酶A的cDNA,构建了外泌表达的质粒,并将其转化到毕赤酵母GS115进行表达. 通过检测培养液上清中的酶活,表明阿魏酸酯酶已成功在这一体系表达. 同时,本文还建立了快速、稳定的酶活检测体系,为后续对阿魏酸酯酶酶突变体活性进行高通量筛选奠定了基础. 图5 参17  相似文献   
502.
为探究毛竹林改种香榧后以及香榧种植年限的增加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的影响,并研究其与土壤肥力因子的关系,运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毛竹林、香榧5a、香榧+山稻5a、香榧10a和香榧30a 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及多样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土地利用改变后,土壤中细菌群落的Shannon指数和Chao l指数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503.
为了探究包头南海湖冰封期沉积物细菌群落多样性,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不同湖区4个采样点表层沉积物细菌进行测定.结果显示,不同区域物种多样性有一定差异.从门水平来看,沉积物细菌主要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蓝藻门(Cyan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从属水平分析,优势类群集中在硫杆菌属(thiobacillus)、未命名厌氧绳菌科(norank-f-anaerolineaceae)、未分类绿弯菌科(unclassified-p-Chloroflexi).对沉积物细菌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冗余分析,结果表明,TN、NH_3-N、C/N对沉积物细菌群落结构影响较大.thiobacillus在南海湖冰封期沉积物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预防黑臭水体发生具有重要作用,应在以后研究中得到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504.
高通量测序分析黄土高原退耕还林区土壤细菌群落特征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刘晓华  魏天兴 《环境科学》2021,42(9):4489-4499
为分析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土壤细菌群落特征,探讨微生物在植被恢复过程中对黄土高原退耕还林区土壤生态系统的作用,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以山西吉县典型森林生态系统人工林(人工刺槐林、人工油松林)、天然次生林和荒草地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土壤细菌α多样性、群落结构特征、功能预测以及土壤环境因子与细菌群落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各恢复模式共得到25门、66纲、129类、240科、392属、760种和2213 OTUs;细菌群落的丰富度存在显著差异,均表现为草地 > 天然次生林 > 人工刺槐林 > 人工油松林.在门分类水平上,天然次生林和草地与人工林之间群落的相对丰度变化存在差异性,但差异性不显著.α-Proteobacteria、β-Proteobacteria和δ-Proteobacteria在天然次生林土壤中的相对丰度要高于其他4种恢复模式,而在草地中的相对丰度最低.在土壤环境因子中TN和pH对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较大,优势细菌门类与TN和pH具有显著相关性,其中TN与Actinobacteria (放线菌门)呈显著正相关,pH与Proteobacteria (变形菌门)呈显著正相关,与Actinobacteria (放线菌门)呈显著负相关,而Acidobacteria (酸杆菌门)与TN和pH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土壤细菌群落主要涉及细胞运动,信号转导机制,氨基酸转运和代谢、辅酶的运输和代谢等24个二级功能,均表现出功能上的丰富性.本研究结果可为黄土高原退耕还林区植被恢复的效益评价提供良好的数据基础,并为人工林的合理经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05.
罗路云  金德才  王殿东  陈昂  张德咏  曾军  匡炜  张卓  刘勇 《环境科学》2021,42(10):4988-4997
稻田重金属污染每年造成水稻产量的巨大损失,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因此,了解不同镉污染水平下水稻土微生态及理化性质的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16S测序技术探讨稻田土壤光合细菌群落对不同镉污染水平的响应.结果表明,随着镉污染程度升高,pH值、总镉和有效镉含量逐渐降低.高镉组、中镉组和低镉组的土壤α多样性差异较小,富集的光合细菌种群具有显著差异,光合细菌群落之间也均具有显著差异.高镉组光合细菌物种之间有效连接明显多于中镉和低镉组,连接更紧密且密度更高.碱性氮、pH、有效磷、有效钾、总氮、总磷、有机质、总镉和有效镉是影响光合细菌群落的重要因素,与光合细菌群落显著相关,解释了59.90%的光合细菌群落变异,其中有效镉含量与Methylorubrum populiMethylorubrum extorquensMethylobacterium sp.Leaf125和Rhodopseudomonas sp.AAP120显著正相关(R>0.05,P<0.05).本研究对了解镉污染对稻田土壤特定功能微生物种群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06.
曹曼曼  王飞  周北海  陈辉伦  袁蓉芳 《环境科学》2021,42(10):4998-5009
利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了北京市怀柔区前安岭铁尾矿库周边春季和夏季芦苇根际土壤微生物和根内生菌的组成.测序结果表明:在门水平共鉴定出40个门类,在各样本中,变形杆菌(Proteobateria)和放线菌(Actinobacteriota)均是优势菌门,在所有样本中二者之和所占比例均大于80%;在属水平,假杆菌属(Pseudarthrobacter)在根际和根内均占优势.α多样性分析表明,根际土壤微生物的物种丰富度(Sobs、Chao)和物种多样性指数(Shannon、PD)均显著高于根内生菌,Sobs、Chao、Shannon和PD指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差值分别为1336、1582.24、6.48和81.18.β多样性分析表明,根际土壤微生物和根内生菌的群落组成差异显著,而不同季节的样本之间差异并不明显.另外,各样本中的优势菌种,如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节杆菌属(Arthrobacter)和链霉菌属(Streptomyces)对重金属具有较强的耐受性.独有和共有微生物分析结果显示,在774个属中,共有250个属在4种类型的样本中同时存在,这表明不同样本的微生物群落组成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与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的相关性分析表明,Ni、Fe、有效磷、有效硫和有机质与微生物群落显著相关.通过COG功能预测发现,芦苇根际土壤和根内样本中的微生物代谢功能(如能量生产与转换、氨基酸转运与代谢、碳水化合物转运与代谢和无机离子转运与代谢)十分丰富.  相似文献   
507.
铬污染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其构建机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于皓  安益君  金德才  靳拓  王兴润 《环境科学》2021,42(3):1197-1204
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铬(Cr)已经成为我国主要的土壤重金属污染物之一,严重地影响了土壤生态环境以及居民的身体健康.本研究以河北省某制革工厂污泥堆周边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不同污染程度土壤样品中的细菌群落结构及其群落构建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铬污染显著地影响了土壤理化性质以及微生物群落.不同铬污染程度的土壤样品中,细菌群落结构与组成差异显著.高浓度的铬污染能降低土壤细菌群落的α多样性.铬污染土壤样品中的细菌共分为55个门,其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为优势菌门(相对丰度>5%).铬污染土壤中,细菌群落在构建过程中以决定性过程为主,随机性比例随着铬含量的升高而降低,并且均为同质性选择过程.土壤中总铬含量、含水率、pH、有机质与细菌群落显著(P<0.05)相关,是影响细菌群落结构的主要驱动因子.  相似文献   
508.
岩溶区稻田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及功能类群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真菌是土壤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重要驱动者,然而岩溶区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和功能类群具有怎样的特征还未见报道.以桂林毛村岩溶试验场稻田耕层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比较岩溶区和非岩溶(红壤)区(对照)水稻生长季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并用FUNGuild对真菌进行功能预测.结果表明,毛霉菌门(Mucoromycota)在岩溶区的平均相对丰度为4.87%,显著低于其在非岩溶区的平均相对丰度(29.92%);被孢霉纲(Mortierellomycetes)在岩溶区的平均相对丰度为3.36%,显著低于其在非岩溶区的平均相对丰度(29.15%),球囊菌纲(Glomeromycetes)、壶菌纲(Chytridiomycetes)和外担菌纲(Exobasidiomycetes)在岩溶区的平均相对丰度分别为0.91%、0.98%和0.23%,显著高于其在非岩溶区的平均相对丰度(0.47%、0.28%和0.04%); Ramophialophora和翅孢壳菌属(Emericellopsis)在岩溶区的平均相对丰度分别为2.39%和1.25%,显著高于其在非岩溶区的平均相对丰度(0.05%和0.09%),而被孢霉属(Mortierella)在岩溶区的平均相对丰度为3.04%,显著低于其在非岩溶区的平均相对丰度(28.34%).岩溶区优势OTUs为OTU141、99和192等32个OTUs;在优势OTUs和土壤理化性质相关性网络图中,岩溶区的OTU69(Emericellopsis terricola)和OTU138(Westerdykella globosa)与阳离子交换量、交换性钙离子和总磷的连接度较高.共生营养型和病理-腐生过渡型在岩溶区平均丰度分别为1.29%和1.50%,显著高于其在非岩溶区的平均丰度(0.08%和0.09%),而腐生-共生过渡型在岩溶区的平均丰度为10.81%,显著低于其在非岩溶区的平均丰度(63.69%);岩溶区和非岩溶区最优势真菌分别是粪腐生-木质腐生菌和内生菌根-植物病原-未定义腐生菌,平均丰度分别占优势OTUs的9.73%和45.93%.以上研究表明,岩溶区稻田较高的阳离子交换量、交换性钙和总磷等土壤因子对优势真菌群落和功能类群的构建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09.
细胞表面疏水性是在研究细胞黏附物体表面领域最值得研究的细胞表面特性,研究表明其对疏水性有机物的去除率呈相关性。文章在对疏水性石油烃降解菌HDB-1生理生化特征、疏水能力及降解能力研究的基础上,继续对其16SrDNA序列进行分析,同时对其的营养平衡进行讨论。实验表明,PCR测序与细胞分类法得到的结果一致,菌株HDB-1属于假单胞菌属细菌(Pseudomonas),氮、磷则是影响HDB-1菌降解石油的限制因素。  相似文献   
510.
音乐家使用音符组成美妙的音乐;诗人凭借字句的安排咏出千古绝唱;基因测序研究者,则利用基因解读生命的密码,向人类探索生命本源的终极梦想不断迈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