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8篇
  免费   125篇
  国内免费   434篇
安全科学   55篇
废物处理   38篇
环保管理   23篇
综合类   814篇
基础理论   147篇
污染及防治   178篇
评价与监测   16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79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104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Cr3+离子掺杂对负载TiO2薄膜光催化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钛酸丁酯和CrCl3·6H2O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在钛片、玻璃、釉面瓷砖、陶瓷、不锈钢和铝片六种载体上制备了Cr3 掺杂TiO2薄膜。讨论了不同Cr3 掺杂浓度下,不同载体表面上制备的TiO2薄膜对甲基橙脱色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Cr3 对TiO2薄膜的掺杂效果与载体的类型密切相关,并且不同载体其Cr3 掺杂的最佳浓度也不同。Cr3 掺杂后,TiO2薄膜光催化活性提高最大的是釉面瓷砖,其次是玻璃、钛片、铝片、陶瓷,最差的是负载不锈钢。  相似文献   
992.
温室气体浓度上升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氧化亚氮(N2O)作为痕量温室气体,在全球气候变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河流和水库被认为是N2O释放的活跃区域,然而目前研究多集中在对单一河流或水库的监测,对大范围河库系统的N2O研究仍相对欠缺。选取澜沧江(云南段)流域作为考察对象,在2022年4月、8月采用悬浮箱采集24个点位的水-气界面的气体样品,并于实验室通过气象色谱仪检测气样氧化亚氮浓度,探究该流域干支流N2O释放通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同时,测定了水体水环境参数,解析其时空差异的环境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在时间尺度上,澜沧江(云南段)旱季N2O通量均值低于雨季。旱季N2O通量均值为0.10 mg·m-2·d-1,雨季为0.18 mg·m-2·d-1,其中旱季干流均值为0.11 mg·m-2·d-1,支流为0....  相似文献   
993.
报道了以N、N-二甲基苯氨、对氨基苯乙酮为偶联、重氮试剂,利用醌式染料的合成反应测定NO2-的新方法。本法灵敏度高(ε=5.33×104),选择性好,无试剂空白。NO2-在0~800μg/L内服从比耳定律。醌式染料及试剂均稳定,已用于环境水中NO2-的测定。  相似文献   
994.
为解决餐厨垃圾厌氧发酵沼液处理的难题,研究采用混凝沉淀-气浮-间歇曝气MBR组合工艺对餐厨垃圾发酵沼液进行处理。结果表明,经混凝沉淀-气浮预处理,COD、TP、SS、动植物油去除效率分别达到85.3%,98.7%,99.4%和99.4%;氨氮和总氮的去除效果较差,去除率分别为49.96%和52.63%。进一步考察了间歇曝气MBR在不同C/N比下对COD、氨氮和总氮的去除效果,综合考虑工艺运行的技术经济合理性,C/N比为3为最优运行条件,COD、氨氮和TN的去除率分别为87.63%、98.40%和96.67%。经混凝沉淀-气浮-间歇曝气MBR组合工艺处理,出水水质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三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995.
溶胶-凝胶Ag-Al2O3催化剂还原稀燃氮氧化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地研究了培烧条件、氧气浓度、C/N摩尔比等因素对溶胶-凝胶Ag(5)-Al2O3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氧气浓度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表现为促进低温活性和抑制高温活性;催化剂的最佳焙烧条件为焙烧温度600℃和升温速率5C/min;催化剂的活性随着C/N摩尔比的降低而降低。此外,还考察了空速对Ag(5)-Al2O3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在较大的空速范围内具有良好的活性。  相似文献   
996.
谭晓东  侯炜 《环境》2004,(3):30-31
首次暴发 1878年,禽流感在意大利的首次暴发使人们开始认识这种极具杀伤力的传染病。此后,禽流感病毒在近两个世纪中,不断地侵袭着整个世界。特别是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起,禽流感在欧亚大陆的暴发日趋频繁。这种病毒的肆虐不但给许多国家的家禽养殖业带采了沉重打击,同时也向全人类的健康提出了新的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997.
试验采用Fe3+-Ce4+双元素共掺杂改性的TiO2光催化剂在自制的边光上流型光催化反应器中处理人造丝织物印染废水。在成功地解决了催化剂与水分离的同时,达到了充分发挥双元素改性TiO2光催化剂性能的目的。试验结果表明,催化剂投加量、pH值、曝气量、反应时间等指标对光催化效果有影响。在上流型反应器中加入10 g/L双元素掺杂改性的TiO2光催化剂,曝气量0.5 m3/L,处理水样240 min后出水水质色度去除率为97.6%,COD去除率为73.9%,去除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98.
邹震  许路  乔伟  唐茂森  金鹏康 《环境科学》2024,45(2):885-897
以椰壳和硼酸为原料,通过简单的一步热解法制备出新型硼掺杂椰壳介孔炭材料(B-CSC)用于水中四环素类污染物的高效吸附去除.系统研究了关键制备条件热解温度和硼碳质量比对其吸附性能的影响,使用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仪(BET)、场发射扫描电镜(SEM)、X射线光子能谱仪(XPS)、拉曼光谱仪(Raman)以及Zeta电位仪(Zeta)对其微观结构及物化性质进行了表征分析.系统考察了初始pH值、不同金属阳离子以及不同背景水质条件对其吸附效果的影响.结合材料表征与相关分析等对其强化吸附机制进行了深入讨论与分析.结果表明,一步热解能够将硼掺入椰壳炭的表面及晶格,导致其拥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引入硼的形态主要是H3BO3、B2O3、B和B4C.B-CSC对四环素的吸附量达到297.65 mg·g-1,是原始椰壳介孔炭(CSC)的8.9倍.同时,B-CSC对于水环境中常见污染物罗丹明B(RhB)、双酚A(BPA)和亚甲基蓝(MB)的吸附量分别高达372.65、255.24和147.82 mg·g-1.B-CSC对四环素的吸附过程是物理化学作用共同主导的,主要涉及液膜扩散、表面吸附、介孔与微孔内扩散和活性位点吸附,H3BO3是其主要吸附位点.吸附强化机制主要是硼掺杂降低了其碳网络的化学惰性,增强了其与四环素分子的π—π相互作用和氢键作用.  相似文献   
999.
长期氮(N)沉降及其诱导的N、磷(P)养分平衡性对森林生长与生产力的生态反馈效应已成为当前森林生态学研究的前沿与热点,但目前大多研究主要基于已有文献数据整合分析,而缺乏野外原位系统性研究与试验证据.以西南亚高山两种典型人工针叶林——云杉(Picea asperata)林和华山松(Pinus armandii)林为对象,...  相似文献   
1000.
好氧反硝化脱氮气态中间产物的研究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对好氧反硝化处理硝氮废水产生的中间气态产物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系统的好氧反硝化会产生一定量的中间气态产物NO、N2O,但逸出量相对较少,在进水COD/N=10时,NO逸出0.43mg,占总脱氮量的0.17%,N2O逸出9.17mg,占总脱氮量的3.55%;进水COD/N=20时,NO逸出0.23mg,占总脱氮量的0.05%,N2O为0.78mg,占总脱氮量的0.17%。同时发现碳源是影响好氧反硝化进程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