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9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148篇
安全科学   28篇
废物处理   37篇
环保管理   20篇
综合类   263篇
基础理论   99篇
污染及防治   88篇
评价与监测   17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介绍了B/S结构的环境信息系统的优点及其环境信息系统的基本框架,并对所包含的组件及功能作了详细的分析,认为B/S结构的环境信息系统使用方便、易扩展、可移植性好。  相似文献   
112.
苯并(a)芘是一种强致癌物,在环境和食品中普遍存在,并能在土壤和生物体内蓄积,最高容许浓度的确定应考虑到环境中的“本底”水平和灌溉水中的实际含量以及对机体的毒理危害程度,建议灌溉污水中苯并(a)芘的最高容许浓度为0.05μg/L.  相似文献   
113.
南黄海鳀鱼产卵场大型底栖生物次级生产力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2001至2003年南黄海鳀鱼产卵期在鳀鱼产卵场33个站考察采集的大型底栖生物定量样品资料,利用Brey's(1990)的经验公式对调查海区进行了大型底栖生物栖息密度、生物量、次级生产力和P/B值的研究计算.结果表明,该海域大型底栖生物平均栖息密度为194.3 ind.m-2,平均生物量以去灰干重计,为4.08 g m-2,平均次级生产力以去灰干重计,为4.09 g m-2a-1.研究表明,生物量和次级生产力受水深的影响.平均P/B值在研究海域为1.32a-1.对研究结果与整个南黄海、渤海和东海的结果进行了比较与讨论,证明生产力随水深的加大而降低,P/B值随水温升高而升高.图2表1参25  相似文献   
114.
研究了脊髓灰质炎病毒 (Poliovirus1,PV1)、脆弱拟杆菌噬菌体 (bacteriophageinfectingBacteroidesfragilis,B .fp)在不同水样 (自来水、超纯水、闽江水、生活污水和滤膜过滤除菌生活污水 ) ,不同温度 (4℃、2 0℃、35℃ )条件下的灭活动力学 .结果显示 :温度是导致病毒灭活的重要因素 ,温度升高 ,病毒灭活速率加快 .同时 ,某些水质因子也明显影响病毒的灭活 .实验结果还表明 ,在任一灭活实验条件下 ,B .fp的灭活速率都比PV1低 ,表明B .fp是一个更合适的用于指示水体病毒污染程度与灭活效率的指示生物 .图 4表 2参 2 1  相似文献   
115.
Keshan disease (KD) occurs in a wide geographic belt stretching from the Heilongjiang Province in northeastern China to Yunnan Province in southwestern China, including Huangling County, Shaanxi Province. In order to research relationships between eco-environmental geochemistry and KD pertaining to Se, Mo, B, Zn, Mn, and Cu, this investigation was conducted in the Jiantou KD area in Huangling County, one of the areas in China where the incidence of KD is highest. Environmental samples (rock, soil, plant and childrens hair)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area. Se in plants is low, ranging from 0.03 to 0.06 µg Se g–1 in corn, potato and soybean. Se contents in childrens hair are normal or reach the limitation of dangerous level. This study reports 0.18 µg Se g–1, B <40 µg g–1, and Mo <1.0 µg g–1 in aeolian soil, 0.14–0.38 µg Mo g–1 and 3–8 µg B g–1 in corn and potato (daily staple food for local human beings in the area). The Jiantou KD area is one where the elements Se, Mo and B are deficient. It is proposed that the deficiency of elements Se, Mo and B may be involved in the pathogenicity of KD with respect to the eco-environmental system because Se, Mo and B are essential micronutrients for plants and human beings. It seems that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Zn–Mn–K–Pb–Ba associations and KD.  相似文献   
116.
采用B/A法对印染废水处理工艺条件控制进行系列试验.探索了微生物种群与有机污染物降解率的关系.获得了提高水质达标率的数据:COD<90 mg/L,BOD5<20 mg/L,挥发酚<0.5 mg/L,石油类<0.5 mg/L,NH3-N<15 mg/L;CN-<0.5 mg/L,S2-<1 mg/L,pH在6~9范围内,筛选优化B/A法处理印染废水的工艺设计.  相似文献   
117.
采用海藻酸钠对光合细菌进行包埋,并在固定化过程中加入壳聚糖,研究添加了壳聚糖的固定化细胞在不同条件下对活性艳红X-3B的脱色效果及其降解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在厌氧条件下,X-3B的脱色效果较好;染料浓度在30~300 mg/L之间变化时,厌氧降解动力学方程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降解速率与染料初始浓度之间关系符合Michaelis-Menten方程,反应动力学参数Km=374.96 mg/L,Vmax=7.53 mg/L·h.振荡有利于脱色并使半衰期缩短;固定化小球可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118.
亚铁催化声化学降解罗丹明B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比较了不同金属离子对罗丹明B的声化学降解作用,发现超声时加入Fe^2+反应速率常数为单独超声波降解时的1.6倍,反应在前5h内符合假一级动力学。研究了亚铁离子强化声化学对罗丹明B的降解作用,考察了Fe^2+用量,溶液初始pH值,曝气,反应温度和超声功率等因素对脱色速率的影响。研究表明,酸性条件有利于染料的脱色;有曝气时的声化学脱色速率常数是单独超声时的6倍;声化学反应的活化能较低,反应在低温就可以进行;超声功率的改变对脱色速率的影响不大。UV-VIS扫描图谱显示,染料在225nm和256nm处的紫外吸收明显降低,初步探讨了罗丹明B的降解机理。  相似文献   
119.
Xu Y 《Chemosphere》2001,43(8):1103-1107
The degradation of a common textile dye, Reactive-brilliant red X-3B, by several advanced oxidation technologies was studied in an air-saturated aqueous solution. The dye was resistant to the UV illumination (wavelength λ  320 nm), but was decolorized when one of Fe3+, H2O2 and TiO2 components was present. The decolorization rate was observed to be quite different for each system, and the relative order evaluated under comparable conditions followed the order of Fe2+–H2O2–UV  Fe2+–H2O2 > Fe3+–H2O2–UV > Fe3+–H2O2 > Fe3+–TiO2–UV > TiO2–UV > Fe3+–UV > TiO2–visible light (λ  450 nm) > H2O2–UV > Fe2+–UV. The mechanism for each process is discussed, and linked together for understanding the observed differences in reactivity.  相似文献   
120.
五爪金龙对薇甘菊的化感效应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五爪金龙是薇甘菊入侵群落中伴生的主要藤本植物之一。运用室内生物测定方法,以薇甘菊种子为受体,测试了五爪金龙水浸提液对薇甘菊的化感效应,结果如下:五爪金龙叶片0.1、0.2和0.3g·mL-1(以鲜叶质量计)的三种浓度水浸提液对薇甘菊种子萌发及根长生长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抑制效应随浓度增加而增大,综合化感效应指数分别为-0.72、-1.2和-2.49,综合抑制率分别为35.29%、50.39%和67.27%。随着浸提液浓度的升高,薇甘菊的种子萌发抑制率从30.77%增至61.54%,而根长生长的抑制率则从60.65%增至82.92%,其受到的化感效应RI值是同浓度下种子萌发率的3~3.6倍,表明浸提液对薇甘菊根长生长的抑制作用更大。浸提液处理使薇甘菊的叶绿素含量及叶绿素a/b比值均降低,说明薇甘菊的光合作用也受到抑制。上述结果表明五爪金龙具有较强的抵御薇甘菊入侵危害的化学性防御潜力,这对其在薇甘菊入侵群落中的伴生生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