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1篇
  免费   183篇
  国内免费   298篇
安全科学   54篇
废物处理   19篇
环保管理   57篇
综合类   1039篇
基础理论   123篇
污染及防治   122篇
评价与监测   214篇
社会与环境   32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93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73篇
  2016年   113篇
  2015年   146篇
  2014年   132篇
  2013年   105篇
  2012年   100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东亚大气可吸入颗粒物时空分布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利用嵌套网格空气质量模式(Nested Air Quality Prediction Model System,NAQPMS)模拟研究了2010年东亚地区可吸入颗粒物(PM10)的时空演变,并初步评估了其对人群健康的危险度.结果表明,NAQPMS模式能够合理地反映东亚地区PM10的时空分布,不同季节观测值和模拟值的总体相关系数达到0.65~0.85.2010年东亚PM10的地面浓度高值区(100μg·m-3)出现在我国华北、华中和内蒙古中西部等地区.其中,无机盐(硫酸盐、硝酸盐和铵盐)对我国东部PM10的贡献最大(10~70μg·m-3,20%~50%);一次PM10次之(5~50μg·m-3,10%~30%),有机物(5~30μg·m-3,10%~20%)和黑炭(3~20μg·m-3,3%~5%)紧随其后.PM10可以引起我国东部人群急性总死亡率增加2%~5%,对我国居民的健康水平构成了一定威胁.  相似文献   
102.
针对空气中PM2.5污染物的传播问题,以西安市的情况为实例,合理考虑风力等天气和季节因素的影响,建立能够刻画该地区PM2.5的发生和演变规律的有风高斯点源扩散数学模型,代入相关数据后,利用MATLAB软件求解出PM2.5污染源由一区扩散到另一区的浓度,最后由综合的各区总浓度得出PM2.5污染源的位置,并与该市实际检测到PM2.5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确定的位置比较准确,该方法能为城市污染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3.
依据太原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采用Daniel趋势检验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和回归分析法研究了“十一五”期间太原市的环境质量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从年均浓度值分析来看,除NO2外,SO2和PM10都存在超标现象,长期来看,三种污染物浓度下降趋势明显,这与太原市环境保护行动密切相关.月际间浓度值差异除PM10在春季出现波动外,SO2和NO2均呈现“U”型曲线,这种规律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三种主要大气污染物污染指数都有所下降,但太原市区空气污染仍以SO2和PM10为主,说明烟煤型污染的空气污染特征没有改变.主要大气污染物的空间浓度分布不均与地形和气象特征以及城市布局和污染源排放有直接关系.太原市“十一五”期间大气环境质量整体改善,但形势依然严峻.  相似文献   
104.
利用2013年唐山市全年六个监测点的PM10和PM2.5的24小时连续监测数据,分析了唐山市大气中PM10和PM2.5的浓度时间变化特征,讨论了两者之间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5.
2010年4月-2011年3月,对福建省厦门至泉州沿海地区大气中悬浮颗粒物(PM10)和颗粒态汞(TPM)进行为期一年的观测,结果表明其大气中PM10和TPM的浓度范围分别为6.4~426.5μg/m3和18.2~3879.4 pg/m3,PM10和TPM平均浓度分别为122.5μg/m3和947.9pg/m3。不同采样点PM10和TPM浓度的季节变化趋势稍有不同,但大致都呈冬高夏低的趋势。PM10和TPM浓度的季节变化趋势主要与气温、逆温层、降雨量等气象条件有关。同时研究分析了TPM的昼夜变化趋势,结果表明TPM浓度在春冬季主要表现为夜间浓度高于日间浓度,夏秋季则为日间浓度高于夜间浓度。  相似文献   
106.
在一台电控增压中冷四缸柴油机的进气道上加装一套电控喷射装置,使其运行柴油/甲醇双燃料(DMDF)模式.研究了甲醇中Ti O_2添加剂的添加量及同一添加剂添加量在不同甲醇分散系喷射量时对发动机大负荷工况的燃烧和颗粒物(PM)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甲醇中添加适量(30和100 mg·kg~(-1))的纳米Ti O_2能够使爆发压力升高,对燃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添加过量(100 mg·kg~(-1))会对燃烧产生不利影响.加入纳米Ti O_2后,干炭烟烟度排放和积聚态颗粒数明显降低,在添加剂添加量为1000 mg·kg~(-1)时,最大降幅分别达到26.8%和29.4%,而核态颗粒物排放变化不大.在相同添加剂添加量下,增加甲醇分散系替代率R_m会使放热始点后移,放热更加集中,爆发压力增大,干炭烟烟度和颗粒物排放均大幅度降低.在添加剂添加量为100 mg·kg~(-1)时,与R_m=10%相比,R_m=40%时爆发压力增加0.94 MPa,放热率峰值增加53.5%,烟度、核态颗粒数、积聚态颗粒数和颗粒物总数的降幅分别达66.9%、42.3%、67.0%和58.0%.  相似文献   
107.
郑州市 PM2.5和 PM10质量浓度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郑州市2013年PM2.5和PM10颗粒物连续自动监测数据,对郑州市各国控站点的PM2.5和PM10的达标情况、变化趋势等进行探讨分析。结果表明:2013年郑州市PM10和PM2.5的年均质量浓度均超过了新标准规定的年均值二级标准限值。 PM10和PM2.5月均值峰值出现在1月和10月,谷值出现在8月,各月PM2.5的超标天数都大于PM10。PM10和PM2.5冬季的日均值浓度明显高于其他季节,呈双峰型,夜晚浓度整体高于白天;PM2.5春、夏、秋三季日变化呈单峰型,PM10夏季和秋季呈单峰型,春季呈双峰型。 PM2.5和PM10日均值有着非常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PM2.5和PM10浓度的比值(p)10月最高。  相似文献   
108.
This paper models the monthly price volatilities of four precious metals (gold, silver, platinum and palladium prices) and investigates the macroeconomic determinants (business cycle, monetary environment and financial market sentiment) of these volatilities. Gold volatility is shown to be explained by monetary variables, but this is not true for silver. Overall, there is limited evidence that the same macroeconomic factors jointly influence the volatility processes of the four precious metal price series, although there is evidence of volatility feedback between the precious metals. These result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view that precious metals are too distinct to be considered a single asset class, or represented by a single index. This finding is of importance for portfolio managers and investors.  相似文献   
109.
Particles from channelled emissions of a battery recycling facility were size-segregated and investigated to correlate their speciation and morphology with their transfer towards lettuce. Microculture experiments carried out with various calcareous soils spiked with micronic and sub-micronic particles (1650 ± 20 mg Pb kg−1) highlighted a greater transfer in soils mixed with the finest particles. According to XRD and Raman spectroscopy results, the two fractions presented differences in the amount of minor lead compounds like carbonates, but their speciation was quite similar, in decreasing order of abundance: PbS, PbSO4, PbSO4·PbO, α-PbO and Pb0. Morphology investigations revealed that PM2.5 (i.e. Particulate Matter 2.5 composed of particles suspended in air with aerodynamic diameters of 2.5 μm or less) contained many Pb nanoballs and nanocrystals which could influence lead availability. The soil-plant transfer of lead was mainly influenced by size and was very well estimated by 0.01 M CaCl2 extraction.  相似文献   
110.
东北地区城市大气颗粒物中多环芳烃的污染特征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2008年4月至2009年1月期间,在东北三省(辽宁、吉林、黑龙江)设立30个观测点位,研究了东北城市大气颗粒物中PAHs的浓度水平、分布及来源.结果表明,不同季节14种PAHs总浓度的变化范围是16.3 ~712.1 ng/m3,呈冬季高、夏季低的季节变化特征;PAHs组成以4~5环化合物为主,3~4环化合物受温度的影响较大,表现出较强的季节波动;8个城市中抚顺和吉林PAHs污染最重,城市不同功能区中以工业区污染较重;燃煤和机动车尾气是区域PAHs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