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2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211篇
安全科学   25篇
废物处理   11篇
环保管理   5篇
综合类   397篇
基础理论   92篇
污染及防治   81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91.
李会茹  曾锋  崔昆燕 《环境化学》2005,24(2):189-192
通过驯化富集培养,从处理焦化厂废水的活性污泥中分离获得一株可以在好氧条件下利用邻苯二甲酸酯(PAEs)作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的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fluorescens编号Z1999),研究了P.fluorescensZ1999对PAEs的降解条件,揭示了P.fluorescensZ1999降解PAEs的动力学特征.试验结果表明,P.fluorescensZ1999对PAEs降解的最佳条件为pH65—80,温度20—35℃,菌种量002—45%,富集驯化时间18—24h.P.fluorescensZ1999可有效降解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nBP).在初始浓度为100—750mg·ml-1范围内,DMP,DEP,DnBP的降解反应遵循二级反应动力学方程∶-dS/dt=K2S2 K1S K0,r2=09686—09997.随PAEs浓度和支链烷基碳数的增加,P.fluorescensZ1999对PAEs的最大降解速率p下降,半衰期T1/2增大,抑制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92.
藻菌混合固定化及其对污水的净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首先将铜绿微囊藻和细菌在相同条件下共同培养,探索藻菌共生体系的最佳生长条件。然后将铜绿微囊藻和细菌混合固定化,比较混合固定和单独固定对污水中NH3-N和PO4^3--P的净化效率。结果表明,固定化混合藻菌体系对污水中NH3—N和PO4^3--P的去除效率明显高于单独固定化体系,并且随着实验时间的延长,对污水中NH3—N和PO4^3--P的去除效率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93.
通过MBR+CSTR两段好氧法对精对苯二甲酸生产废水进行处理,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经过MBR反应器,CODCr由5000mg/L降为500mg/L以下,并且很好地控制了系统pH的上升。在CSTR反应器中CODe。能降至35mg/L,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一级标准(GB8978-1996)。  相似文献   
94.
采用Pseudomonas putida 5-x细胞为吸附剂的生物吸附过程组合SBR生物降解系统处理含铜离子城市废水.研究了生物吸附剂Pseudomonas putida 5-x细胞的最佳制备条件以及组合系统的运行过程.实验结果表明,在优化的条件下,Pseudomonas putida 5-x细胞对铜离子的吸附容量可达87.3mg·g-1,经生物吸附处理后,污水中Cu2+的含量显著降低,尽管残留的Cu2+对活性污泥吸附COD的能力尚有一定影响,但已不影响SBR系统对废水中COD的去除效果.研究表明,在活性污泥法处理含铜离子废水前,采用生物吸附技术降低废水中Cu2+含量,有利于提高后续活性污泥过程对COD的去除能力.  相似文献   
95.
The growth properties and biodegradation mechanism of a Gram-negative bacterium, Pseudomonas nitroreducens TX1 that was able to grow on branched octylphenol polyethoxylates (OPEO(n), average n=9.5) as the sole carbon source over a wide concentration range (1-100,000 mgl(-1)) were studied. Analysis of growth factors indicated the highest specific growth rate (micro) of 0.53 h(-1) was obtained at an initial concentration of 5,000 mgl(-1) OPEO(n). An optimal C/N ratio of 12 was obtained for (NH(4))(2)SO(4) as the nitrogen source in a cultivated medium at pH 7. The kinetic analysis demonstrated that bacterial growth and OPEO(n) degradation followed the Monod equation and were based on a substrate concentration inhibition model and pseudo-first-order reaction, respectively. The substrate inhibition coefficient was over 18,000 mgl(-1) and this indicates that the strain has an ability to sustain growth at high concentrations of OPEO(n) and use it as the sole carbon source under such a stress condition. Furthermore, LC-MS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biodegradation mechanism of dodecyl octaethoxylate (AEO8) by P. nitroreducens TX1 was the sequential cleavage of the ethoxylate chain.  相似文献   
96.
蒽生物降解及其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长期被石油污染的土壤中分离了一株优势菌,经鉴定为铜绿假单胞菌,研究了该菌株对蒽的降解性能,结果发现该菌株对蒽有良好的降解效果。经过147h的降解,蒽的浓度从100mg/L降至27.5mg/L,降解了72.5mg/L,降解率达72.5%,显示了极强的降蒽能力。同时,进行了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蒽的残留浓度Y(mg/L)与时间t(h)符合方程Y=90.4322e(-0.0098)x。  相似文献   
97.
An aerobic bacterium, capable of degrading the new chloronicotine pesticide acetamiprid, was isolated from the sludge of pesticide factory after successive enrichment cultures and named strain FH2 which is a Gram-negative, rod-shaped, obligate aerobic org  相似文献   
98.
走滑断层是埋地管道常见的地质灾害威胁,断层作用下管道会发生较大的拉压应变而失效。为得到X80管道的设计应变,基于有限元方法建立了走滑断层作用下管道的应变响应数值计算模型,模型使用壳单元模拟管道,非线性弹簧单元模拟土壤约束,采用西二线实际工程的管道应变影响参数范围,计算了管道的设计应变;为预测管道的设计应变值,基于以上参数化分析得到的4 817组设计应变结果,采用人工神经网络建立了管道设计应变预测模型。结果表明:该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结果的最大相对误差小于10%,预测准确性良好,且该方法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可以为断层作用下埋地管道的应变设计与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
聚合物驱采出水中聚丙烯酰胺的微生物联合降解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2株细菌的培养降解实验研究聚丙烯酰胺(hydrolyzed polyacrylamide,HPAM)降解菌对水环境下聚丙烯酰胺的降解作用,讨论协同降解机理。2株降解聚丙烯酰胺的菌株假单胞菌CJ419、枯草芽孢杆菌FA16在初始30℃废水样品上培养,定期测量细菌生物量和HPAM降解率。培养30 d后CJ419和FA16对聚合物的降解率最大值分别达到30.4%和25%,而以1∶1比例的混合菌降解率最大值达到80.3%。对2株菌胞外各组分研究表明:混合菌降解HPAM的机理主要由胞外降解酶系水解聚合物侧链基团导致HPAM降解为小分子物质,同时生长过程中降解菌还会释放非蛋白还原性物质引发氧化反应共同参与HPAM降解。  相似文献   
100.
以煤矸石为原料,采用碱熔后水热合成法制备X型分子筛并进行XRD、SEM、BET和Zeta电位分析。研究其对水中Co2+、Cu2+、Cd2+和Cr3+4种离子的吸附性能,包括吸附等温线、吸附动力学以及初始金属离子浓度、pH值对吸附性能的影响。所合成的矸石基X型分子筛的BET比表面积为676.02 m2/g,微孔孔容为0.263 cm3/g。吸附实验表明,矸石基X型分子筛能有效去除上述4种离子,同时实现煤矸石的资源化和金属离子的去除。4种离子的平衡吸附量均随初始浓度的增大而增大,相同条件下平衡吸附量的大小顺序为Cd2+>Cr3+>Cu2+>Co2+。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能很好地描述4种离子的吸附动力行为。Langmuir模型对Co2+、Cu2+和Cd2+吸附的拟合较Freundlich模型高,说明其主要表现为物理吸附过程。4种离子的吸附速率均由液膜扩散和颗粒内扩散共同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