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2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81篇
安全科学   21篇
废物处理   35篇
环保管理   33篇
综合类   287篇
基础理论   36篇
污染及防治   50篇
评价与监测   39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21.
以工业硫酸氧钛为原料水解制得SO42-/TiO2光催化剂,并以苯酚为目标降解物,考察了SO24-/TiO2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随着SO42-/TiO2制备过程中焙烧温度的升高,其光催化活性逐渐增加,650℃焙烧获得的SO24-/TiO2的光催化活性最好,此后再升高温度会因催化剂中硫的挥发而下降;在确定苯酚原液初始浓度为50 mg/L条件下,SO42-/TiO2的光催化降解苯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时间2 h、苯酚pH为7、催化剂用量1 g/L。XRD、SEM和FTIR的分析结果显示实验温度下制得的SO42-/TiO2均为锐钛型TiO2;其间掺杂的SO24-在TiO2表面分散性较好,没有聚集成大的颗粒;红外分析的结果初步判定低温(〈550℃)焙烧制得的催化剂SO42-在TiO2表面是螯合双配位吸附,高温焙烧时(〉550℃)SO42-在TiO2表面是桥式配位吸附。  相似文献   
122.
在污水处理领域同步除碳脱臭研究一直是个难题,本实验开发了一种新型同步除碳脱臭一体式A/O反应器,研究了该一体式A/O反应器处理不同碳硫比有机废水时的同步除碳脱臭功能。结果表明,碳硫比为30∶1时,即进水SO24-浓度为133 mg/L,该反应器总COD去除率可达到95%。在进水SO24-浓度不大于400 mg/L时,中间产物臭气硫化氢气可以完全去除,实现了同步除碳脱臭的功能,减少了在有机废水处理过程中的大量臭气的排放。微生物学角度分析,表明污泥中含有大量的硫细菌。  相似文献   
123.
建立了重铬酸钾褪色法和硫酸铬显色法直接比色测定CODcr的方法,重铬酸钾褪色法测定范围10-700mg/L,检出限7.0mg/L,三次平行测定CODcr值为417mg/L样品,标准差为2.6mg/L,回收率为96.6%;硫酸铬显色法的测定范围30-1200mg/L,检出限为23.0mg/L,三次平行测定CODcr值为987mg/L,标准差为22.3mg/L,回收率为96.3%,两种方法都优于HJ/T399-2007推荐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4.
天津市环境空气中SO2污染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全面监测天津城区环境空气中SO2现状污染水平的基础上,分析天津市SO2大气污染特征,影响因素及治理效果,并且分析天津市环境空气质量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25.
系统分析了EDTA容量法测定硫酸根离子的误差产生环节,并对各个环节提出了相应的误差控制办法。文中着重分析了由移液过程和滴定过程所产生的误差,最后指出,作为测定硫酸根离子的方法标准,EDTA容量法无法保证应有的精度,应由离子色谱法取代之  相似文献   
126.
氨法在燃煤电厂烟气治理中的应用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燃煤排放的CO2、SO2、NOx等气态污染物会造成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等一系列的大气环境问题。减少和抑制燃煤电厂燃烧过程中污染气体的排放,是实现清洁生产和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需要。氨法烟气治理技术作为电厂排放烟气处理的新兴技术,以其污染物脱除效率高、耗能小、二次污染低、脱除副产品可资源化等特点,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并已在部分燃煤电厂得到成功的应用。对氨法脱除烟气中气态污染物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和预测,指出了氨法烟气治理技术在燃煤电厂烟气处理方面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环保效益,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7.
烟气海水脱硫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北京龙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依托863项目自主研发的大型燃煤电站烟气海水脱硫成套技术及其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详细介绍了该项目的研究内容、步骤,及其研发技术在示范工程中的应用。该技术的成功研发与应用对我国海滨燃煤锅炉烟气脱硫工艺和设备的国产化,降低投资和运行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8.
To reduce SO2 emissions, ammonia gas was injected into a coal-fired fluidized-bed combustor under staged commbustion condition. The combustor was 2 m high with a 30 cm static bed height and a freeboard height of 170 cm. The ammonia gas was injected at 52 cm and 65 cm above the distributor, which had a temperature of ca. 700 °C, by an uncooled stainless-steel tube injector. The experiments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ammonia gas injection on sulphur dioxide emissions at staged conditions, varying the: (i) excess air level, (ii) secondary air ratio, (iii) fluidizing velocity, (iv) ammonia injection position, and (v) the ammonia : sulphur dioxide molar ratio.A maximum reduction of 66% in SO2 emissions was found at 40% excess air, 65 : 35 staging, 1.5 m/s fluidizing velocity, 65 cm injection height, and an NH3 : SO2 molar ratio of 1.2. The onset of SO2 reduction occurred at an NH3 : SO2 ratio of 0.5. The fluidizing velocity, excess air, level of staging, and ammonia injection height all have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SO2 reduction.It is difficult to determine how the SO2 reduction varies with the operating conditions when ammonia is injected in the high temperature zone of the combustor. As sulphur oxides-ammonia reactions are low temperature reactions, the findings confirm the occurrence of reactions above the freeboard or near the exit to the cyclone.  相似文献   
129.
利用重庆市17个国控点实时发布的监测数据,对SO2与NO2污染特征、时间变化规律以及与气象影响因素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2013年SO2和NO2质量浓度的年均值分别为32μg·m-3和38μg·m-3,满足国家年均值Ⅱ级标准。SO2的质量浓度呈两头高中间低的"μ"型分布,月均值变化趋势明显;而NO2的质量浓度呈现波浪形变化。SO2与NO2峰值分别出现在2013年12月(49μg·m-3)和9月(47μg·m-3)。重庆市2013年SO2的质量浓度与降雨量极显著相关,与平均大气压、平均气温显著相关。SO2浓度更易受到近地面气象因子降雨量、平均温度、平均气压的影响而积累或扩散;而NO2浓度更易受到近地面气象因子平均相对湿度的影响而积累或扩散。2013年全年偏西风时对SO2的污染起着主要的清除作用,东风时对NO2的污染起着主要的清除作用。  相似文献   
130.
目的研究铝在辽宁红沿河核电厂地区的初期大气腐蚀行为。方法按GB/T 6464—1997,将制备好的试样在红沿河核电厂进行大气暴露试验,利用XRD,FTIR,SEM分析技术,对试验6个月和10个月的试样进行腐蚀产物观察与分析。结果铝在红沿河大气暴露腐蚀6个月和10个月样品表面均布满了点蚀坑、腐蚀产物及沉积物,腐蚀产物主要为Al2O3,Al OOH以及一些含氯和含硫的铝盐。腐蚀产物都较疏松,上下表面均有龟裂纹,相邻较近的点蚀坑已相互连接。随腐蚀时间延长,点蚀坑变深变大,朝地面点蚀坑深度已达上百微米。结论铝在红沿河核电厂大气环境中腐蚀以点蚀为主要特征,其腐蚀比普通大气环境中的严重,朝地面的腐蚀比朝天面严重,大气中氯离子及SO2参与铝的腐蚀过程并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