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58篇
安全科学   5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4篇
综合类   58篇
基础理论   78篇
污染及防治   21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91.
李亚宁  周启星  胡献刚  罗义 《环境科学》2008,29(7):2012-2017
在实验室模拟条件下分别采用动、静态生物慢性实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四溴双酚-A(Tetrabromobisphenol A, TBBPA)对颤蚓(Monopylephorus limosus)体内抗氧化酶系统及相Ⅱ结合酶系统活性的影响以及颤蚓暴露于单一浓度的TBBPA后,其体内抗氧化酶系统的活性随时间的响应.结果表明,暴露 8d 后,颤蚓体内SOD的活性发生显著变化,变化趋势明显分为升高、降低、再升高3阶段,在0.05ms/L时SOD的活性被最大诱导(p<0.01),达到对照组的7.8倍,各浓度组SOD的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由对照组的1.5倍到对照组的7.8倍;同时, CAT的活性变化则呈升高、降低、再升高、再降低4阶段,0.5mg/L时其活性达到最大值(p<0.01),除0.005mg/L和0.25mg/L浓度组CAT活性受抑制外,其余浓度组CAT的活性均高于对照组,由对照组的1.1倍到1.9倍,染毒浓度为0.25ms/L时, GST的活性达到最大诱导(p<0.01),其活性先缓慢上升后下降,并且各处理组GST的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单一浓度TBBPA污染暴露的10d时间内,颤蚓体内SOD的活性变化趋势形成了一个变形的"M" 形曲线,在第3d时其活性达到最大诱导,而CAT活性的变化则表现为一个不规则的"N"形曲线,在第5d,时其活性达到最大诱导,并且SOD的活性比CAT的活性受时间的影响小,相对来说更稳定.可见, SOD与GST的活性变化似乎更能反映出TBBPA对颤蚓的污染效应及其毒性作用,而SOD的活性变化似乎更为灵敏,但是二者能否作为指示TBBPA污染的生物标志物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2.
芦荟植物SOD酶对甲醛气体胁迫的应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次实验研究了中华芦荟(Aloe rera var.chinensis (Haw)Berg.)植物对甲醛的吸收以及植物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情况,旨在了解芦荟净化室内甲醛气体的生理机制.实验以玻璃箱模拟室内空间环境,用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测定模拟空间内甲醛的浓度,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SOD的活性.结果表明,有芦荟存在的条件下,模拟空间内甲醛气体浓度显著下降.随着通人甲醛量的增加,芦荟对甲醛的吸收有着较显著的增加,并且SOD酶活性的变化也越来越显著.芦荟体内SOD酶对甲醛气体的胁迫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生理应激反应,芦荟对室内甲醛污染存在一定程度的净化作用.  相似文献   
93.
五氯酚对HeLa细胞毒性及DNA损伤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人宫颈癌HeLa细胞为研究对象,运用MTT法检测PCP处理后HeLa细胞的增长抑制率;通过测定细胞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的漏出率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评价PCP的细胞毒性作用;彗星实验检测HeLa细胞经不同浓度PCP处理后的DNA损伤.结果表明,PCP对HeLa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66.59μmol.L-1;HeLa细胞在12.5、25、50、100和200μmol.L-1 PCP染毒条件下,LDH的漏出率随着染毒时间的增加逐渐增大,具有明显的时间-效应关系,在12.25、17.5和25μmol.L-1 PCP染毒下,细胞培养液中SOD的活性随着染毒时间的增加逐渐下降,存在显著的时间-效应关系,低浓度PCP(25μmol.L-1)显著增加细胞培养液中LDH的漏出率以及PCP(12.25μmol.L-1)显著降低总SOD的活性;PCP(实验浓度为6.25、12.5、25和50μmol.L-1)不会导致HeLa细胞DNA损伤.因此SOD和LDH可作为评价低浓度PCP毒性效应的敏感性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94.
研究了氯氰菊酯对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生长、细胞内含物(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及抗氧化酶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膜脂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氯氰菊酯暴露下,藻细胞的生长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且抑制程度随氯氰菊酯浓度的增大而增大,氯氰菊酯对蛋白核小球藻生长的72h半效应浓度(EC50)为4.89mg·L-1.藻细胞所有生理生化指标对氯氰菊酯响应迅速,在暴露初期较为敏感,24h后趋于平稳.其中,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上升,中等浓度组(3.2,5.6mg·L-1)上升趋势最为显著.SOD活性则呈现出低浓度(1.0,1.8mg·L-1)促进、高浓度(>3.2mg·L-1)抑制效应.氯氰菊酯可使藻体内丙二醛(MDA)含量升高,氯氰菊酯浓度越高,藻体内MDA含量越高.研究结果表明,对藻细胞SOD活性的抑制及膜脂过氧化可能是氯氰菊酯对蛋白核小球藻产生毒害作用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5.
低温下钙对'Page'橘柚愈伤组织抗寒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低温下外源不同Ca2 浓度对‘Page’橘柚愈伤组织一些抗寒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5mmolL-1的低浓度Ca2 处理比缺钙处理显著降低了低温下‘Page’橘柚愈伤组织细胞膜的伤害率和膜脂过氧化产物MDA的积累,显著提高了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以及SOD和POD的活性,因而增强了‘Page’橘柚愈伤组织的抗寒性.但以15mmolL-1的高浓度Ca2 处理时,表现出一定的“毒害”作用,反而降低了抗寒性.以上结果表明,一定浓度范围内的外源Ca2 与‘Page’橘柚抗寒性的提高程度密切相关.表5参28  相似文献   
96.
Study on the response of wheat to lead, cadmium and zinc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Studyontheresponseofwheattolead,cadmiumandzincMengLing,TanDeyong,WangHuanxiao,DuanChangqun,DuanPeishang,GaoShangyiDepar...  相似文献   
97.
采用人工HF熏气的方法研究了盆栽大豆 (Glycinemax )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与叶绿素含量、乙烯产生量、纤维素酶活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1)HF通过抑制SOD活性降低了叶绿素的含量 ;(2 )HF对参与叶片脱落的纤维素酶的活性诱导是通过抑制SOD活性进而合成大量乙烯实现的。  相似文献   
98.
联苯胺对线粒体抗氧化酶活性及同工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不同浓度联苯胺(0.5,1.0,1.5,2.0mg/mL),以体外染毒方式作用于武昌鱼-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肝脏线粒体,研究了武昌鱼肝脏线粒体两种主要抗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分析了其同工酶谱.结果显示0.5,1.0mg/mL联苯胺激活GSH-Px, 0.5mg/mL联苯胺激活SOD,而1.5, 2.0mg/mL联苯胺抑制这两种酶的活性;另外,在GSH-Px同工酶谱中呈现出特异性标志酶gsh4.  相似文献   
99.
氯苯甲酸植物毒性实验中抗氧化酶变化的量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氯苯甲酸(CBA)的植物毒性,评估生物化学参数能否作为CBA植物毒性的指示因子,采用对CBA敏感的小白菜种子和大白菜种子进行暴露实验,在根伸长抑制率为10%~50%的质量浓度范围内,研究了CBA剂量-抗氧化酶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CBA质量浓度的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总体上呈逐渐上升至峰值然后下降趋势,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逐渐降低,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与SOD活性近似,呈先升后降趋势,但幅度大于SOD活性.对CBA剂量-酶活性抑制率进行了回归分析,对拟合效果进行了显著性检验(P<0.05),并求出相应的半效应浓度(EC50),实验材料的SOD和CAT活性的EC50均在实验区间之外,POD活性的EC50则在实验区间之内,表明在实验区间内,SOD和CAT活性不敏感,POD活性为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00.
超导强磁场对小麦抗氧化酶的诱导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7T超导稳态强磁场在不同处理时间条件下对小麦幼苗的抗氧化系统(SOD、CAT活性和MDA含量)的影响,并对不同金属辅基SOD酶的诱导表达模式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强磁场诱导了T-SOD活性和CAT酶活性的提高,在峰值之前SOD和CAT的活性随着剂量的增大逐渐提高,但随着强度的增加和处理时间的延长,酶活激活作用会有所下降.低剂量下,T-SOD活性的提高来自于CuZn-SOD的活性的提高,中、高剂量下,主要诱导Mn-SOD的活性提高.低场强和短时间的磁场处理能使MDA的含量降低,但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和磁场强度的增加,MDA含量逐渐升高.各种酶在不同的处理条件下,其酶活的变化峰值处于3~5T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