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2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436篇
安全科学   53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160篇
综合类   1009篇
基础理论   98篇
污染及防治   32篇
评价与监测   57篇
社会与环境   284篇
灾害及防治   3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89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121篇
  2011年   124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针对福田保税区的敏感地理位置 ,阐述了在该区域建设污水处理厂所采用工艺的确定过程和选择依据 ,并对第二阶段的比选工艺作了较为详细的比较 ,最终选出满足要求的SBR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992.
大伙房水库水质生态学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智慧 《环境保护科学》2004,30(3):61-62,67
文章重点对大伙房水库水生生物结构与水体富营养化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评价。  相似文献   
993.
经济开发区规划的合理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经济开发区规划与所在大区域总体规划通常是密切相关的 ,开发区规划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其所在大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对开发区规划的合理性进行分析是很有必要的。本文对开发区规划合理性分析的内容和工作程序进行了探讨 ,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 :开发区规划与区域总体规划的相容性分析和开发区规划布局的合理性分析  相似文献   
994.
三峡水库库首地区大气降水化学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9年6月~2010年7月对三峡水库库首地区大气降水的水化学特征进行了连续1年的研究.结果表明:三峡库首地区大气降水酸化严重,超过1/3的降水pH值低于4.5.SO42-和NO3-为降水中的最主要阴离子,雨量加权平均值分别为161.90,65.24μeq/L,二者分别占无机阴离子总量的66%、27%.Ca2+是最主要的阳离子,离子含量在8.89~932.90μeq/L之间,雨量加权平均浓度为108.34μeq/L,占无机阳离子总量的43%.季节变化分析表明,夏秋季节降水酸化严重,而冬春季节降水酸化不明显.不同季节相对酸度(FA)和中和因子(NF)分析表明,冬春季节的降水酸度主要受Ca2+离子的中和作用控制.主要离子来源分析表明,SO42-和NO3-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燃烧,Na+、Cl-主要为海源输入的贡献,而Ca2+、Mg2+主要来源于陆壳颗粒物质.  相似文献   
995.
文章运用三阶段DEA方法,测算了2010~2017年间全国30个省、市能源效率,并将剔除环境要素和随机扰动影响的效率值与传统DEA分析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剔除环境要素和随机扰动之前,我国绝大多数省规模效率高于纯技术效率,导致规模效率被高估,存在投入不足的情况;通过三阶段DEA结果,中国地区间规模报酬都处于递增趋势,...  相似文献   
996.
Large-scale infrastructural developments in rural areas often impose significant direct and indirect impacts on environment and people. The Three Gorges Project to dam the Yangtze River in China will create a huge reservoir, inundate farmlands and villages, and incur large-scale resettlement. The concurrent de-farming program to reforest marginal farmlands on steep slopes imposes additional stresses on local people. This study evaluates the ecological and economic adjustments in rural areas affected by both projects, and explores villagers’ knowledge, attitudes, perceptions, and expectations vis-à-vis the drastic changes. Eleven villages in Yunyang County in Sichuan Province, stratified into three zones based on topography and agriculture, were assessed by field studies, questionnaire surveys, maps, satellite imagery, and census and government reports. Multiple regressions identified predictors for 17 dependent variables. Spatial variations in the difficult terrain imposed zone-differentiated agricultural constraints, ecological impacts, and human responses. The dominant farming population—mainly young adults working as migrant laborers in cities—has adopted some nonagricultural work to supplement incomes. Expected per-capita standardized farmland (SF) exceeded threshold SF, which surpasses existing SF. Motivations to reclaim more farmlands, de-farm marginal lands, and become migrant laborers were explained by different multiple-regression predictors. Reduction in farmland stock by inundation and de-farming, aggravated by unwillingness towards nonlocal resettlement, would impose ecological pressures and stimulate demands for nonfarming incomes. Common anticipation of better future income and occupation has been subdued by unfavorable feedbacks from early relocatees. Future environmental and landscape changes are hinged upon changing human responses. Government policies could be informed by research findings to match economic, ecological, and social realities.  相似文献   
997.
三峡库区不同地域类型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峡库区地貌类型复杂多样,自然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三农”问题突出,要加快库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改善库区生态环境,实现库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走高效生态农业发展之路。在分析三峡库区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基础上,针对不同海拔高度地区提出了6种不同类型的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并探讨了6种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具体内容及相应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998.
利用 1 995年和 2 0 0 0年TM卫星影像资料 ,对三峡库区 5年内的土地覆被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该时期库区土地覆被的变化主要表现为林地向草地和耕地转化 ,以及耕地向建设用地转化 ;其次是林地向建设用地转化 ,有林地向灌丛转化 ,以及草地向林地转化。土地覆被的这种变化说明 ,三峡库区近几年来生态环境在总体上呈现继续恶化的趋势 ,仅局部地区有所好转。  相似文献   
999.
针对三峡工程蓄水和移民搬迁对库首地区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造成的影响,对移民安置前后三峡库首地区的秭归、兴山、巴东等县乡镇土地资源状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并选择典型乡镇移民户作为研究对象,实地调查了移民安置区移民户的经济收支情况及其对移民安置的满意度。结果表明:三峡工程蓄水后,库区低海拔地区耕地淹没,农村可用耕地总量减少,人均耕地也有所减少,人地资源矛盾比较突出。移民主要收入来源为劳务、种植业和养殖业收入,其中劳务收入比例较大,农户家庭经济支出主要是以生活支出为主,移民搬迁对部分农民经济收入产生较大影响。移民搬迁以后,库区农村的居住环境、住宅条件、生活条件和交通条件均较移民前有明显改善,农户普遍比较满意。库首地区的移民政策落实较好,大部分人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对三峡工程表示支持和肯定。搬迁安置对农村生态环境状况产生了影响,存在自然灾害和病虫害增多,农村废弃物处理设施不足等问题,应当引起政府对库区生态环境问题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000.
三峡库区来水流量与长江流域上游前期降水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较为准确地预估三峡库区9月份来水流量,对于安全而有效地完成三峡水库蓄水任务具有重要的实用意义。通过相关分析,发现三峡库区9月的来水流量与长江流域(Yangtze River Valley,YRV)上游大多数气象站点的8月降水量有显著的正相关,据此定义了影响三峡库区来水流量的长江流域上游前期降水关键区。计算关键区内各气象站点8月降水量的算术平均值,并对比其与三峡库区9月三峡库区来水流量的年际变化,发现两者的变化较为一致,同样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因此长江流域上游前期降水关键区的8月降水量可以作为预估9月三峡库区来水流量的一个重要因子,这可以为三峡水库蓄水计划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还分析了相应的大气环流背景,发现三峡库区来水流量的多少与大气环流的变化具有密切的联系,即三峡库区来水流量偏少的年份,天气形势及水汽输送等因素都不利于降水过程的发生,进而可能导致三峡库区后期的来水流量偏少;相反地,在三峡库区来水流量高值年,天气形势和水汽输送都有利于降水过程的发生,使后期三峡库区来水流量偏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