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1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207篇
安全科学   100篇
废物处理   18篇
环保管理   49篇
综合类   446篇
基础理论   109篇
污染及防治   104篇
评价与监测   23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10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41.
光腔衰荡光谱(CRDS)法观测我国4个本底站大气CO2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利用基于光腔衰荡光谱(CRDS)技术自组装的大气CO2在线观测系统,于2009年在青海瓦里关、浙江临安、北京上甸子和黑龙江龙风山4个世界气象组织全球大气观测网(WMO/GAW)大气本底站对大气CO2进行了在线观测.初步分析结果表明,4站全年大气CO2体积分数最低值出现在7~8月,夏季临安、龙风山和上甸子站CO2平均体积...  相似文献   
42.
赵巧华  邱辉 《环境科学》2010,31(11):2678-2683
基于2009年4月28日、5月4日、5月5日及5月6日在太湖梅梁湾的栈桥头、直湖港的河口区、太湖中心及胥口湾中心测定的初级生产力及水下光场数据,计算了各测点的藻类光量子产额和P-I曲线,并分析了其空间差异的特征.太湖栈桥头的P-I曲线呈现出明显的光抑制现象;在胥口湾中心和直湖港河口,P-I曲线呈现出弱的光抑制现象;而在太湖中心区域,P-I曲线只达到了光饱和状态,并未出现光抑制现象.单位叶绿素a的最大光量子产额的大小顺序为太湖中心区域、梅梁湾的栈桥头、直湖港的河口区及胥口湾的湖心区.  相似文献   
43.
采用光助-Fenton处理均苯四甲酸二酐生产废水。以废水的TOC去除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影响光助-Fenton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室温下,在反应初始pH=3.5,[H2O2]=12mmol/L,[Fe2+]=1.5mmol/L,反应时间为80min,光源为500W汞灯的条件下,TOC的去除率NN达到76%。  相似文献   
44.
采用超滤膜法将2-丁烯醛生产废水中的有机物分为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7个级分,并应用溶解性有机碳(dissolved organic carbon,DOC)、紫外吸收光谱(ultraviolet spectrum,UV)、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meter,FT-IR)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as chromatography with mass spectrometry,GC-MS)技术对不同相对分子质量区间的有机物所占比例及物质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废水中相对分子质量1×103的有机物所占比例最高,达到88.57%;采用GCMS对废水中相对分子质量1×103的级分进行分析,定性出27种化合物,包含醛、酮、酯、醇、酚、酸、烷烃类及其他苯系物等,其峰面积占有机物峰面积总和的比例分别为6.9%、5.3%、35.4%、13.2%、4.6%、0.4%、1.7%、16.8%,总和为84%.UV和FT-IR分析结果均显示不同相对分子质量区间的光谱吸收特征没有明显差别,级分中存在含有不饱和双键、羟基、羰基化合物及芳香族化合物,与GC-MS检测结果相吻合.研究结果为废水处理工艺的开发与优化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5.
水稻光合同化碳在土壤中的矿化和转化动态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作物光合碳是"大气-植物-土壤"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田土壤有机碳的重要来源,然而其在土壤碳库中的矿化和转化动态尚不清楚.应用室内模拟培养实验,研究水稻收获后输入土壤的光合同化碳在土壤碳库中的矿化及其转化特征.结果表明,100 d的培养期内,原有有机碳的平均矿化速率在4.44~17.8μg·(g·d)-1之间,而光合碳(新碳)的矿化速率则在0.15~1.51μg·(g·d)-1之间.光合同化碳的输入对土壤活性碳库(DOC、MBC)的转化产生显著影响,在培养期内,14C-DOC的转化量为1.89~5.32 mg·kg-1,转化速率的变化幅度为0.18~0.34 mg·(kg·d)-1,原有DOC则在61.13~90.65 mg·kg-1,减少幅度为4.10~5.48 mg·(kg·d)-1;14C-MBC和原有MBC的转化量分别为10.92~44.11 mg·kg-1和463.31~1 153.46mg·kg-1,转化速率变化幅度分别为0.80~2.87 mg·(kg·d)-1和41.60~74.46 mg·(kg·d)-1,说明水稻光合碳的输入对MBC的周转要大于DOC的周转.而且,与原有有机碳相比,输入的"新碳"易被微生物矿化分解,100 d的培养期内,有13.5%~20.2%的新碳被矿化分解,而仅2.2%~3.7%的原有有机碳被矿化分解,光合同化碳的输入对维持稻田土壤的碳汇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6.
采用纳滤-光芬顿处理高浓度树脂废水,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设计研究因素的影响和最佳反应条件。实验结果表明,纳滤-光芬顿技术对该类树脂废水具有较好的降解效果,实验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初始pH值为2.0,30%H2O2的投加量为1mL/L,Fe2+:H2O2(摩尔比)为1:2,最佳反应时间为15min,COD的去除率达到80%,光-芬顿氧化降解树脂废水反应符合三级反应动力学,相关系数R2=0.9947,降解半衰期4.2min。  相似文献   
47.
采用臭氧辅助光芬顿法处理电镀添加剂生产废水,考察双氧水、FeSO4·7H2O、pH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废水COD和UV254去除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pH=4,臭氧通入量为0.25 g,双氧水的投加量93.3 mL/L,FeSO4·7H2O投加量为5.3 g/L,最佳反应时间为30 min,COD和UV254去除率分别达到92.64%和87.95%。这表明,臭氧辅助光芬顿法对电镀添加剂生产废水处理效果显著,处理时间大大减少。  相似文献   
48.
本文论述了自动变光焊接滤光镜转换时间的含意及重要性,通过实际测量数据定量论述了转换时间随温度变化、驱动电路变化、液晶变化而产生的不同变化,介绍了对转换时间的测量方法及对测量精度的合理认识,并对该重要指标的合理标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9.
光学原子钟:光学原子钟是迄今为止人类制造的最精准的时钟,其精度已经超过了1967年以来一直作为时间标准的微波原子钟。光学原子钟将在空间导航、卫星通信、基础物理问题的超高精度检验,以及其他测量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0.
光/电Fenton牺牲阳极法降解有机污染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Fe片为阳极和石墨为阴极,在可见光(λ450 nm)照射并外加电压条件下,以有机染料橙Ⅱ(orangeⅡ)及有机无色小分子2,4-二氯苯酚(2,4-dichlorophenol,DCP)为目标化合物,探讨了光/电Fenton牺牲阳极法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最佳反应条件,结果表明,在电压=3 V,pH=3.0,H2O2浓度为5×10-5mol/L时,orangeⅡ的降解效果最好,反应10 h矿化率可达到78%,210 min内2,4-DCP降解率为91.4%。通过对光/电Fenton体系原位循环伏安参数测定及过氧化物酶催化反应吸光光度法和苯甲酸荧光分析法检测光/电Fenton降解orange II过程中H2O2和羟基自由基(.OH)的变化,表明orangeⅡ降解过程涉及.OH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