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5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273篇
安全科学   28篇
废物处理   62篇
环保管理   35篇
综合类   450篇
基础理论   111篇
污染及防治   87篇
评价与监测   21篇
社会与环境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61.
赵霞  冯辉霞  王毅 《环境技术》2006,24(1):41-43
本文分析了常规处理微污染水工艺不足与高锰酸钾除微污染技术的先进性和实用性,阐述了高锰酸钾除微污染技术的特点、原理及发展,并且通过对黄河兰州段水质状况及其采用高锰酸钾除微污染技术处理的可行性分析,提出高锰酸钾除微污染技术是减轻兰州供水水源水质污染的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762.
高锰酸盐预氧化对后续生物活性炭工艺去除有机物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芝军  马军  曹晓春 《环境科学》2006,27(10):2045-2049
通过测定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分布与活性炭上有机物和无机盐沉积情况,分析了高锰酸盐预氧化对后续生物活性炭工艺去除有机物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相对分子质量小于3×103的有机物是BDOC的主要组成部分;高锰酸盐预氧化强化混凝工艺对大分子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10×103至0.45μm)去除的同时,使小分子有机物(0~3×103)的含量增加,提高了活性炭进水的可生化性.与单独BAC工艺对比,高锰酸盐预氧化后使活性炭上沉积的有机物和无机盐含量分别降低了5.0mg·g-1和4.16 mg·g-1,减少了活性炭孔径的堵塞,延长了活性炭的使用周期.  相似文献   
763.
以硝酸溶解废碱性锌锰电池所得溶液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成功地制备出了Mn0.6Zn0.4Fe2O4/SiO2磁性纳米复合材料, 并对制备机理进行了探讨.借助于DTA、TG、XRD、IR、SEM和TEM等手段对制备过程进行检测, 并对产物进行表征.研究表明,先将干凝胶在590 ℃条件下预烧,再在1 120 ℃条件下煅烧可直接合成粒径在20 nm左右具有尖晶石结构的磁性纳米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764.
在磷酸介质中,利用铬(Ⅵ)对溴酸钾氧化乙基紫褪色反应有灵敏的催化作用,建立了测定痕量铬(Ⅵ)的新型催化光度法,考察了该褪色反应的最佳条件。在反应温度85℃、反应时间5m in、以醋酸钠作抑制剂的条件下,体系可稳定60m in以上,测定波长为600nm,方法的检出限为1×10-9g/mL,线性范围为0.004~0.094μg/mL,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5%,加标回收率为97.0%~101.5%。该法简便、灵敏、选择性好,用于水样中痕量铬(Ⅵ)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765.
硫酸亚铁的综合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工业废弃物硫酸亚铁为原料,加入碳酸氢铵和氯化钾,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和过滤、蒸发、煅烧等步骤,可制得硫酸钾、氯化铵、氧化铁红和液态二氧化碳.原料中各主要成分的利用率均达94%以上.  相似文献   
766.
研究了以含铝、钴的化肥废催化剂为原料制备硫酸铝钾(明矾)的方法。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化肥废催化剂粒度为300目、硫酸浓度为9 mol/L、浸取时间为30 min、用K2CO3调滤液pH至1-2。在该条件下制备的KAl(SO4)2·12H2O产品纯度为98.2%,达到日本工业标准(JIS K1473-1970)工业级纯度。  相似文献   
767.
高浓度硫化染色废水处理新工艺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混凝沉淀-铁屑过滤,碱析组合工艺处理高浓度硫化染色废水。生产性试验结果表明,此工艺对硫化物、COD、BOD5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别达97.0%、84.7%、85.7%和98.9%,处理后出水的各项污染指标均符合国家排放标准,具有系统运行稳定,操作管理简便,工程投资少,处理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768.
贾利 《环境科学》1993,(1):82-86
本文利用KBH_4的氢化(还原)作用,将酸性样品溶液中砷、锑、铋氢化和将汞离子还原为汞蒸气一同引入ICP(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源进行发射光谱测定,探讨了水、鱼、螺蚌类肉中As、Sb、Bi和Hg,沉积物样品中As、Sb和Bi的测定方法。As、Sb、Bi检出限为0.01ppm,Hg为0.001ppm。10次测定的RSD%A86.5、Sb6.8、Bi10.9、Hg3.6(5次)。进行多次加际回收试验和标准参考样的测定,得到了好的结果。该方法利用一套标准溶液同时适用于不同类样品的测定,具有简单、快速的特点,灵敏度能满足水环境监测(Ⅲ级地面水汞尚不足)的需要。  相似文献   
769.
以过一硫酸氢盐(PMS)作为氧化剂,利用化学吸收氧化法去除甲硫醇(CH3SH)恶臭气体.研究了p H(2~13)对CH3SH吸收过程、PMS氧化降解CH3SH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PMS不同于H2O2,在p H小于CH3SH p Ka(10.3)的弱碱性条件(p H=8~10)下,也可以有效去除CH3SH,而此时H2O2对CH3SH没有去除效果.可能的原因是,在弱碱性条件(p H=8~10)下PMS或可能产生的活性物种在气液相界面直接快速氧化CH3SH分子.  相似文献   
770.
以强碱(NaOH)溶液为浸取剂,采用碱浸法回收镀锌钢板废料中的锌,考察了不同因素(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碱浓度、添加剂)对锌浸出效果的影响,并对添加剂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NaOH质量浓度为250 g/L、反应温度为90℃、反应时间为300 min的最佳工艺条件下,锌的浸出率高达97.89%;添加NaNO_3可提高锌在碱液中的腐蚀电位和腐蚀电流,从而加快镀锌钢板废料中锌的溶解,缩短反应时间;添加KMnO_4对反应速率基本无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