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5篇
安全科学   2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28篇
基础理论   11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从造纸污泥中回收木质素,经磺化制得木质素磺酸盐,再与用三乙胺和环氧氯丙烷反应制得的季铵盐单体接枝共聚合成出两性木质素絮凝剂.探讨了催化剂、活化时间、反应物投料比、接枝温度和时间等因素对产品脱色性能的影响.将产品用于多种模拟染料溶液的脱色处理中,结果表明,该法制备的两性木质索絮凝剂对多种染料具有良好的脱色效果,脱色率均达...  相似文献   
22.
A series of biodegradable amphoteric chitosan-based flocculants (3-chloro-2-hydroxypropyl trimethyl ammonium chloride (CTA) modified carboxymethyl chitosan, denoted as CMC-CTA) with different substitution degrees of CTA were prepared successfully. The content of carboxymethyl groups in each CMC-CTA sample was kept almost constant. The solubility of the various flocculants showed that, higher cationic content of flocculants caused a better solubility. The flocculation experiments using kaolin suspension as synthetic water at the laboratory scale indicated that the substitution degree of CTA was one of the key factors for the flocculation properties. With the increase of cationic content, the flocculants were demonstrated better flocculation performance and lower dosage requirement. Flocculation kinetics model of particles collisions combining zeta potential and turbidity measurements was employ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the cationic content of the flocculants on the flocculation properties from the viewpoint of flocculation mechanism in detail. Furthermore, flocculation performance using raw water from Zhenjiang part of Yangtze River at the pilot scale showed the similar effects to those at the laboratory scale.  相似文献   
23.
刘立华  曹菁  吴俊  周智华  令玉林  唐安平 《环境化学》2012,31(10):1590-1596
以羟基亚乙基二膦酸(HEDP)预镀铜废水为处理对象,考察两性高分子螯合絮凝剂(ACPF)和CaCl2对其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单独使用ACPF或CaCl2,用量大,残余Cu2+和COD浓度均不能达到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将ACPF和CaCl2配合使用,Ca2+可与HEDP螯合生成HEDP—Ca沉淀,促进ACPF与Cu2+螯合;且Ca2+还可与废水中的酒石酸根离子形成溶解度很小的结晶,促进絮体的形成和沉降.因此,处理药剂的用量明显降低,Cu2+和COD残余浓度均能达标.适宜的处理条件为:弱碱或碱性条件下,ACPF投加量为3.0 g.L-1,CaCl2投加量为2.0 g.L-1,Cu2+和COD的去除率分别达99.74%和97.5%,残余浓度分别为0.335和25.27 mg.L-1.  相似文献   
24.
石墨炉升温程序的灰化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以测定铅为例,研究了石墨炉升温程序的灰化技术,包括基体干扰的消除,基体改进剂和L’vov平台的应用。  相似文献   
25.
王喜全 《干旱环境监测》1998,12(4):199-200,235
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环境废水中的痕量镉时,Mn、Cr、Ni、Cu、Co、Zn等共存元素干扰严重。用100mg/L的铁作为基体改进剂可消除上述共存元素的干扰,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26.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土壤中的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微波消解系统处理土壤样品,可以大大减少消化试剂的用量及样品的处理时间.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土壤中的镉,以磷酸氢二铵和硝酸镁作混合基体改进剂,可提高灰化温度,消除基体干扰.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度高.镉的测定结果相对标准偏差为2.1%~4.5%;检出限为0.007mg/kg.  相似文献   
27.
不同改性剂改善污泥土工性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选择了泥土、矿化垃圾、粉煤灰和建筑垃圾4种改性剂改性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以下简称污泥)。结果表明:(1)随着4种改性剂与污泥的混合比增大,混合物含水率降低。(2)当混合比为0.7(质量比)时,各种混合物的抗压强度都达到50kPa的填埋要求;当混合比为0.3~1.0时,混合物的抗压强度随着混合比的增大呈指数形式增大;比较4种改性剂对抗压强度的增大能力,粉煤灰最强,建筑垃圾次之,泥土和矿化垃圾较弱。(3)在50kPa预压力下,混合物要达到不小于25kPa的抗剪强度,泥土与污泥最小混合比为1.0,矿化垃圾与污泥最小混合比为1.0,粉煤灰与污泥最小混合比为0.7,建筑垃圾与污泥最小混合比为0.7。(4)除加泥土的混合物外,混合物压缩系数随着混合比的增大呈总体下降趋势。(5)粉煤灰除臭效果最好,矿化垃圾次之,建筑垃圾较差,泥土最差。  相似文献   
28.
细颗粒物(PM2.5)是目前环境相关研究的焦点对象之一,但如何客观有效的分析检测细颗粒物的金属组分,却缺乏相关国家标准规范支撑,对应研究亦鲜见报道.利用美国PE公司AAnalyst600型石墨炉原子吸收仪进行实验,研究几种不同混合基体改进剂在涂钼石墨管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细颗粒物(PM2.5)中锡的影响,发现利用硝酸钯-钼酸铵混合溶液为基体改进剂测定锡,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8%~4.5%,空白回收率为95.4%~97.8%,实际样品回收率为87.3%~98.5%.能够满足国家实验室分析质控要求.适用于细颗粒物中微量锡的测定.  相似文献   
29.
李援  王亭  王岽  郦和生 《化工环保》2018,38(3):344-347
采用原位修复法处理石油烃污染土壤,考察了土壤中石油烃的自然降解情况,研究了土壤改良剂和生物营养剂对石油烃降解的促进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将总石油烃含量约为5 g/kg的实验土样降解30 d,自然降解时总石油烃降解率为7.8%;当单独加入1.0%(w)的土壤改良剂时,总石油烃降解率达36.0%;当单独加入1.0 g/kg的生物营养剂时,总石油烃降解率为51.6%;最佳促进剂配方为土壤改良剂加入量1.0%(w),生物营养剂加入量1.0 g/kg,此条件下总石油烃降解率为80.1%。  相似文献   
30.
采用三元自由基水溶液聚合法,以丙烯酰胺(AM)、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AC)、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为原料,经过复合引发制备了两性高分子脱水剂P(AM-DAC-AMPS),简称为PADA).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透射电镜(TEM)对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证明聚合物为三元共聚物,并具有良好的直链结构.经过PA-DA、CPAM调理后的污泥最佳比阻(r)分别为1.58×109s2/g和1.8×109s2/g,离心后含水率分别为77.4%和78.1%;污泥沉降速度分别为0.3 mL/min和0.25 mL/min;污泥滤液中,多糖去除率分别为70.3%和40.7%,蛋白质去除率分别为31.5%和17.5%;表明PADA比CPAM具有更好的脱水性能.并且通过SEM观察,发现PADA的调理增强了污泥絮体的密实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