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75篇
  免费   186篇
  国内免费   697篇
安全科学   196篇
废物处理   145篇
环保管理   477篇
综合类   1595篇
基础理论   756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290篇
评价与监测   176篇
社会与环境   106篇
灾害及防治   1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93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91篇
  2016年   111篇
  2015年   138篇
  2014年   196篇
  2013年   220篇
  2012年   217篇
  2011年   252篇
  2010年   227篇
  2009年   174篇
  2008年   144篇
  2007年   227篇
  2006年   216篇
  2005年   155篇
  2004年   123篇
  2003年   131篇
  2002年   112篇
  2001年   110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85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3篇
  1975年   2篇
  1973年   2篇
  1972年   2篇
  197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植物对纳米颗粒的吸收、转运及毒性效应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杨新萍  赵方杰 《环境科学》2013,34(11):4495-4502
随着工程纳米颗粒的广泛使用,这些纳米材料不可避免地进入环境,对环境造成未知影响.植物是高等生物暴露于纳米颗粒的一条主要途径,工程纳米颗粒可能通过食物链使其在高营养水平生物中积累.植物与纳米颗粒间的相互作用应该受到关注和重视.已有的文献表明纳米颗粒能被植物选择性地吸收并引起植物毒性,但纳米颗粒进入植物体内的机制仍不明确.多数关于植物吸收纳米颗粒的研究是在理想条件如水培实验下开展,并且集中在植物的种子发芽或是幼苗生长阶段.描述纳米颗粒在植物体内的生物转化和在植物体内分配的报道较少,而且这方面的机制没有阐述清楚.目前有许多研究者关注纳米颗粒的植物毒性效应,但这方面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122.
以典型三环多环芳烃菲为代表,选取11种典型纳米颗粒对水中不同浓度的菲进行吸附实验,探究水体中的纳米颗粒对菲的吸附特征.结果表明,Freundlich模型对所有样品的拟合结果最好.logKFr值显示,有机膨润土及3种炭黑对菲的吸附作用最强,且远远大于其他纳米颗粒.有机膨润土对菲的吸附表现为线性吸附(n=1.08),而3种炭黑均表现出显著的非线性特征(n<0.5),且非线性特征随吸附能力的增强而增强,其他几种纳米颗粒均表现出非线性吸附特征(n<0.9).水中所有的纳米颗粒在与菲作用的过程中,吸附的强弱与颗粒表面电位、粒径及比表面积均无显著相关性,即对于所有纳米颗粒来说,这几种性质并不是决定吸附作用的最主要因素,而吸附剂的化学组成及结构特性可能是引起吸附作用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3.
以5种药品及个人护理用品(pharmaceuticals and personal care products,PPCPs)包括氯贝酸、酮洛芬、萘普生、双氯芬酸和布洛芬为目标物,初步研究了它们在上海某生活污水处理厂不同污水处理单元中的赋存特征和去除特性,探讨了污水处理厂受纳河流中5种PPCPs的分布情况,并对其在受纳水体中的生态风险进行了初步评估.结果表明,5种PPCPs在污水处理厂进水中均被检出,表明生活污水是污水处理厂中PPCPs的来源之一.5种PPCPs在整个污水处理工艺中不能全部去除,微生物转化/降解是主要降解机制.受纳污水河流中5种PPCPs的分布特征与污水处理厂出水中的相似,且排污口下游水体中目标物浓度普遍高于上游,反映出污水处理厂排放可能是其受纳水体中PPCPs的主要来源之一.初步风险评估结果表明,受纳水体中双氯芬酸存在高生态风险,而酮洛芬、萘普生、氯贝酸和布洛芬的生态风险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24.
朱艺峰  黄简易  林霞  杨莹  邢超  严小军 《环境科学》2013,34(4):1498-1509
为探明电厂强增温海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时空特征,于2011年在象山港国华电厂附近海域,采用浮游生物Ⅱ型网(网目160μm)进行10站位2重复的浮游动物季节性采样.结果表明,共识别出62种浮游动物(含幼体),平均丰度为9 531.1 ind.m-3.该海域浮游动物群落主要由桡足类和浮游幼体类组成,且以浮游幼体类为主,比例高达66.6%.相似性分析显示,各月间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差异极显著(P<0.01),控制群落结构的优势种有18种,最重要的判别种有瘦尾胸刺水蚤Centropages tenuiremis、大同长腹剑水蚤Oithona similis、伪长腹剑水蚤Oithona fallax、克氏纺锤水蚤Acartia clausi、长尾基齿哲水蚤Clausocalanus furcatus、针刺拟哲水蚤Paracalanus aculeatus和小拟哲水蚤Paracalanus parvus.GLM分析显示,月份间的多样性指数也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经计算,各多样性指数随水温增加而下降的拐点水温范围为20.31~22.31℃.在断面上,离排水口0.2 km断面(D02)的平均水温比2 km断面高2.16℃.受温度影响,主要优势种如瘦尾胸刺水蚤和大同长腹剑水蚤倾向于向D02断面移动,克氏纺锤水蚤、尤其是大型浮游动物倾向于远离排水口,并向1.2 km断面聚集,使D02断面的种类数最少(33种)、丰度最低(5 522.8 ind.m-3),而1.2 km断面的种类数(53种)和丰度(16 491.0 ind.m-3)最高;同时,D02断面的多样性指数也明显低于其它断面.经线性回归分析,海域增温使多样性指数极显著下降(P<0.01),每增温1℃浮游动物丰富度下降12.3%.  相似文献   
125.
The optical beam deflection method was applied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acid solution on both a terrestial and aquatic plants Egeria and Cerastium, which are common aquatic plant and terrestial weed respectively. A probe beam from a He-Ne laser was passed through a vicinity of a leaf of the plants, which were put in culture dishes filled with acid solutions. Deflection signals of the probe beam were monitored and compared for acid solutions with different pH values. The results of Egria showed that the deflection signals changed dramatically when pH values of acid solutions were 2.0 and 3.0, while little at pH of 4.0 and 5.0. For Cerastium when pH were below 3.0, deflection signals changed greatly with time at the begining. After a certain period of time, deflection signals changed little with time. When pH value was above 4.0, deflection signals of Cerastium were still changing with time even after 20 hours. 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the damage threshold of pH was between 3.0 and 4.0 for both the land and aquatic plants.  相似文献   
126.
针对辽宁省菱镁矿区资源状况与环境问题,提出菱镁矿区土地生态修复技术对策,包括土壤污染等级分类对策、不同立地条件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与对策、板结土壤复垦技术与对策和排土场贫瘠土壤肥力改良修复对策,进行适宜性复垦植物筛选与复垦效果评价。  相似文献   
127.
北方城镇中小型污水处理厂进水的水质、水温变化较大,冬季水温在12℃以下,低温对氨氮去除效果有明显影响。根据几种传统生物法污水处理工艺的比较表明,CASS工艺比较适合城镇中小型污水处理厂。为研究出比CASS工艺更适合北方中小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工艺方法,以宁安市污水处理厂为研究对象加入悬浮填料技术并对传统AO工艺进行改造.在污染物去除率、占地面积、工程造价生产成本方面与CASS工艺进行比较。其中,COD和NH3-N污染物去除率分18℃和40℃水温两个周期进行检测对比。以上比较结果为北方城镇中小型污水厂的工艺选择及优化运行提供技术支持及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8.
结合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经验,探讨通过优化工艺控制、科学合理的生产调度、强化设备管理、加强安全管理和成本管理控制等措施,来实现优化城镇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从而有利于污水处理厂实现安全生产、稳定达标、高效运行。通过优化和强化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不仅有利于充分发挥污水处理厂污水治理的环境效益,在国家节能减排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有利于污水处理厂进一步降低运行成本、开源节流,实现污水处理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9.
参考美国核管制委员会(NRC)的行业规范RG 1.180,对比研究该规范中涵盖的两大标准体系,并以射频辐射抗扰度试验作为切入点,深入探讨了MIL-STD与IEC标准在干扰信号特性、试验布局、测试方法以及结果评价等关键技术上的差异。举例说明了具体测试中的技术细节以及试验结果的评估和使用方法。最终,形成试验实施的指导建议,为核电设备电磁兼容试验提供技术支持,并最终实现核电站的安全目标。  相似文献   
130.
采用间隔流动分析法(SFA)测定地表水和城镇污水处理厂废水中的总磷,并与现行国标方法作比对,发现悬浮物对SFA法的结果存在一定的干扰,并对此进行了详细讨论且设计了一系列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使用均质机对水样均质能够有效消除悬浮物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水样经均质处理后两种方法测定结果相对误差小于3.0%。SFA法绘制的校准曲线线性大于0.999 5,标准样品的平行测定RSD≤1.5%,方法检出低限为0.009 mg/L,地表水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1.4%~97.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