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21篇
安全科学   9篇
废物处理   27篇
环保管理   19篇
综合类   178篇
基础理论   60篇
污染及防治   67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基于对自然循环水处理系统的工艺流程的分析,设置脱氮池、碳氧化池和除磷池,以多种天然材料作为微生物载体,建立小型自然水处理系统,对生活污水进行小型应用试验。结果表明:对于普通的生活污水,该处理系统可以使出水CODcr在30~50mg/L之间,氨氮〈5mg/L,总磷〈1mg/L,接近于中水回用要求,且处理过程剩余污泥少。  相似文献   
122.
P450酶系对污染物的生物指示和催化降解机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细胞色素P450酶系是广泛存在于不同生物体内的含有多种超家族CYP450血红素蛋白或相同结构域的一系列酶,是多组分电子传递链的终端氧化还原酶。最新研究发现,利用P450在生物体内的含量/活性与污染物浓度的定量响应关系可实现环境污染的早期预警和诊断,对环境污染的监测和预报具有重要意义。更重要的是,P450酶系被认为是生物对内源或外生污染物代谢途径的启动催化因子。P450的脱卤化、羧基化、脱烷基化、环氧化等催化作用在诱导污染物的分解代谢过程中起核心作用。本文综述了P450酶系的结构、催化过程和诱导抑制机理,分析了其在环境污染物的生物指示和催化降解中的应用进展,以便为利用P450进行环境预警和生物修复提供系统的理论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3.
硝基芳香化合物是环境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之一,由于其用途广泛,对环境的污染日趋严重,利用生物降解硝基芳香化合物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文章针对硝基芳香化合物生物降解过程,汇总了用于降解的微生物资源,并对硝基芳香化合物生物代谢途径、降解过程中的主要酶、降解性质粒、基因定位等分子遗传学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4.
石油烃污染物的生物可利用性是土壤微生物修复的限制因素,为了提高污染物的生物可利用性和降解效率,引入环境友好的β-环糊精作为污染物增溶剂,并与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作对比。结果表明,当β-环糊精的投加浓度为其在水中饱和溶解度的90%、SDS的投加浓度为其临界胶束浓度时,β-环糊精和SDS对土壤中石油烃污染物的增溶效果达到最大,分别为84.42%和89.63%。虽然两者都具有相近的增溶效果,但SDS具有一定的生物毒性,抑制了微生物的生长及其对石油烃污染物的降解,而β-环糊精可以促进微生物生长并有效提高微生物对污染物的去除效率。投加β-环糊精的微生物修复组在15 d内的降解率达到19.5%,比单独微生物修复组的降解率提高了70%以上。  相似文献   
125.
总结了美国斯坦福大学和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等在美国能源部田纳西州橡树岭综合试验基地进行的铀污染原位微生物修复阶段性试验结果.本试验利用微生物以乙醇为电子供体还原地下水和沉积物中的六价铀为不溶解的四价铀,使之原位固定化.随后通过加入溶解氧和硝酸盐来试验微生物还原后的地下水层中还原固定态铀的稳定性.通过预处理和长期间隔注入乙醇...  相似文献   
126.
Combined pollution of 1,1,1-trichloro-2,2-bis (4-chlorophenyl) ethane (DDT) and cadmium (Cd) in agricultural soils is of great concern because they present serious risk to food security and human health.In order to develop a cost-effective and safe method for the removal of DDTs and Cd in soil,combined remediation of DDTs and Cd in soil by Sphingobacterium sp.D-6 and the hyperaccumulator,Sedum alfredii Hance was investigated.After treatment for 210 days,the degradation half-lives of DDTs in soils treated by strain D-6 decreased by 8.1% to 68.0% compared with those in the controls.The inoculation of strain D-6 into soil decreased the uptake of DDTs by pak choi and S.alfredii.The shoots/roots ratios of S.alfredii for the Cd accumulation ranged from 12.32 to 21.75.The Cd concentration in soil decreased to 65.8%-71.8% for S.alfredii treatment and 14.1%-58.2% for S.alfredii and strain D-6 combined treatment,respectively,compared with that in the control.The population size of the DDTs-degrading strain,Simpson index (1/D) and soil respiratory rate decreased in the early stage of treatment and then gradually increased,ultimately recovering to or exceeding the initial level.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synchronous incorporation of strain D-6 and S.alfredii into soil was found to significantly (p 0.05) enhance the degradation of DDTs in soil and the hyperaccumulation of Cd in S.alfredii.It was concluded that strain D-6 and S.alfredii could be used successfully to control DDTs and Cd in contaminated soil.  相似文献   
127.
石油烃-镉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微生物菌剂和花卉植物在花盆中对不同浓度的石油烃和重金属镉的复合污染土壤进行了生物修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种植植物能提高石油烃的降解率,其中种植牵牛花优于紫茉莉;2个月后种植牵牛花的土壤石油烃降解率比对照提高13.0%以上,PAHs降解率提高22.0%以上;紫茉莉和牵牛花均能适应100mg/kg的镉浓度,牵牛花在土壤中镉浓度为100mg/kg时的富集效果是紫茉莉的6倍。  相似文献   
128.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修复PAHs污染土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钱林波  元妙新  陈宝梁 《环境科学》2012,33(5):1767-1776
多环芳烃(PAHs)是环境中普遍存在的一类典型有机污染物,绿色修复PAHs污染土壤已成为国内外环境和土壤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作为一种新型的微生物修复技术,固定化微生物修复有机污染土壤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国内外相关研究刚刚开始.本文重点评述了近几年国内外有关固定化微生物技术修复PAHs污染土壤的最新进展,总结了固定化微生物技术的修复原理、微生物固定化载体的选择、高效降解菌的筛选、固定化方法及影响因素等方面,并提出今后的发展方向,为我国开展固定化微生物技术修复有机污染土壤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9.
植物促生菌在重金属生物修复中的作用机制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马莹  王玥  石孝均  陈新平  李振轮 《环境科学》2022,43(9):4911-4922
重金属污染是导致生态和环境退化的主要因素之一.土壤重金属污染会降低土壤质量、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甚至威胁人类健康.因此,优化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措施,对于农业高产优质可持续具有重要意义.诸多国内外学者在重金属污染植物修复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但由于受土壤和气候环境条件的影响,其修复效率受到制约.微生物与植物的协同修复被认为是环境胁迫条件下提高重金属污染修复效率的一种有效手段.耐重金属的植物促生细菌(PGPB)不仅可以促进植物生长,提高对生物胁迫(如病原菌)和非生物胁迫(如干旱、高盐、极端温度和重金属等)的抗性,还可以改变土壤中重金属的生物利用度和毒性,从而提高植物对重金属的修复效率.系统地梳理了耐重金属的PGPB在促进植物生长,增强植物抗逆性和影响重金属生物利用度方面的作用机制,并进一步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PGPB在生态修复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0.
为缓解地下水污染原位生物修复过程中生物膜形成造成的多孔介质渗透性损失,采用纳米乳化油为碳源,市售反硝化细菌为菌种,开展静态批实验,模拟地下水硝酸盐氮反硝化修复过程;选取蛋白酶、多糖酶以及群体感应抑制剂香草醛为生物膜抑制剂,分析不同反应体系硝酸盐氮的降解情况,探究3种添加物的不同组合方式对于反硝化细菌生物膜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多糖酶、蛋白酶以及香草醛的投加能够有效促进硝酸盐氮的降解和亚硝酸盐氮的还原.4个实验组别的NO3-N降解速率为0.28~0.30 mg·L-1·h-1,约为空白组的2.55~2.73倍,且NO2-N无明显积累.群体感应抑制剂香草醛与蛋白酶的结合对以假单细胞菌属为主的反硝化细菌生物膜的抑制效果最好.定量评估结果表明,生物膜去除效果依次为香草醛和蛋白酶的混合物(81.3%)>蛋白酶和多糖酶的混合物(68.6%)>蛋白酶(54.1%)>多糖酶(49.1%),单位质量多糖酶、蛋白酶和香草醛对于胞外聚合物的去除量分别为30.07、65.34 mg·mL-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