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5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187篇
安全科学   54篇
废物处理   33篇
环保管理   63篇
综合类   341篇
基础理论   116篇
污染及防治   109篇
评价与监测   26篇
社会与环境   25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1.
综述了几种常见的高含盐废水脱盐处理技术的发展历程、工艺原理、优缺点及目前的研究进展,分析了热分离、膜分离、电渗析、离子交换、电吸附、微生物脱盐等方法的优缺点,展望了未来废水脱盐工艺的发展方向。指出:脱盐方法将根据各类水体的水质特点更加精细化;多种脱盐技术联合应用也是今后废水脱盐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2.
以生活污水处理厂剩余活性污泥为原料,制备粉末活性污泥(PAS)作为生物吸附剂,考察p H值,PAS投加量,U(Ⅵ)初始浓度和吸附时间对PAS吸附U(Ⅵ)的影响,探讨了PAS吸附U(Ⅵ)的作用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在U(Ⅵ)初始浓度为10 mg/L时,其最佳吸附p H值为3,去除率97.77%,吸附平衡时间120 min;吸附过程较好地拟合了准二级动力学模型(R2≈1)和Freundlich等温模型(R2≈1);X射线能谱和离子交换实验分析表明,离子交换为其主要吸附方式,参与交换的主要离子为Ca2+;红外光谱分析表明,PAS吸附U(Ⅵ)后自身结构未发生改变。以0.1 mol/L的HCl溶液作为解吸液,初次解吸率达92.83%,循环利用3次仍具有较好的吸附效果。  相似文献   
93.
为了研究巷道风流参数的影响因素、预测风流温湿度的变化规律,结合热湿交换理论,建立了风流与围岩壁面之间热湿交换的数学模型,以及贴体坐标系下围岩内部温度场的导热微分方程;利用数值方法,将围岩内部的导热问题与影响风流参数变化的热湿交换问题耦合起来,并以大柳塔煤矿52505综采工作面为例进行计算,得到了与实测参数较为一致的模拟结果,验证了该数值方法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风流温度受原始岩温、入风流温度、局部热源强度等因素的影响,风流相对湿度与入风流温、湿度以及井下湿源的数量和强度有关;巷道壁温作为将围岩温度场与风流参数之间关联起来的主要因素,对模拟结果影响较大,其数值取决于壁面与风流之间热湿交换以及围岩原始岩温。  相似文献   
94.
天然沸石床处理受污染景观水体的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天然沸石滤床对富营养化景观湖水进行净化试验,结果表明,天然沸石滤床能有效地净化受污染的湖水,CODCr、氨氮、总磷和浊度的去除率分别为35.8%、95.0%、66.7%和78.0%,沸石能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氨氮,其作用机理包括离子交换和生物硝化两种作用。  相似文献   
95.
经过连续几年的灌溉试验可知,应用2.5 g稬-1以下的低矿化水灌溉是安全的,超过此值土壤积盐和碱化明显。灌溉后,土壤中溶质运移受多因素影响。在阳离子分布中,水平方向Na+随灌溉水矿化度增大而增多,Ca2+、Mg2+变化不大;土壤剖面上,从表层至60 cm土层,先以Ca2+、Mg2+为主,过渡到Na+、Ca2+、Mg2+共同占优,再发展为以Na+占优。阴离子的分布中,水平方向,随灌溉水矿化度增大HCO3-增多;土壤剖面上,从表向里,先以Cl-或SO42-为主,过渡到C1-、SO42-、HCO3-均分局面,再发展以HCO3-占优。灌溉后土壤pH值在0~20 cm变化不明显,大于20 cm土层有一定增加。土壤中的SAR和ESP均以大于1.5 g稬-1的碱性低矿化水灌溉后增加明显,碱化层由下向上抬升,小麦田碱化速度快于玉米田。  相似文献   
96.
戴开平  李焰 《环境化学》1992,11(2):63-67
实验发现,碘化二甲基胂(IDA)具有很好的色谱挥发性,在5%,10%SE-30柱上可得到较好的色谱峰。二甲基胂酸(DMA)碘化后生成碘化二甲基胂(IDA)。本文提出了新的碘化萃取体系:SnCl_2-KI(1moI/l)-HCl(6mol/l)-甲苯。该体系具有转化率高、干扰少的优点。实验还发现,经过阳离子交换树脂富集,有效地消除了低浓度时,DMA转化中或转化后的分解或吸附对测定的影响,从而提高了分析结果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97.
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satellite images to characterize some aspects of the circulation dynamics of the Tinto-Odiel estuary using turbidity patterns as ‘natural tracers’. 15 images (Landsat TM and Spot HRV) were processed to provide synoptic, instantaneous views of the circulation patterns under different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In addition, a comparison was made between results of oceanographic field work, using biplanes and fluorescent tracers, and satellite image turbidity patterns used as ‘ground truth’ data for specific hydroclimatic situations. This approach allowed (1) the identification and mapping of dynamic processes of interest during a theoretical tidal cycle, (2) the elaboration of additional information on the ‘flow schemes’ at the mouth of the estuary with improved spatial and temporal resolution, and (3) the supply of basic data to improve the knowledge of exchange processes between estuarine and coastal waters.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are considered to be useful for the management of the estuarine system.  相似文献   
98.
本文主要介绍在含酸及其相应盐的废液中分离酸和盐的一种方法。将含酸及其相应盐的废液,通过装有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柱,其中的酸受到阻滞,而相应的盐能顺利通过,然后用水洗脱,则流出的是含酸的溶液,使酸和相应的盐得到了分离。经FeSO4-H2SO4和ZnSO4-H2SO4两组废液的试验,均能使酸和金属得到回收。分离后的废水,可达标排放,废液得到了处理。酸阻滞法简单易行,易于投产使用,不受规模大小的限制。  相似文献   
99.
提出了一种流动注射在线离子交换富集一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水样中总汞的分析方法。设计了双柱并联富集,串联洗脱的在线离子交换流路及操作程序,优化了各项化学条件及流路参数。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高,干扰少。富集倍数达25倍以上,采样频率为30次/h,回收率达90%-105%。应用于环境水样中痕量汞的测定,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0.
Abstract

Toxicity of heavy metals to living organisms is a worldwide research topic. Although, much has been discovered about cadmium and nickel impact on biological systems, a lot still remains unclear. We used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 optical emission spectroscopy to address the question of the effect of two different heavy metals nickel, and cadmium on intracellular ion balance. Increase or decrease of the content of several essential cations including Ca2+, Na+, K+, Mg2+, Cu2+, Fe3+ in the yeast Schizosaccharomyces pombe was determined. Our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cell exposure to high nickel and cadmium concentrations led to significant elevation of Ca2+, Na+, Mg2+, Cu2+, Fe3+ levels in the yeast cell, while the content of K+ decreased. Correlation analyses showing in the presence of nickel and cadmium strong positive correlation among each tested element (Ca2+, Na+, Cu2+, Mg2+ and Fe3+) except for K+, demonstrate the significant impact of heavy metal treatment to ion homeostasis of the cell. Our data indicate that acute nickel and cadmium contamination leads to substantial ionome misbalance in yeas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