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4篇
  免费   89篇
  国内免费   261篇
安全科学   84篇
废物处理   84篇
环保管理   74篇
综合类   511篇
基础理论   110篇
污染及防治   121篇
评价与监测   36篇
社会与环境   15篇
灾害及防治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CompoundcontaminationandsecondaryecologicaleffectsofCdandAsinsoil-alfalfaecosystems(ZhouQixing;GaoZhengmin)(InstituteofApplie...  相似文献   
92.
离子选择电极法与离子色谱法测量低浓度氟化物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离子选择电极法、离子色谱法两种方法对氟化物国家标准样品进行测量,通过比较发现两种方法测量国家标样低浓度样品时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3.
Geochemical and mineralogical changes were evaluated at a field Fe0-PRB at the Oak Ridge Y-12 site concerning operation performance during the treatment of U in high NO3- groundwater. In the 5-year study period, the Fe0 remained reactive as shown in pore-water monitoring data, where increases in pH and the removal of certain ionic species persisted. However, coring revealed varying degrees of cementation. After 3.8-year treatment, porosity reduction of up to 41.7% was obtained from mineralogical analysis on core samples collected at the upgradient gravel-Fe0 interface. Elsewhere, Fe0 filings were loose with some cementation. Fe0 corrosion and pore volume reduction at this site are more severe due to the presence of NO3- at a high level. Tracer tests indicate that hydraulic performance deteriorated: the flow distribution was heterogeneous an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interfacial cementation a large portion of water was diverted around the Fe0 and transported outside the PRB. Based on the equilibrium reductions of NO3- and SO4(2-) by Fe0 and mineral precipitation, geochemical modeling predicted a maximum of 49% porosity loss for 5 years of operation. Additionally, modeling showed a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mineral precipitate volumes, with the maximum advancing from the interface toward downgradient with time. This study suggests that water quality monitoring, coupled with hydraulic monitoring and geochemical modeling, can provide a low-cost method for assessing PRB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94.
生态农业园区废弃物资源化处理利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蟹岛生态园区农业废气物及生活污水的资源化处理工艺方案 ,通过对沼气池和生活污水厌氧 -好氧 -生态塘处理系统进行综合设计 ,实现了节能环保和废弃物无害化综合处理利用。形成了种植业、养殖业、肥料加工、能源利用和休闲度假有机结合的生态农业经济 ,为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种新模式  相似文献   
95.
粉煤灰微生态复混肥的制备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6.
放射性废物处置库工程屏障的设计对处置库中放射性废物的长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毛细屏障作为处置库顶盖的工程屏障之一,已在国内外得到广泛的应用.阐述了放射性废物处置库顶盖毛细屏障设置的意义,对近年来毛细屏障的一些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7.
分析了焦作某电厂堆灰场附近浅层地下水中Cr6+ 的形成原因。根据该区水文地质背景 ,提出在地下污染水羽的下游建可渗透反应墙的漏斗 -通道系统 ,用对Cr6+ 有很高去除效率的风化煤作为反应材料 ,使污染水羽流经此系统时有效去除地下水中的Cr6+ ,达到净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98.
玉米秸秆生物炭对稻田土壤砷、镉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通过室内土壤培养的方法模拟稻田土壤环境,研究淹水环境下添加(1%添加量)不同温度制备的玉米秸秆生物炭(CB-300、CB-400、CB-500)对砷、镉复合污染稻田土壤氧化还原电位(Eh)、pH值及不同形态砷、镉含量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热解温度会影响玉米秸秆生物炭的理化性质,热解温度由300℃升至500℃,玉米秸秆生物炭芳香性增加,亲水性和极性降低,灰分含量增加,pH值升高.淹水环境下添加玉米秸秆生物炭处理相比对照(CK)可提高土壤pH值0.20~1.24,升高幅度大小为CB-500CB-400CB-300CK,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pH值趋于平衡状态;淹水环境下土壤氧化还原电位均迅速下降,且不同处理组间存在显著差异,生物炭制备温度越高下降效果越明显,培养至第96 d时氧化还原电位降到最低.CK、CB-300、CB-400、CB-500处理组弱酸可提取态镉含量由淹水前的73.55%分别降至63.46%、57.73%、54.50%、53.94%,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土壤中弱酸可提取态及可氧化态镉逐渐向残渣态及可还原态镉转化.土壤pH值与弱酸可提取态镉含量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淹水环境下土壤可交换态砷含量升高,玉米秸秆生物炭的施加导致土壤交换态、Ca-结合态、Al-结合态和Fe-结合态砷含量逐渐上升,上升幅度分别为75.68%、20.92%、13.49%、48.66%,残渣态砷含量下降;土壤pH值与交换态砷含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研究结果可为砷、镉复合污染稻田安全生产与阻控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99.
有毒气体泄漏绕障碍物扩散的安全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用FLUENT软件数值模拟有毒气体泄漏绕障碍物扩散的方法,并根据伤害区域的划分对障碍物附近的安全性进行分析。基于FLUENT模拟三维瞬态流动的原理,选用标准双方程湍流模型,对有毒气体扩散的不同时段障碍物附近质量分数及安全性分别进行考察,从而归纳出有毒气体绕障碍物扩散及伤害区域分布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00.
烧结烟气脱硫灰中由于含有大量的亚硫酸钙和游离氧化钙,在将其直接用于胶凝材料时,不但延长凝结时间,降低早期强度,而且还容易导致水泥硬化体体积膨胀,恶化硬化体性能。实验研究了脱硫灰不同掺入方式和掺入量,以及氧化温度对复合粉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将脱硫灰经过550℃氧化处理后,再采用加水预拌的方式,在脱硫灰掺入量为5%时可获得具有较好反应性能的复合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