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6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146篇
安全科学   83篇
废物处理   36篇
环保管理   298篇
综合类   515篇
基础理论   100篇
环境理论   5篇
污染及防治   60篇
评价与监测   42篇
社会与环境   163篇
灾害及防治   1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108篇
  2011年   117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3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4篇
  196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91.
餐饮废弃油脂的生物柴油生命周期能耗与CO_2排放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以餐饮废弃油脂为原料,利用化学催化法生产的生物柴油进行了生命周期能耗与CO2排放分析,以具有1 MJ能量的生物柴油产品为功能单位.结果表明:生物柴油生命周期总能耗为1.648 9 MJ,化石能耗为0.616 9 MJ,化石能效比为1.62,生命周期净能量产出为0.383 1 MJ,生命周期CO2净排放量为-10.34 g.与生产和使用1 MJ能量的石化柴油相比,生物柴油生命周期总能耗升高37%,化石能耗降低49%,可减少CO2排放90.99 g.  相似文献   
992.
利用《IPCC2006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推荐的基准方法,结合能源消费统计数据,在省级尺度上对中国1997~2007年由于能源消费产生的CO2排放总量、CO2排放的分布、人均排放量、CO2排放强度等进行计算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1997~2007年山东、河北、江苏、广东、辽宁、河南、山西等省的CO2排放总量一直居于前列。(2)中国能源消费产生的CO2排放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而且第一、第二产业的CO2排放比重近年来有加大的趋势。(3)从CO2排放强度来看,中西部省区的CO2排放强度明显高于东部沿海省份。  相似文献   
993.
为全面了解青岛市公众家电消费观及对废弃家电循环利用的认知和态度,采用问卷调查和随机采访的方法分析研究了大量调研数据和系统信息。结果表明,消费者家电消费观比较理性;对绿色家电产品和废弃家电循环利用的了解和认识比较有限,但对废弃家电分类处置却持有积极的态度和行为。大多数居民能主动将其简单分为几类:直接销售给家电回收二手市场或走街串巷的流动商贩、在线网站交易和拍卖、以旧换新交给生产厂家或销售店面、闲置于家中和赠送亲朋好友或农村希望工程。此外,消费者对废弃家电循环利用的认知度与其教育水平直接相关,而对环境和资源保护的行为与其年龄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994.
将灰色关联分析引入到云南省的能源消费和环境污染关系研究中,利用云南省多年能源消耗统计数据和环境污染统计数据进行定量分析,探索现有能源消费结构和其环境影响的内在灰色关联,确定各行业能源消费对环境质量的影响程度。研究表明,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与环境质量关联程度最大,是影响环境质量最重要的因素。而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是对环境质量影响相对较小的行业。  相似文献   
995.
环境容量使用权:为节能减排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快速增长阶段,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节能减排,成为评价经济发展、考验环境自净能力的约束性指标和必然的政策选择。环境容量使用权理论表明,可转让的环境容量使用权有利于外部性内部化。节能减排立法的重点是权利安排,本文借鉴环境容量使用权理论,并结合国内外环境容量使用权的交易机制以及节能减排的国际行动等实践经验,提出水、土、气等基本要素环境容量总量控制与节能减排目标分解设想,旨在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供相应的政策选择,为今后的法律行动提供框架性建议。  相似文献   
996.
生态足迹分析法是一种“强”可持续性进行衡量的手段。研究中以北京科技大学(以下简称北科大)为例,运用统计学中调查方法对2008年校园电能消耗进行调查,并应用生态学中生态足迹成分法模型对其进行分析,通过与北京及全国范围的对比,测度高校校园的可持续状况。结果表明:北科大2008年电能总消耗量为3829万千瓦时。生态足迹为7098.4hm^2,即需要7098.4bm^2的生态生产性土地支持该校的电能消耗,人均生态足迹为0.28hm^2,在忽略外部影响的情况下与北京及全国的电能生态足迹比较,学校的生态占用状况比较乐观。为促进高校节能减排的工作和建设生态和谐校园,并且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节能办法,供学校参考。  相似文献   
997.
无机阴离子对电化学氧化降解水体中4-CP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讨废水中无机阴离子对电化学氧化降解对氯苯酚(4-CP)产生的影响。文章采用了自制圆形电化学反应器,通过改变模拟废水中电解质及其浓度来分析无机阴离子对4-CP去除率及矿化率的影响。试验研究表明,当废水中以OH-为主且浓度约为0.01 mol/L时,4-CP去除率可达81.99%,矿化率最高可达38.09%,而电化学能耗最低仅为35.57 kWh。  相似文献   
998.
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综合报告指出,中国水资源的总体战略,妊须以水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来支持中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一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合理地确定生态环境需水量。生态用水配置得到满足的情况下,才能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保证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99.
2009年7—8月间选择浙江省宁波市4条污染程度不同的内河,采集沉积物和水质样品. 采用自制的多管、多电极沉积物耗氧研究装置测得沉积物耗氧(SOD)值高达13.8~9.4×104 mg/(m2·h),其中张桂河路林市场段(ST2站)SOD为87.0 mg/(kg·h);同时测定了各站水质、沉积物理化指标. 结果表明:水体水温和沉积物w(氨氮)与SOD有较高的相关性,而有机质、底层ρ(DO)和ρ(CODCr)与SOD的相关性较差.表观污染严重的站位其沉积物表现出强烈的“瞬时耗氧”现象,这很可能是造成水体缺氧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00.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relationship among carbon dioxide (CO2) emissions, GDP, and energy in the Middle East and North Africa (MENA) countries by using a Responsiveness Scores (RS) approach. Empirical results over the period 1971–2013 suggest that GDP per capita and energy consumption show positive RSs, while trade and urban population negative ones. Moreover, energy consumption and urban population reveal moderate increasing returns to scale, while GDP per capita exhibits decreasing positive returns. Furthermore, three-way factors analysis sets out that most of the countries lays on regions with moderate negative Total Responsiveness Scores (TRS). This means that when all factors are jointly increased, CO2 emissions have a moderate decrease. In addition, some GCC countries present a different pattern compared to the average pattern of MENA countries. Finally, radar plots indicate that, overall, RS pattern over factors is moderately heterogeneous within GCC countries, with larger variability appearing in the response to urban population and GD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