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3篇
安全科学   34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31篇
综合类   74篇
基础理论   35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评价与监测   16篇
社会与环境   15篇
灾害及防治   2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Abstract:  Central America is exceptionally rich in biodiversity, but varies widely in the attention its countries devote to conservation. Protected areas, widely considered the cornerstone of conservation, were not always created with the intent of conserving that biodiversity. We assessed how well the protected-area system of Central America includes the region's mammal diversity. This first required a refinement of existing range maps to reduce their extensive errors of commission (i.e., predicted presences in places where species do not occur). For this refinement, we used the ecological limits of each species to identify and remove unsuitable areas from the range. We then compared these maps with the locations of protected areas to measure the habitat protected for each of the region's 250 endemic mammals. The species most vulnerable to extinction—those with small ranges—were largely outside protected areas. Nevertheless, the most strictly protected areas tended toward areas with many small-ranged species. To improve the protection coverage of mammal diversity in the region, we identified a set of priority sites that would best complement the existing protected areas. Protecting these new sites would require a relatively small increase in the total area protected, but could greatly enhance mammal conservation.  相似文献   
32.
本文对黑龙江省中部漫川漫岗侵蚀区坡耕地利用现状和采取的水土保持耕作措施进行了总结分析,提出了在黑龙江省坡耕地治理中应用垄作区田技术标准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3.
为研究烟气羽流的时空混沌行为,本文从烟气羽流的N-S动量方程出发,根据浮力羽流的半经验公式,对方程中相应的项进行替代、化简,然后无量纲化,得到了以烟气羽流的动量通量m为系统状态矢量的单向耦合映象格子模型.计算了不同参数变化时,耦合周期窗口的时空行为发展,并且进行了李雅普诺夫指数λ计算.分析表明,开放系统中的烟气羽流会出现形态的多重性,包括时空混沌行为.这是由于烟气羽流系统内各种非线性作用的相互影响,也就是方程粘性项、浮力项和惯性项作用强弱对比的变化,以及系统行为发展的不可逆性所导致.  相似文献   
34.
35.
ABSTRACT

Old cadastral maps represent a historical reference dataset for long-term land-use reconstructions. This study presents identification of inconsistencies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Franziscean cadastre, one of the largest sets of old cadastral maps worldwide, by comparing three versions of the maps and written documents created in the same period. We identified all parcels and their land-use in the four sub-sources in six study areas. The overall share of inconsistencies among 5 771 identified parcels is 7.4%, with the biggest share of inconsistency in agroforestry and forestry classes. The most frequent inconsistencies are of ‘Not differentiable land use’ (n = 212) and ‘Different land-use’ categories across the sub-sources (n = 113). We conclude that the frequency of uncertainties in old cadastral maps may limit the validity of historical land-use reconstructions, affecting the eventual restoration and management efforts based on such data. We provide a summary for the use of Franziscean cadastre.  相似文献   
36.
滇黔桂地区土壤有机碳储量与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土壤有机碳(SOC)库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由于土壤剖面数量和采用的土壤图比例尺等的限制,目前土壤有机碳库估箅尚存在很大不确定性.为了提高SOC库估算的精确性,利用798个土壤剖面及1:50万土壤图估算了滇黔桂地区(云南省、贵州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SOC储量,并采用逐步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方法分析了影响SOC密度的主要因子.结果表明,滇黔桂地区表土层(0-20 cm)和土壤剖面(0-100 cm)的SOC储量分别为4.39 Pg和10.91 Pg;SOC密度分别为56.2Mg·hm-2和139.8 Mg·hm-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环境因子(海拔、经度、纬度、气温和降雨)、成土母质和土地利用方式对表土层和土壤剖面SOC密度变异性的解释度分别为37.9%和30.7%;环境因子为影响SOC密度的主要因子.环境因子中.气温对SOC密度的影响大干降雨,其中气温和降雨的变化分别主要由海拔和纬度的变化引起的.除气温和降雨外,还有其它随海拔或经纬度而变化的因子也对SOC密度产生显著影响,这种影响要大于降雨的影响.  相似文献   
37.
通过室外试验的方法、从二维角度入手并将排桩参数与瑞利波波长建立联系研究了几何参数变化时隔振半径的变化。结果表明:单排桩可取得整体性的隔振特点,并且隔振效果最佳的区域在桩后较近的距离;桩长增加可使其隔振效果提升且隔振半径随桩长与波长比值的增加而增加,当桩长与波长比值小于0.320时,隔振半径为0;随比值增加到0.820左右,隔振半径增加到约0.680 m。桩间距的增加可使其隔振效果变差,隔振半径随桩间距与波长比值增加而降低,当比值达到0.300~0.430时,隔振半径长度降为0。振源距离增加可使得排桩隔振效果增强,而隔振半径随振源距与波长比值增加而增加,当比值在0.165~0.305的范围内时,隔振半径为0;随比值增加到0.808左右,隔振半径的长度增加到约0.512 m。  相似文献   
38.
文章以长春市龙嘉机场为研究对象,结合机场参数指标,绘制机场噪声等值线图,并与城市规划相结合,评价机场周边噪声影响程度以及机场噪声对城市发展的限制作用.文章首先对机场周边56个噪声监测点位进行机场噪声数据采集,通过专业软件进行飞行事件分析,在飞行程序及飞行数据分析基础上,利用INM模拟软件进行机场模型构建,绘制机场噪声等值线图.结果表明,龙嘉机场Lwecpn 70以上区域总面积11.28平方公里,机场周边各类建设用地布局符合声环境标准当中土地用地的布局要求.  相似文献   
39.
一株焦化废水降酚菌的质粒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处理焦化废水的活性污泥池中,分离得到了一株具有降酚能力的细菌, J A. J A 可以在含酚的 H P 复杂培养基中生长,也可以在以酚为唯一碳源的 A B P 培养基中生长,且具有产黑色素的特点.用碱裂解提取质粒的方法发现它含有一个质粒,定名为p X H1 ,并测定了这个质粒的大小约为2 .6 kb .用限制性内切酶 Bgl I和 Rsa I进行双酶切,作出了初步的物理图谱.p X H1 经过20 次没有酚作为选择压传代培养后仍然能100 % 保留,同时, J A菌仍具有降酚能力,表明其具有很高的遗传稳定性  相似文献   
40.
职业健康安全(OHS)工作是企业生产与经营管理的重要保障,OHS战略是企业运营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促进OHS战略管理,运用SWOT分析法和战略地图法制定和描述企业OHS战略。采用SWOT分析方法,从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等方面分析企业OHS工作的发展态势,实现策略定位。基于战略管理理论,结合策略分析结论,提出企业的OHS战略。为促进战略执行,采用战略地图分析方法,从财务、客户、内部业务流程、学习与成长等维度进一步描述OHS战略规划。研究结果表明,结合SWOT分析法和战略地图分析法的优点,可对企业OHS发展态势进行客观预测以利于提出合理的OHS战略目标,并可对OHS战略进行详细分解以促进战略执行。以Z公司为实例详细阐述企业OHS战略制定的流程与思路,有助于企业OHS战略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