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5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97篇
安全科学   113篇
废物处理   33篇
环保管理   73篇
综合类   181篇
基础理论   46篇
污染及防治   36篇
评价与监测   22篇
社会与环境   27篇
灾害及防治   4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曹效鑫  魏春海  黄霞 《环境科学学报》2005,25(11):1443-1447
通过试验考察了粉末活性炭(PAC)对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中膜污染的影响.在2种类型的污泥(膨胀污泥和非膨胀)中,投加适量PAC可以减轻膜污染,表现为临界膜通量的提高和连续运行中膜污染增长速率的降低.当污泥性质和浓度不同时,最佳PAC投加范围亦不同.PAC投量过大会引起临界通量下降.PAC的投加显著降低了混合液中溶解性物质的浓度,减轻了溶解性物质的吸附和膜孔堵塞污染,并改善了絮体结构.污泥比阻与污泥混合液膜过滤性能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可作为污泥混合液膜过滤性能的快速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52.
采用RAINS ASIA模型研究了"十一五"期间长三角地区实施脱硫措施前后硫沉降超临界负荷的变化.结果表明,在90%保证率下,长三角地区硫沉降的临界负荷(以S计,下同)总值为78.38万t/a;2005年该地区硫沉降的超临界负荷总值为27.98万t/a,有45.6%区域面积的硫沉降超过临界负荷;如果不实施脱硫措施,到2010年长三角地区硫沉降超临界负荷的情景将急剧恶化,硫沉降超临界负荷总值将增长18.4%,超临界负荷的区域面积将增加到48.7%;"十一五"脱硫计划如期实施后,2010年长三角地区硫沉降超临界负荷总值将在2005年的基础上下降27.4%,但仍有39.1%的区域面积超过临界负荷,须采取更严格的措施控制硫沉降量.  相似文献   
53.
The current acid deposition critical loads in Guangdong, China were calculated using the PROFILE model with a 3 km × 3 km resolution. Calculations were carried out for critical loads of potential acidity, actual acidity, sulfur and nitrogen, with values in extents of 0–3.5, 0–14.0, 0–26.0 and 0–3.5 kmol/(hm2·year), respectively. These values were comparable to previously reported results and reflected the influences of vegetation and soil characteristics on the soil acid buffering capacity. Simulations of S...  相似文献   
54.
樊华  陈然 《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34(8):49-52,81
以某校区的水体(A水库、B湖)为受纳水体,对降雨产生的路面径流及A水库和B湖水体进行采样,水质分析项目分别为pH、COD(化学需氧量)、SS(悬浮物)、TN(总氮)、TP(总磷)。以COD、SS作为主要的水质分析项目进行比较分析,确定路面降雨径流污染的主要特征,径流污染对校园水库、湖泊水质的影响。经过比较分析,提出采用植被控制法作为该校区路面径流污染控制措施对受纳水体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55.
农业非点源污染田间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李强坤  李怀恩  胡亚伟  陈伟伟  孙娟 《环境科学》2009,30(12):3509-3513
非点源污染的负荷定量化研究是控制、评价和管理非点源污染的基础.农业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包括农田排水估算和排水中的污染物浓度预测2个环节.依据水量平衡原理,农田排水应用DRAINMOD模型估算;将农田的施肥和灌溉过程"合成"作为田间污染物浓度的脉冲输入,农田排水中的污染物浓度变化则视作对应于此脉冲输入的响应过程,而污染物在田间的复杂迁移转化过程以逆高斯概率密度函数隐含表达.以此为基础,构建了农田尺度农业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模型.以青铜峡灌区典型试验区为例,对稻田排水沟中硝态氮(NO_3~--N)和总磷(TP)的负荷过程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模型估算结果和实测污染物负荷过程非常接近,Nash-Suttcliffe模拟效率系数分别为0.963和0.945,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56.
Wildlife-road conflict has profound negative impacts on both wildlife populations and society. Despite a long-held understanding of this problem, in most regions the wildlife-management strategies (WMS) available to mitigate this conflict are still relatively underutilized.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se strategies into road infrastructure, using Southern Ontario as a case study, in order to develop an understanding of what leads to successful WMS implementation. The project management concept of critical success factors was applied and interviews with project decision-makers and key stakeholders were conducted. Nine factors were identified and a comparison between a ‘smooth’ and ‘rough’ project is used to illustrate the cumulative effects that these factors, and their interrelationships, have on project implementation success. Practitioners can use these findings to evaluate WMS projects based on likelihood of success and allocate resources accordingly, ultimately leading to increased chances of implementation and overall benefit to conservation and society.  相似文献   
57.
卢凉 《装备环境工程》2016,13(3):116-120
目的根据综合模块化航空电子设备的特点,研究LRM模块的载荷分解方法。方法通过仿真和试验方法,对LRM模块所承受的温度和振动载荷进行分解,并详细论述两种方法的具体实现过程。结果将模块载荷分解方法成功运用于某工程系统中,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结论 LRM模块的载荷分解方法能够指导其他类似综合模块化航空电子设备的载荷分解,推动LRM模块合理的独立环境试验及交付。  相似文献   
58.
珠江三角洲新垦大气核化速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计算了珠江三角洲新垦地区的大气核化速率,对核化机制及核化速率计算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基于PRIDE-PRD2004观测实验期间新垦站点的气溶胶数浓度谱分布观测数据,计算出3 nm粒子的表观形成速率. 根据表观形成速率与核化速率之间的关系式,分析了1 nm粒径临界核的大气核化速率. 结果表明,新粒子事件期间3 nm粒子的表观形成速率为7.2~9.4 cm-3·s-1,1 nm临界核的大气核化速率为7.65×102~1.14×105 cm-3,与前体物硫酸蒸气浓度比较一致,气态硫酸应是主要的核化前体物. 新垦地区背景气溶胶中积聚模态对碰并汇贡献较大,事件期间气溶胶数浓度变化对核化速率计算结果影响不大. 本研究获取了新垦核化速率信息,有助于进一步了解核化机制. 由于成核临界粒径的不确定性对核化速率计算结果影响很大,确定成核临界粒径对核化速率计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59.
应用简单质量平衡法计算酸沉降临界负荷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基于植物响应、土壤稳定性,铝浓度,碱度和pH标准,应用简单质量平衡法计算红壤各种土的酸沉降临界负荷。结果表明,沙质红泥土,红沙土,潮沙土、中度侵蚀红壤和潮沙泥土的酸沉降临界负荷较低,棕泥土和红壤土较大;  相似文献   
60.
络合萃取法处理含酚废水技术经济分析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从技术经济角度对络合萃取法处理含酚废水进行了分析,建立了投资及净现值与处理量和浓度的关系式。结果表明:络合萃取法投资及净现值指标对处理理敏感,而对浓度不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