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3篇
安全科学   4篇
环保管理   8篇
综合类   52篇
基础理论   32篇
污染及防治   8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8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Study on Fish and Amphibian Embryo-Larval Toxicity Test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 China, 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short-term biomonitoring methods for evaluating the chronic toxicity of industrial wastewater. In this paper, the aquatic toxicity of four important pollutants in petrochemical wastewater, including acrylonitrile, acetonitrile, sulphocyanic sodium and dimethyl formamide, was studied with fish and amphibian embryo-larval toxicity tests using Cyprinus carpio and Rana nigromaculata as test organisms. The objective is to present some useful data for establishing short-term chronic toxicity test methods used to perform biomonitoring in China.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chronic toxicity of acrylonitrile to fish and amphibians was the highest of the four test pollutants, followed by NaSCN, acetonitrile and DMF. The sensitivity of the carp embryo- larval test to chemicals was greater than that of the R. nigromaculata embryo-larval test.  相似文献   
12.
七种染料对鲤鱼肝微粒体芳烃羟化酶的诱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鲤鱼肝微粒体为实验体系,研究了七种染料化合物对其芳烃羟化酶(AHH)的诱导,发现七种染料都可诱导AHH的活性,随染料浓度增大AHH的活性升高。七种染料对AHH活性诱导能力大小为:酸性红B>派拉丁蓝RRN>普拉红B>活性艳红K-2BP>活性艳红K-2G,媒介大红S-80>分散红E-4B,与其毒性大小相关。  相似文献   
13.
重庆境内河流属长江水系,以长江,嘉陵江,涪江等河流为骨干和主体,水域面积8.25万ha,占水域总面积的76.4%,船体网箱养鱼是近年来在该地区兴起并迅速发展的鱼类集约化养殖方式。本文根据船体网箱养鲤试验结果和有关资料,分析了重庆境内江河水温,含氧量,流速,含沙量,浮渣,工业污染特点及对船体网箱养鱼的影响,拟合了养殖舱内,外流速关系及含沙量与透明度关系,并就船体网箱养鱼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措施。  相似文献   
14.
浮桥河水库总磷含量、浮游植物的初级生产力和浮游动物的生物量有逐渐增加的趋势。上、中、下游水体的总磷含量分别为 0 .0 72mg/L、0 .0 6 6mg/L和 0 .0 4 4mg/L ;浮游植物的生物量分别为9.2 8mg/L、6 .51mg/L和 3.37mg/L。夏季和秋季上游部分区域伴有大面积的“水华” ,优势种类主要为微囊藻。浮游植物水柱日生产量分别为 2 .80 gO2 /m2 .d、2 .78gO2 /m2 .d和 2 .36 gO2 /m2 .d ;浮游动物的生物量分别为 2 .52mg/L、1.2 5mg/L和 1.2 2mg/L。浮桥河水库有富营养化的趋势且上游已经富营养化。导致富营养化的原因主要是外源营养物输入量的增加、大库鲢鳙放养比例失调、上游滤食性网箱放养结构的不合理和食鱼性鱼类的过度捕捞。建议在保持现有鳙放养量的前提下增大大库鲢的放养量和网箱内鲢鱼种的放养量、减少食鱼性鱼类的捕捞量、减少外源营养物的输入以控制水库的富营养化。  相似文献   
15.
过氧化氢酶活性及活性抑制的紫外分光光度测定   总被引:66,自引:3,他引:66  
在体内实验条件下,测定了鲤鱼肝脏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实验结果表明,过氧化氢酶的紫外分光光度法是可靠的,活性抑制结果表明,对-二硝基苯对鲤鱼肝脏过氧化氢酶无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鲤鱼肝脏过氧化氢酶可作为一项指标用于生态毒理学研究。  相似文献   
16.
3种兽药及饲料添加剂对鱼类的毒理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斑马鱼、鲤鱼作为生物材料,通过斑马鱼急性毒性试验、胚胎发育试验和鲤鱼肾细胞单细胞凝胶电泳试验,分别从生物个体水平、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对兽药及饲料添加剂喹乙醇、阿散酸和土霉素进行了生态毒理学效应研究。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3种兽药及饲料添加剂在有生态学意义的浓度范围内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均不大;胚胎发育试验结果表明,喹乙醇和阿散酸对斑马鱼胚胎发育72 h的EC50值分别为221.20和239.54 mg.L-1,具有明显的致畸效应;单细胞凝胶电泳试验结果表明,喹乙醇和土霉素均具有一定的遗传毒性,能引起鲤鱼肾细胞DNA的明显损伤,并呈现出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17.
鲢鱼放养控制北京城市河湖水华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介绍了利用鲢鱼控制北京城市河湖水华的试验研究,通过不同放养密度(0、17、51和103 g/m3)的现场围隔试验,对鲢鱼放养对水体水质和浮游生物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鲢鱼放养使有鱼围隔中浮游生物量极低,从而使浮游植物基本不受浮游动物影响,而直接受鱼类影响;同时,中等密度(51 g/m3)的鲢鱼放养使水华蓝藻和微小藻的生长均得到了有效抑制,使藻类生物量最低.  相似文献   
18.
异源精子激发彭泽鲫雌核发育产生的子一代及亲本RAPD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对异精激发彭泽鲫雌核发育产生的子一代及双亲进行RAPD 分析,发现异育彭泽鲫子一代中含有少数与父本相同而与母本相异的特异条带.尖鳍鲤、须鲫激发产生的异育彭泽鲫后代与彭泽鲫母本相似率分别为94.96% 、94.70 % ;与尖鳍鲤、须鲫父本相似率分别为23.46% 、21 .05% .结果表明,从基因水平检验,彭泽鲫已不再是完全的母性遗传,异育彭泽鲫基因组DNA中可能带有部分异源父本基因组DNA的特性  相似文献   
19.
水库大型围隔放养鲢鱼、鳙鱼控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减轻水源地水华的发生,在天津于桥水库建立了10个300m2大型围隔,分别放养密度为0,10,30,60g/m3的鲢鱼、鳙鱼进行控藻试验.结果表明,无鱼围隔内的蓝藻比例上升并形成微囊藻水华,各有鱼围隔内蓝藻比例始终保持在低位水平.与此同时,鲢鱼、鳙鱼的滤食导致小型藻类的大量增长进而造成藻类总生物量及叶绿素a不同程度地升高.由此可知,鲢鱼、鳙鱼适用于控制蓝藻水华而非藻类总量.  相似文献   
20.
太湖蓝藻水华及其次级代谢产物微囊藻毒素(MCs)的生物累积对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已成为最近环境科学研究的热点。本研究从太湖的不同区域(梅梁湖、西部沿岸区、南部沿岸区和湖心区)采集不同体重和体长的白鲢,利用固相萃取方法提取、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了白鲢不同器官中MCs的3种异构体MC-RR、MC-YR及MC-LR的含量,结合不同湖区的相关水质指标分析了MCs在白鲢体内的累积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白鲢不同器官MCs的含量由高到低为:肠壁肾脏肝脏肌肉心脏,且肠壁累积的MCs显著高于肾脏、肝脏、肌肉和心脏。MC-RR含量是白鲢各器官累积MCs的异构体的主体,约占MCs的60%。梅梁湖鲢鱼的肌肉、肾脏和心脏中MCs均高于西部沿岸区、南部沿岸区和湖心区。生物指标(体重和体长)是影响白鲢肾脏内MCs和MC-RR含量以及肠壁内MCs含量重要因素。太湖水质指标总磷(TP)、藻细胞数量、湖泊营养指数及环节动物数量尤其是TP对白鲢肝脏累积MCs产生明显影响,TP、总氮(TN)、铵态氮(NH4-N)、内梅罗指数和环节动物数量尤其是NH4-N对肠壁累积MCs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