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7篇
  免费   137篇
  国内免费   270篇
安全科学   198篇
废物处理   20篇
环保管理   71篇
综合类   799篇
基础理论   123篇
污染及防治   73篇
评价与监测   53篇
社会与环境   30篇
灾害及防治   6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108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1 毫秒
41.
下汪家铜多金属矿床形成于燕山晚期,成矿流体主要来自岩浆期后热液,断裂和岩浆岩是两大重要的成矿条件。控矿构造为北北东向断裂。成矿流体和主要矿质均源于地球深部,以上地幔或壳幔混合带为主,与燕山晚期富碱岩浆活动密切相关。下汪家铜多金属矿床成因上的分析,对该区下一步的找矿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2.
在总结目前关于氨基酸溶金作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桂西北明山卡林型金矿床表生带的矿石样品进行了氨基酸的分离、定性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各种氨基酸的稳定性与所处的成岩成矿环境有关,因此不同环境中对成岩成矿发挥作用的氨基酸种类是不同的,所起的作用也有所差异;进行氨基酸溶金作用模拟实验时应该首先考虑氨基酸在不同成岩成矿环境中的稳定性。结合已有的氨基酸溶金作用模拟实验所得到的认识,对桂西北卡林型金矿成矿过程中氨基酸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3.
对川西北哲波山金矿区内出露的中 -酸性岩脉、岩株的类型、化学成分、地质特征以及微量元素、同位素、稀土元素等特征进行了研究 ,指出印支晚期和燕山早期的岩浆岩均属钙碱质岩系列 ,均起源于幔壳混源区 ,原始岩浆在成分上和演化上又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岩浆岩为成矿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44.
放射性核素在近海底泥中的分布规律研究是探讨沿海核设施及核电站低放废液排入附近海域后对环境影响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实际海域条件的复杂性,如何估算放射性核素在底泥中的含量是一个至今没有搞清的课题,应用一种保守简单有效的估算方法,以一个简化实例探讨了该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45.
巴布亚新几内亚波格拉(Porgera)斑岩铜—金矿床的侵入杂岩岩石类型为碱性玄武岩→夏威夷岩(粗面玄武岩)→橄榄粗安岩套。微量元素总体特征是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Sr、Ba)和高场强元素(HFSE)(Zr、Nb、Th)。在微量元素蛛网图上显示宽的Th、Nb、U峰和Ti、H f、Y的谷。该矿床夏威夷岩和橄榄粗安岩是一套板内富Nb碱性玄武岩系列,属于大陆O IB碱性侵入岩,而不是洋岛OIB系列,与地幔柱活动相关。波格拉侵入杂岩形成于弧—陆碰撞环境,为新生代主动大陆边缘板内碱性玄武岩的典型代表之一。  相似文献   
46.
东胜砂岩型铀矿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初探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近年来 ,鄂尔多斯盆地在石油和天然气勘查取得重大进展的同时 ,在盆地北部东胜地区也发现了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床 ,标志着我国地浸砂岩型铀矿勘查取得了重要突破。从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入手 ,初步总结了东胜地区砂岩型铀矿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与新疆伊犁和中亚典型的层间氧化带型砂岩铀矿进行了对比 ,分析探讨了铀成矿作用 ,认为东胜砂岩型铀矿成矿作用虽与氧化还原过渡带有关 ,也具外生和深源双重性质的微量元素组合 ,不同于单一的外生水成层间氧化带型砂岩铀矿 ,铀成矿过程中有深部物质和含煤层气或油气流体参与。  相似文献   
47.
活性污泥数学模型中进水易降解有机物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SM系列模型 (ASMs)自推出以来在欧美得到广泛应用。要想利用ASMs对特定污水处理过程进行准确的模拟 ,首先必须得到该过程污水的水质特性参数。介绍了连续式OUR计量法、序批式OUR计量法和絮凝过滤物理化学法等 3种测定ASMs中进水易降解有机物的方法 ,通过分析比较指出了各自的优缺点及适用情况。  相似文献   
48.
主要对紫木凼金矿区CN- 、As、Hg、Pb、Zn五个污染项目进行了趋势分析和污染预测。氰化物虽然是剧毒污染物 ,但它具有很强的自净降解作用 ,对矿区的污染影响不大 ,只是对于废液池的清洗外排必须先治理后排放。建立了As、Hg、Pb、Zn在各个污染途径中的定量分配模式。该模式表明 ,开采过程中As、Hg、Pb的大部分 ( 64 %以上 )进入废液池外排 ,其余的进入矿渣。在此基础上 ,对这些元素从 1 989年到 2 0 0 0年的开采总量、进入废液、土壤、积水坑的分量进行了计算 ,并给出了在堆场下伏粘土中各元素的饱和吸附量和开始外排的时间。  相似文献   
49.
五龙沟金矿床Ⅲ矿段呈现以Au、As、Ag为主 ,伴有Pb、Zn、Cu、Bi、Sb等多元素的综合原生晕 ,其中Au、Ag、As为典型矿致异常元素组合 ,其次为Hg、Sb、Bi;Ag、As、Sb等元素为远程指示元素 ,也为矿体前缘晕和上部特征元素 ;Hg、Bi、Pb为矿体上部和中上部原生晕特征元素组合 ,也为中远程指示元素 ;Cu、Zn为矿体中部和中下部原生晕特征指示元素 ;Au在整个原生晕中均是特征直接指示元素 ;原生晕轴向分带序列为As-Sb-Ag-Bi-Pb-Hg-Au-Zn -Cu,横向分带序列为 ,矿体上部原生晕 :Au -Zn -Ag -Bi-As-Hg -Cu-Sb -Pb ;中下部原生晕 :Zn -Cu-Au -Ag -Hg-As-Pb -Sb -Bi。矿致原生晕特征为Au原生晕发育 ,平均强度大于 1 60× 1 9-9;原生晕组合复杂 ,Au、Ag、As、Sb、Hg、Bi、Zn原生晕连续性好 ,范围大于构造带 ,有内中外或外中浓度带 ,各指示元素原生晕吻合性好 ;一般在矿体 (带 )受中度剥蚀深度 (或矿体已露出 )断面上 ,Au -Ag和Au -As具正相关表现 ,相关性较好。这些特点或指标 ,可作为以蚀变岩型为主要类型金矿床的地球化学信息标志  相似文献   
50.
本文论述了氢、氧同位素作为高岭土矿成因类型地球化学指标的意义.根据氢、氧同位素数据,我国浙闽沿海地区高岭土矿床主要可分为热液蚀变型和风化作用型两大类.其成矿溶液以大气降水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