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38篇
安全科学   7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7篇
综合类   143篇
基础理论   74篇
污染及防治   35篇
评价与监测   10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乌鲁木齐河水中有机悬浮物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景新  刘凤景 《环境化学》1999,18(2):163-167
本文对乌鲁木齐河中、上游河段悬浮物中的有机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冰川站、英雄桥和青年渠道采样点有机物种类达40余种,总含量分别为1.0,1.14和1.2mg.1^-1,其中C29烷烃相对含分别为7.94%,15.49%和18.49%,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相对含量分别为30.28%,22.28%和33.75%,乌鲁木齐河中、上游河段受到程度不同的酞酸二酯的污染。  相似文献   
62.
环境水样中邻苯二甲酸酯固相膜萃取预富集方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使用C18键合硅胶固相萃取膜,研究了环境水样中邻苯二甲酸酯(PAES)类化合物的固相膜萃取预富集方法,探讨了影响萃取效果的因素;并以环境水样为介质,比较了固相膜萃取与液-液萃取的富集效果.结果表明,4种PAEs膜萃取回收率均高于85%,与液-液萃取结果相近;同时还给出了实际水样中4种PAES固相膜萃取结果.  相似文献   
63.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在不同品种菜心-土壤系统的累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污染的水稻土中盆栽不同品种菜心,采用GC/MS研究了菜心-土壤系统中DBP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菜心茎叶和根系对DBP的吸收累积存在明显差异;不同品种菜心茎叶中DBP含量与其叶面积大小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不同品种菜心-土壤系统中DBP的分布特征明显不同,新选45天油菜心表现为茎叶和根系中DBP含量较低,盆栽后土壤中DBP含量也较低;特青60天菜心和新选油青四九菜心表现为茎叶和根系中DBP含量较低,但盆栽后土壤中DBP含量较高;油青60天菜心表现为茎叶和根系中DBP含量较高,盆栽后土壤中DBP含量也较高.  相似文献   
64.
治理技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废水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刚  吴建彬 《化工环保》2001,21(3):149-152
采用压滤-刮油-中和吸附-压滤-吸附工艺处理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废水,对处理工艺的运行条件进行了探讨.出水COD和石油类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7.7%和99.8%.该法设备简单、投资少、操作方便,对排放量较小的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废水的处理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5.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污染对苦草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沉水植物苦草为试验材料,通过模拟实验研究了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长期暴露对苦草的生长状况以及丙二醛、可溶性糖、叶绿素、谷胱甘肽、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高浓度DBP长期暴露对苦草生长有严重伤害,DBP对苦草丙二醛和可溶性糖含量以及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影响比较相似,都有一定的起伏.在DBP胁迫下,苦草中氨基酸总量和蛋白质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呈下降趋势.苦草体内谷胱甘肽(GSH)含量明显低于对照,且随DBP浓度的升高GSH含量下降,统计分析表明有显著性差异.因此,谷胱甘肽含量可以考虑作为DBP对沉水植物早期伤害的指标.  相似文献   
66.
松花江表层沉积物PAEs分布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揭示松花江干支流表层沉积物中邻苯二甲酸酯类(phthalate esters,PAEs)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生态风险状况本文利用气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联用仪(GC-MS)对松花江干支流表层沉积物中6种PAEs的含量分布和组成特征进行了分析,并采用商值法和环境风险水平(ERL)法对其生态风险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①松花江干支流沉积物6种邻苯二甲酸酯(∑_6PAEs)含量范围(以干重计)为6 832.5~36 298.9ng·g~(-1)(平均值为18388.6ng·g~(-1)),邻苯二甲酸(2-乙基己基)酯(DEHP)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为主要组分,干流点位∑_6PAEs含量(6 832.5~36 298.9 ng·g~(-1),平均值为18 616.9ng·g~(-1))与支流点位∑_6PAEs(10 367.6~26 593.3ng·g~(-1),平均值为18 264.1ng·g~(-1))差异不显著(P0.05),支流点位各PAEs单体含量与干流点位差异不大.从上游到下游干支流∑_6PAEs含量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农业自然区域∑_6PAEs平均含量(18 677.5 ng·g~(-1))与城市工业区域(18 063.7 ng·g~(-1))相近(P0.05),DBP和DEHP是两区域内的主要PAEs两者平均值贡献率高达98%以上.②松花江干支流表层沉积物中∑_6PAEs主要来源于人类日用品、农业生产以及含有增塑剂的工业生产.③松花江表层沉积物中DMP和BBP对水生生物无生态风险,DEP具有低水平生态风险,而DEHP和DBP对水生生物具有高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67.
插层法制备有机黏土存在比表面积低、负载不均等问题,限制了此类材料吸附性能的进一步提高.基于此,通过选择性酸浸的方法预处理天然蛭石,以三甲基氯硅烷(CTMS)和三乙基氯硅烷(CTES)对其进行表面有机修饰,利用FTIR、BET、SEM和热重等方法对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改性酸化蛭石的比表面积可达361.0 m2.g-1,而有机插层蛭石的比表面积仅为6.0m2.g-1,有机基团更稳定地以共价键形式负载于酸化蛭石表面.以疏水性有机微污染物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为测试目标,考察材料的吸附性能.在本实验条件下,测得CTES改性酸化蛭石、CTMS改性酸化蛭石和有机插层蛭石对DEP的吸附量分别为63.7、51.2和15.7 mg.g-1,证明有机修饰后的酸化蛭石具有更强的疏水性吸附能力,有机负载的均匀性是决定吸附能力的关键因子.动力学研究表明吸附行为遵循拟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等温线表现出线性特征,可由Henry和Freundlich模型进行描述,表明分配作用是吸附过程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68.
A highly active ZrOx/ZnO catalyst for microwave-assisted photocatalytic (MW/PC) degradation of endocrine disruptor dimethyl phthalate (DMP) has been prepared via cetyltrimethylammonium assisted hydrothermal method. The ZrOx/ZnO was characterized by XPS, XRD, UV-Vis, BET and SEM techniques. The XPS result showed that Zr oxides with different valences (+2, +3, +4) co-existed in ZrOx/ZnO. By using the ZrOx/ZnO (0.1 g), the TOC removal efficiency of DMP (100 mL of 50 mg/L) was 88% after 30 min reaction, which was about 15% higher than P25 TiO2. It was found that the removal process of DMP by MW/PC followed pseudo first-order kinetics in all cases, and ZrOx/ZnO significantly accelerated the degradation of DMP. The degradation half-life time of DMP was shortened 45% compared with P25 TiO2. A possible catalytic mechanism was proposed based on microwave response and interfacial charge transfer. ZrOx/ZnO could be reused for six times without obvious decrease in catalytic activity. The study offers new insights into designing highly efficient catalysts for MW/PC process and is applicable for MW/PC environmental remediation.  相似文献   
69.
The biodegradation of dimethyl phthalate(DMP)was investigated under fermentative conditions in this study.The nature of the intermediate compounds and the extent of mineralization were probed using high-pressur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and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LC-MS)methods.The fermentative bacteria were able to biodegrade the DMP under anaerobic conditions,with the biodegradation rate of 0.36 mg DMP/(L·h).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DMP degradation under fermentative conditio...  相似文献   
70.
环境中的PAES对蟾蜍蝌蚪红细胞微核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邻苯二甲酸酯对蟾蜍蝌蚪红细胞微核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目的探讨邻苯二甲酸酯对蟾蜍蝌蚪的致突变作用。方法以邻苯二甲酸二甲酯为污染物对蟾蜍蝌蚪染毒24小时,并观察其细胞核变化。所用蟾蜍蝌蚪处于变态期,对污染物较为敏感。结果邻苯二甲酸酯使蟾蜍蝌蚪红细胞微核率以及核异常细胞率上升,微核率随着浓度的增大而上升,在浓度为78 ug/ml,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差异P〈0.01,浓度在18.5 ug/ml时试验组突变的细胞核的形态发生显著改变,核异常细胞率与对照组核异常细胞率有显著差异P〈0.05。此时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微核、双核、核内凹、核碎裂、无丝分裂时核分裂不均等核的形态变化。结论邻苯二甲酸酯对蟾蜍蝌蚪具有明显的致突变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